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爲了追殺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爲了追殺建文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明成祖朱棣會派遣鄭和下西洋?流傳最廣的解釋是爲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明史·鄭和傳》透露了有關信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惠帝即建文帝朱允炆,繼承了祖父朱元璋的皇位,成爲明朝第二代皇帝。但是朱允炆僅做了四年皇帝,便被他的叔叔朱棣取而代之。“靖難之變”時,宮中一場大火,使得建文帝的下落成了一個謎,有人說他自焚了,也有人說他逃匿當和尚,還有人說他跑到海外,總之是“不知所終”。對於建文帝的失蹤,明成祖一直耿耿於懷,聽說建文帝有可能流落海外,明成祖就動了到海外尋找的心思,於是便有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然而,當明成祖得知建文帝在雲南一帶活動後,這個疑問實際已經消除了。因此明成祖幾次三番去海外探尋其下落的說法不足爲信。

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爲了追殺建文帝?

網絡配圖

如果說尋找惠帝爲虛,那麼向海外“示中國富強”、溝通彼此往來則是無可置疑的。當時的明朝,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帝國。在大明朝的東南,是汪洋一片以及一些半開化未開化的島嶼。西北原是帖木耳大帝的領土,帖木耳曾一度希望遠征中國,但未能如願。帖木耳去世後,其繼任者勢力遠不如前,已重新嚮明朝遣使朝貢。西方的歐洲此時戰亂不斷,瘟疫流行。印度也已衰落近千年。此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哪種勢力可與大明帝國爭鋒。明成祖統治下的明帝國無論在經濟實力,還是在軍事技術方面,都佔有絕對的優勢。此時農業發展,手工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礦冶、紡織、陶瓷興盛;造船業,包括羅盤針的使用、航海水手的培養等,都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明成祖朱棣又是一位頗具雄才大略的皇帝,揚威海外、誇示富強、樹立聲望,已是勢在必行。

爲了宣揚國威,明成祖還專門昭示:“今遣鄭和賚敕普諭朕意,爾等只順天道,恪守朕言,順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虜誠來朝,鹹錫皆賞。”明成祖之所以能選中鄭和,除了認爲他勇敢、機靈、有膽略之外,還因爲鄭和本身是伊斯蘭教徒,有利於同西洋各地的教徒進行交往,以實現敦睦外交的願望。當然也不排除這樣一個意圖,鄭和身爲宮廷內官,也可以兼爲明皇室從海外採購奇珍異寶。

明成祖的理念通過鄭和的遠航得到了傳播。同行的馬歡在《紀行詩》中說:“皇華使者承天敕,宣佈綸音往夷域。鯨舟吼浪泛滄溟,遠涉洪濤渺無極。”鄭和在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推行的都是“和平外交”政策,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僅有在錫蘭(今斯里蘭卡)的一次,那也是在被迫無奈情況下進行的防衛性還擊。鄭和船隊所到之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讀賞賜”——宣讀大明皇帝的敕諭,是爲“宣教化”,包括“頒中華正朔,宣敷文教”。所謂“正朔”即中國曆法,還包括中國人民對季節、氣候的認識和倫理道德、禮儀習俗等。客觀上,大航海對外傳播了中華文明,輸出先進的科學技術,爲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鄭和遠航,“寶船”帶往各國的,都是華夏文明瑰寶,無論絲綢、瓷器、藥材、工藝品、金屬器物等,都十分精良,堪稱極品。鄭和的船隊把它們帶到了三十多個國家,對促進各國的文明以及當地經濟的發展都有着深遠的影響。現在在海外還流傳許多鄭和的故事,在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印尼有三寶壟、三寶廟,很多地方都保留下了鄭和的遺蹟,以表達當地人民對這位傳播中華文明的先驅的敬意。

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爲了追殺建文帝? 第2張

網絡配圖

鄭和的遠航帶來朝貢的繁榮,當時各國來明使臣絡繹不絕,以求得到明朝的庇護,同時還可以得到豐厚的賞賜。據統計,明成祖在位的二十二年中,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亞非國家使節來華共三百一十八次,最多的一次有十幾個國家的朝貢使團同時來華,出現了“諸番臣充斥於廷”的盛況。勃泥(今文萊)、滿剌加、蘇祿(今菲律賓蘇祿羣島)、古麻剌朗(今屬菲律賓)等國的國王甚至親自率團前來,可謂盛況空前。明朝的接待極爲隆重,賞賜豐厚。據史書記載,永樂二十二年(1424)三月,滿剌加國王率團來華回國時,明成祖在玄武門設宴餞行,賜予金百兩、銀五百兩、鈔三萬多錠、錦六段、彩段五十八表裏、紗羅各二十二匹、綾四十六匹、錦五百多匹、綿布三百多匹、織金羅衣一襲、素羅衣十三襲;賜王妃素羅衣十二襲、絹女衣十七襲,賜其隨從衣物不等。隆重的接待和豐厚的賞賜,使得異域各國對明帝國都心悅誠服,有的使臣甚至願意長留於此。勃泥(今文萊)國王麻那惹加那乃,在訪問期間因病客死中國,臨終上表,願“體魄託葬中華”,足見其對中華禮儀文明的景仰。明成祖以王禮將他葬於南京城南石子崗。永樂十五年(1417),蘇祿國(在今菲律賓蘇祿羣島)東王、西王和峒王率家眷官員三百四十多人來訪。返程時,途經山東德州,東王不幸染病身亡。明成祖命在德州北部擇地厚葬之,並親書石碑。

即使在明成祖去世後,繼位的明宣宗在宣德五年(1430)給鄭和的“往諭諸番國”的詔書上也說:“茲特遣太監鄭和、王景弘等齎詔往諭,其各敬順天道,撫輯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仍然在貫徹成祖的旨意“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並且就在這年,鄭和船隊從福建長樂泛海南下時,特地在長樂南山寺立了一塊碑,在碑文中寫道“宣德化而柔遠人”,表明了遠航的意義所在。

帶着“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示中國富強”的目的,鄭和率領着大明朝的船隊,揚帆南下,出現在從南中國海到印度洋的廣闊海域。世界南方海域從未出現過如此壯麗的景象:上百艘大船人字形排開,上千面帆張起,旌旗招展,異常絢爛。只有一個富強的帝國,才能支持這樣盛大的遠航!只有憑藉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充足的食物補給,這樣的遠航才能成爲可能。

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爲了追殺建文帝? 第3張

網絡配圖

鄭和所處的時代,中國科技成就達到了一個頂峯。著名鄭和研究專家鄭一鈞指出,鄭和船隊的造船術和航海術,在當時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宋、元兩代的造船技術和造船能力,已經爲明初造船業的鼎盛奠定了基礎。北宋初年,已設有專門的造船機構,名曰“造船務”,當時就可造“樓船百艘”。除了樓船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戰船,車船也得到廣泛使用。當時海商船大小不等,大的可載五六百人,小的叫“鑽風”,有“八櫓”或“六櫓”,可載百餘人。從南海出發的遠洋巨船“浮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重天之雲,舵長數丈,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糧……”,蔚爲壯觀。宋代的遠洋海船向西已溝通了直達紅海和東非的亞非航線,向東對日、朝的航線也有進一步發展。元代的造船業在宋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技術日趨成熟。至元二十二年(1285)爲濟州河運糧,一次造船三千艘,造船能力之強,可見一斑。意大利人馬可·波羅說,在黃河入海口見到“有屬於大汗之船舶,逾一萬五千艘”,他估計長江“每年溯江而上之船舶,至少有二十萬艘”。至元二十八年(1291),忽必烈送公主遠嫁波斯,“命備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張十二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