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鄭和是太監之身,他爲何能被朱棣欽點爲下西洋的最佳人選?

鄭和是太監之身,他爲何能被朱棣欽點爲下西洋的最佳人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和下西洋”始於明初永樂年間,前後共經歷七次,最後結束於英宗正統初年,時間跨度近三十年之久。這次航海活動,是大明王朝一次實實在在的外交活動。而太監之身的鄭和,憑什麼能夠被永樂皇帝欽點的爲這一重要外交活動的首領,成爲天朝上國的首席代言人?這似乎會給人一種我天朝上國無人的感覺。其實不然,永樂皇帝選擇鄭和絕非冒然,而是經過反覆斟酌而選定的最佳人選。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單從結果來看,朱棣策動靖難之役是值得的,更是成功的。但就當時的實際情況,尤其是起兵造反之初,朱棣僅憑一隅之地而抗擊全國之力,無異於鋌而走險,就是一場豪賭。因此,靖難初期,可以說是燕王府裏全民皆兵,連朱棣結髮之妻徐王妃,也就是後來的徐皇后都親臨守衛燕京城前線,可知朱棣一方戰鬥的慘烈程度與岌岌可危的形式。

鄭和作爲從小便跟隨朱棣的家奴太監,自然也要投入戰鬥,而且是跟隨朱棣在前線。在鄭壩村之戰中,鄭和以一支奇兵突襲李景隆大軍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朱棣甚是喜悅。對於這位年輕小太監來說,真是一戰成名,朱棣親自賜名鄭和,就此開啓了他建功立業的人生模式

鄭和是太監之身,他爲何能被朱棣欽點爲下西洋的最佳人選?

事實上,在朱棣靖難過程中,很多太監都立下戰功,例如王景弘、侯顯等人,都是以戰功得到朱棣的信任而被委任爲“下西洋”團隊的核心成員。

即便是在技術相對發達的今日,出海航行這份工作,不但需要忍耐苦悶和家人分離苦澀,而且更是危險性相對較大。由此可見,在大明王朝初期,航海技術與科技比較落後,經驗幾乎爲零,甚至是海盜叢生的條件下,出海造訪是一個“寂寞聊賴與驚險刺激捆綁式”的事業。

然而,這份事業又必須得是深得皇帝信任之人才可以擔當。因爲,這次下西洋對於永樂皇帝朱棣本人以及大明王朝都十分重要,其政治目主要有兩個:

主要:建立南洋外藩屬國朝貢體系。關於這一體系的原因,我們下文再述。

次要:尋找建文帝下落。這一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明史》之中就採信之。

無論是尋找建文帝還是建立外藩屬國朝貢體系,都絕非一般庸才可以完成。但如果只看能力選人,而被選之人倘若有才無德,在與外界聯絡過程中夾帶私貨,弄不好大明王朝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信任是永樂皇帝選人的基礎,而能力是選人的必要條件。

而反觀當年跟隨朱棣起兵靖難的近臣,這些能夠讓永樂皇帝信任的親信之臣,大都已經封爵拜相,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試問這些人誰又會願意從事這樣“苦行僧”一般且危機四伏的事業?不情願而硬爲之,一定是不會全力以赴,如此整個下西洋事業必然不能進行到底。

而鄭和等人,正因爲從小淨身而孑然無所牽掛。同時,這些人在靖難過程中表現出的忠誠,讓永樂皇帝對宦官十分信任。尤其是靖難之後關於軍事監控方面,永樂皇帝對宦官的依賴信任程度,遠超出了當年那些嫡系干將。這樣的背景下,太監之身的鄭和、王景弘以及侯顯等人,組成了“下西洋”的核心領導班子,這也就不難理解這位永樂大帝的良苦用心了。

鄭和是太監之身,他爲何能被朱棣欽點爲下西洋的最佳人選? 第2張

前文提及,能力是完成下西洋壯舉的必須條件,那麼下文就來聊一聊鄭和自身的素質與能力。

先看鄭和外貌與智商。根據《古今識鑑》、《昆陽馬公墓誌銘》等,對鄭和形容有所描述,“身長七尺,腰大十圍”,“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通過這些文字,可以知道鄭和雖然爲太監,不但身材魁梧,而且才智過人,絕非跌份的“娘炮”形象。

再看宗教信仰之優勢。代表天朝上國,僅靠外貌肯定不行,怎麼溝通也是個重要問題。雖然史書上沒說鄭和會外語,但鄭和信奉回回教,也就是伊斯蘭教,同時又親佛教,這與東南亞很多國家宗教信仰相同。此外,鄭和副手侯顯乃藏族,懂佛教。宗教信仰之間無隔閡,可以更好溝通。

而照比形象、才智與宗教信仰優勢,鄭和真正過人的實力是懂得軍事。實際上,這纔是朱棣選擇鄭和的最爲重要之原因。

承接上一段落,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建立在藩屬國朝貢體系,那麼大明王朝爲什麼建立外藩屬國體系?就是因爲這一體系可以有效的避免本土被外部(族)入侵。

而以天朝上國自居(確實有如此自居的資本)的我國大一統王朝,建立外藩屬國朝貢體系的方式,通常以懷柔爲主,以軍事打擊爲輔。而朱棣給鄭和等人的命令也十分強硬而明確,主體意思就是:能夠乖乖臣服最好,否則打到對方臣服爲止。

實際情況是,鄭和團隊以天朝上國的強大實力爲堅強後盾,並以極有誘惑力的金錢加以收買,很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紛紛表示願意臣服大明王朝。但是,個別國家或地區,在個別時候表示不服,企圖以武力對抗鄭和船隊。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第一次下西洋時平定蘇門答臘舊港海盜頭目陳祖義,以及第二次下西洋時平定錫蘭(今斯里蘭卡)的作亂。

鄭和是太監之身,他爲何能被朱棣欽點爲下西洋的最佳人選? 第3張

尤其是第一次清繳海盜頭目陳祖義意義更爲重大。陳祖義雖然祖籍廣東,但是他並不情願接受中央朝廷的控制而選擇鋌而走險。最終,鄭和利用其內部分歧,裏應外合給予軍事打擊,從而將其勢力瓦解,並且在舊港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僑民管理保護機構”——舊港宣慰司。這對於大明王朝海外藩屬國朝貢體系建立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更是成爲後續華人下南洋的一個重要集結地與中轉戰,其意義影響至今。

而第二次與錫蘭之戰,可謂是敵衆我寡,短兵相接。這次戰鬥雖然規模不算太大,但卻體現了鄭和極高的軍事指揮能力,從而做到化險爲夷,具體過程不做贅述。

鄭和最終也果然不辱使命,爲大明王朝締造了一個完整的南方海外藩屬國朝貢體系。只可惜英宗之後,大明王朝國力開始衰退,加之北方蒙古對大明王朝的重創,導致中央朝廷對這一體系的藩屬國,控制程度逐步弱化,最終導致體系的最終瓦解。而之後的大清王朝,正是以大明王朝疲於應對北方霍亂爲前車之鑑,確立其外藩屬國朝貢體系的建立主要在北而不在南的基本國策。因此,“下西洋”這一壯舉之後再無繼往開來,所以國學大師梁啓超慨嘆“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事實證明,明成祖永樂皇帝的選人與用人是正確的。鄭和等人不但很好的完成了中央朝廷委任的建立外藩屬國朝貢體系之重任(但建文帝確實沒找到),更是將中國封建時代的航海航線最遠拉到了非洲大陸,成爲我國曆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才真正是“鄭和下西洋”,乃我國封建史上,空前絕後之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