首頁 > 文史語錄 > 山海關的重要性有哪些?爲何清軍非得走山海關?

山海關的重要性有哪些?爲何清軍非得走山海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山海關是萬里長城東部的第一個關口,是我國扼東北、華北咽喉的軍事重鎮,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從而拉開清朝入主中原的序幕。清軍入關爲何一定要走山海關而不走其他地方?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大部,創立八旗制度,建立後金,滿族人從此結束了分裂,擁有了完善的社會秩序。1618年,努爾哈赤發佈“七大恨”討明檄文,拉開了入關的序幕。至崇禎十七年,清軍攻下京城,明清戰爭持續了整整26年。期間,八旗鐵騎在關外把大明打得夠嗆,大明關外的領土只剩下寧遠等少數幾個城堡還在明朝控制中。

清軍曾經多次穿越長城防線進入中原,但每一次都捨近求遠,選擇從大安口、喜峯口、獨石口等地作爲突破點,對聯繫遼東和中原的咽喉要塞山海關,始終不敢攻擊一次。直到吳三桂投降,清軍才得以第一次進入山海關。山海關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能讓勇猛善戰的清軍避之唯恐不及?

原來,清軍不敢攻擊山海關,不是沒有理由的,是非常明智之舉。明朝末期,惟一能抵抗八旗兵鋒的,大概只有長城了。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6300公里,由連續的城牆、關隘、烽火臺和各種障礙組成。雖然歷經千年烽火,但長城在防禦北方騎兵騷擾上是成效顯著的。

上百座雄關隘口和上萬個墩臺,將明長城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長城都更加堅固完善。山海關雖然處於最東端,但不是孤城,包括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威遠城、寧海城、老龍頭、南水關、北水關、旱門關、角山關等一系列相輔相成的城堡羣落構成,彼此之間通過長城緊密聯繫爲一個整體。

“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攻防兼備進退自如,想攻破其中任何一點都難比登天。山海關歷來被明朝視爲京師屏障,對此地防務重視無以復加。全盛之時,山海關城牆高達十四米,厚度達七米,護城河寬度達五丈,深度將近三丈,常用的攻城手段無論雲梯、鑿牆都極難奏效。

在後勤糧秣供應上,山海關也有獨到之處。爲了保證戰時有充足糧秣,山海關守軍廣泛開展屯田制,包括軍屯、民屯、商屯等多種方式結合,共屯田6200多頃,保證了山海關守軍足兵足食,打個十年八年的都不在乎,絕無斷糧之憂。從明初洪武十四年大將徐達首次建設山海關開始,歷經數百年經營,山海關已是名副其實的固若金湯。

清軍若是強攻山海關,必然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不一定能贏的那種。八旗族人不事農桑,平時以漁獵、劫掠爲生。靠的是迅疾如風、以戰養戰,而非持久戰和消耗戰。而且一開始後金根本沒想到能夠入主中原,以當時滿清十幾萬人口,偷襲騷擾一下大明邊境,搶點物資而已,問鼎中原想都不敢想!

山海關的重要性有哪些?爲何清軍非得走山海關?

所以,皇太極和多爾袞一直在山海關外的遼東努力,先把遼東掃清,穩定下來。一方面搶明朝,加緊原始積累,削弱明朝力量壯大自己;另一方面加強根據地建設,坐等明朝大亂。只要明朝沒有被李自成們亂的四分五裂,清朝不會輕易佔領長城以內的城池。強攻山海關,無疑會損失慘重,不攻照樣可以來去自由,等果子熟透了再佔領豈不是更好!

由於清軍曾先後5次經山海關西面的路線突襲,大舉進入內地劫掠。或許很多人會認爲,清軍不一定非要攻破山海關。繞開山海關,從長城防線的薄弱關口殺進關內,直接打到北京城下不就行了。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爲清軍要想入主中原,不可能不攻下山海關。要知道,劫掠歸劫掠,這和入主中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早期清軍騎兵善野戰而不善攻城,對於大後方都在關外的清軍而言,他們雖然能在關內搶掠錢財和人口,卻難以在關內維持糧食和軍需。如果長時間逗留,糧道一旦被明朝的長城守軍給截斷,再來個關門打狗,就分分鐘有全軍覆沒的可能,這實在太危險了。所以,清軍往往只要搶夠了就會北返,從來不敢在關內久留。

然而,歷史總是喜歡給人們開玩笑,最堅固的堡壘也往往都是從內部被攻破。吳三桂的投降,不僅爲清軍入關掃除了唯一的障礙,還把明朝經營多年的精銳邊軍——關寧鐵騎,也一併贈送給清軍。山海關本來是一座清軍無法跨越的障礙,最終卻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他的歷史作用!

公元1644年,清軍在攝政王多爾袞的率領下,兵臨山海關,和明朝總兵吳三桂合兵一處,大敗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從而拉開清朝入主中原的序幕。在此之前,明朝已經衰弱,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即使清朝有強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般人物,都屢屢止步山海關防線。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對明朝來說,山海關不丟,清朝入主中原的難度將大增。若不是吳三桂將山海關拱手相讓,清軍即使最終能入關,也不是那麼快、那麼容易的事。山海關無論對明朝還是對清朝都至關重要,明軍守住山海關,就可以禦敵於關外;清軍若得山海關,京師門戶大開,無險可守,整個華北平原都將如無人之境。

可以說明朝時的山海關之於京師,就相當於潼關之於長安,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山海關被譽爲“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絕非浪得虛名。後金從崛起至入主中原,始終未能正面攻破山海關,就足以證明。

山海關夾在明朝京師和滿清盛京之間,和二者之間的距離都在四百公里左右。明朝之前,山海關被稱爲榆關,隋文帝時期始置,位於秦皇島市撫寧縣東二十里。明洪武時期,朱元璋命徐達重修關城,始將關址東移六十里,因關城依山面海,取名山海關。山海關並不是一座簡單的關卡,它由七座城池組成,和延伸至大海的長城一起構成的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

當然,這並非是全在洪武時期修建完成的,修建過程貫穿整個明朝。從最初修建的山海關關城、靖邊樓等,到後來的東羅城、南翼城、北翼城等外圍城池,終明一朝都在不斷地完善這個防禦體。一直到崇禎末年,整個固若金湯的山海關防禦體系才最終打造完成。這數百年間,無數的人爲山海關的建設出過力,如徐達、戚繼光、孫承宗等等。

山海關的重要性有哪些?爲何清軍非得走山海關? 第2張

明朝山海關初建時,設有一衛、十千戶所,駐軍萬人,以侯伯統之。隨着局勢的變化,山海關從一個關城,逐漸升級至路城,明朝後期遼東出事後,又升級爲山海鎮,地位和九邊重鎮之遼東鎮相當,鎮守山海關的均爲重臣名將,可見明朝對其重視程度。

滿清在遼東崛起後,關寧錦一線的遼西走廊是明清之間角力的主戰場。對明朝來說,山海關是這條遼西防線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也是最後的堡壘和支柱。只要山海關在,關外的城池哪怕丟了,都有奪回的機會。山海關若丟,關外的那些城池則徹底無望。對清朝來說,遼西走廊是其入主中原的星光大道,而山海關則是大道盡頭的那道門,破不了門,無可入。

遼西走廊東邊是大海,西邊是燕山、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等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這條狹長的、相對平坦的通道長約二百公里,最寬處不過十餘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幾公里。在河西走廊的南端,最窄的地方就是山海關,配以堅固城池,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遼西走廊中段最窄的地方在葫蘆島興城市附近,即明朝時袁崇煥重點鎮守的寧遠城。

遼西走廊北端的第一道防線就是錦州。有這三道最堅固的城池扼守遼西走廊,有險要可憑,又有足夠的縱深,只要守將不是太蠢,明朝內部不出現問題,清軍要想攻破整個防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實上確實如此,即使在明朝內部已經出現嚴重問題的情況下,努爾哈赤面對強關堅堡,無能爲力、含恨而終。皇太極也是屢攻不克,只好三番五次繞道遼西山地,襲入京師,劫掠一番而回。

有人可能會說,皇太極既然能從山地繞道,幹嗎非得一棵樹上吊死,死磕山海關呢?沒錯,古代從東北進入華北的道路除了山海關扼守的遼西走廊外,還有另外幾條路可走,從東到西對應着京師外圍的三個關口:喜峯口、古北口、居庸關。

喜峯口這條道古代叫“盧龍道”,從遼寧朝陽出發,沿着大淩河等河谷翻山越嶺向西南行進,直至喜峯口。這條道很著名,三國時曹操遠征烏桓,便走的盧龍道,因當時雨季遼西走廊無法通行。若走古北口這條道,從瀋陽出發先北上進入科爾沁沙地,沿着西遼河向西,再轉入赤峯,然後沿老哈河南下至平泉,越過灤河至灤平,再到古北口。或者前半段走盧龍道,再轉至平泉-灤平。若走居庸關這條道,要從瀋陽出發,沿着西遼河向西進入內蒙古高原,繞到張家口,再南下至居庸關。走這條路最遠,繞行一千多公里。

走這三條路全都要跋山涉水,在崇山峻嶺中穿行,其難度可想而知。中原士兵可能還好,但對習慣於馬背上策馬揚鞭的後金士兵來說,無疑是種折磨。更關鍵的是戰線太長,後勤補給困難。據文獻記載,這三條路中只有居庸關可以通餉饋,而盧龍道、古北口道只通人馬,不可行車。

也就是說,這三條道不但繞得遠,而且路難走,更重要的是糧食運輸成爲大問題,攻城器械、火炮等均不能帶。這就是清軍幾次繞道入關規模都很小,而且只劫掠而不攻京城的原因。這也是清朝死磕山海關的原因,因爲清軍要想大規模進攻,攻破明朝都城,山海關這條路是繞不過的坎。

明清易代之後,山海關的戰略地位迅速下降,撤總兵、撤鎮,至後來只留兵馬步三百人,由一千總統領。乾隆二年,山海關最終被裁撤,併入榆林縣,直至清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