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河道總督意義重大,爲何會設在淮安呢?

河道總督意義重大,爲何會設在淮安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有許多重要的交通要道,對於現代沒有多少重大意義,但是在當時可是有着重要的地位,淮安就是這樣一座水運重鎮。

在中國歷史上,淮安是一個獨特的地方。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府,但卻讓朝廷把河道總督、漕運總督這兩個和督撫平級的重要官署都安放在這裏。

清代的河道總督其實是分爲三塊,北河總督、東河總督和南河總督。其中北河總督和東河總督都是兼任,唯有南河總督是專任。這南河總督就是江南河道總督,駐淮安。其中著名的抗英人物林則徐就曾當過南河總督一職。

河道總督意義重大,爲何會設在淮安呢?

河道總督的演變過程是這樣的:

順治元年,清廷初設河道總督,駐山東濟寧。

康熙十六年,河督移駐淮安清江浦;四十四年,山東河道任務由山東巡撫兼管。

雍正二年,設副總河一人,管理河南河務,仍駐濟寧。四年,山東河務改由副總河兼管;七年,改總河爲總督江南河道,副總河分爲總督河南、山東河道。八年,因直隸河工緊要,增設河道水利總督,駐天津。

乾隆二年,裁直隸河道水利總督,河道歸直隸總督兼領,且加“兼理河道”字樣。

此後,副總河時有增減,但整個河務系統已基本確立,即全國共有北河、南河、東河三河道總督,其中北河由直隸總督兼管,南河由漕運總督兼管,東河則專任,稱“河東河道總督”,與漕運總督同爲正二品,併兼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銜,與各省巡撫的品秩和兼銜相同。

河道總督意義重大,爲何會設在淮安呢? 第2張

漕運總督的演變過程則較爲簡單。

漕運最高長官爲漕運總督,駐淮安,統領漕政,漕運總督亦統轄有綠營官兵本標及分防各營,稱爲“漕標”,專司催護糧船事宜。

漕運總督之下爲各省糧道,掌本省糧儲,轄所屬軍衛,遴選領運隨幫官員,責成各府會齊、僉選運軍,並坐守水次,監督、驗明漕糧兌換、面交押運官,隨船督行至淮安,呈總督盤驗。

糧道之下有管糧同知、通判和押運同知、通判,均爲地方佐貳,前者專司漕糧監兌,後者專司漕船押運。

清朝亦有衛所之制,衛所官兵給以屯田,專司領運,尋改衛軍爲屯丁,毋許混入民籍,5年一審,由糧道掌其事。領運按船分幫,每幫以衛所千總1到2人領運,武舉人1名隨幫效力。

說了這麼多,再回到文章的標題上,爲什麼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爲什麼都要設在小小的淮安府?

這需要從地理條件上來看。

明朝時期,中國的河道發生了一次巨大改變,黃河奪淮入海,從而大大改變了淮河的地理環境結構。

與此時同時,自元朝開始,中國的大運河一改自隋唐以來的東西走向,變成了南北大運河。因爲中國地勢北高南低,運河沒有自己的水源,只能藉助於沿途的“水櫃”,就是水庫,來一段一段地向運河灌水,再配上許多閘壩,從而逐步提高水位,可以讓船隻通過。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微山湖,就是一個著名的水櫃。

而黃河、淮河和運河交界的地方,就是淮安府的洪澤湖。洪澤湖也是著名的運河水櫃,但洪澤湖的水源來自於有大量泥沙的黃河水,這就導致洪澤湖的水位處於兩難的處境。水位必須足夠高,否則運河就沒有水源;水位太高,就會泥沙淤積太多,容易決口,而江淮地區又是清代著名的經濟發達地區,一旦決口,清代的經濟就會受到沉重打擊。

正是因爲這種兩難處境,導致了朝廷要把河道總督、漕運總督設在小小的淮安府。

而這種人因的重要性,也導致淮安府極易受到衝擊。道光四年,洪澤湖決口,就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損失。

可以說,把河道總督、漕運總督設在小小的淮安府,既保證了在一段時間內淮安經濟的高度發達,也在淮安百姓頭上高舉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