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重農抑商的政策是如何產生的?有何利弊?

重農抑商的政策是如何產生的?有何利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重農抑商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隨着1840年鴉片戰爭一聲炮響,國人天朝上國的迷夢總算是醒了。歷史課本上的說法是開始進入半封建半殖民社會,而在我看來,也同樣是進入了一個後工業時代的重商主義社會。哪怕是中央朝廷也認識到西方的堅船利炮,開始興辦官營工廠實施洋務運動。中國終於從幾千年來的"農爲本"的重農抑商的思想中,被動地扭轉過來,開始與世界主流意識合流。而重農抑商的來龍去脈及其利弊就是我們要在這裏探討的。

1、 重農抑商的產生的時代背景

自進入戰國以來,諸侯爭霸,均想剿滅別國以自強,於是紛紛開始變法。商鞅在秦國的變法中便是重農抑商政策的最早源頭。

重農抑商的政策是如何產生的?有何利弊?

重農顯然沒有太多爭議,國力就是經濟實力,在古代中國也可以大體被認爲就是農業的生產力水平。沒有足夠的糧食,就無法在平時維持足夠的軍隊。而在戰時,大量青壯男丁被徵召進行跨年累月的戰爭而完全脫離生產,國內只剩下老弱婦孺,那麼一方面在前線的戰士需要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而後方的老弱婦孺能進行的農業生產卻又十分有限,如果此時國內沒有巨大的糧食儲備的話,這仗是打不下去的。(事實上,翻檢史料很容易看到各個諸侯在戰爭時期向第三方借糧的記錄)

那麼,如果發展農業,提高糧食產量也就成了當時各個諸侯的共識。

如果說"重農"還能夠讓人理解,那麼"抑商"又從何談起。

而這就需要考慮到當時低下的生產力(主要是農業生產力)水平了,與人們的印象不同,即使到了戰國的中後期,農民的主流農具的材質依然是木、石、骨、蚌。你說什麼,青銅農具,別做夢了,青銅在當時是十分珍貴的,除了用作貴族的禮器和部分生活用器外,基本只用於兵器的製造。想想即使到了現在冶金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金屬銅依然是不便宜,在戰國時期更不可能用於生產農具。而鐵器的冶煉發展還很落後,鐵製農具的普及要到西漢初年才能完成。

重農抑商的政策是如何產生的?有何利弊? 第2張

瞭解了上面的背景,我們就可以大體還原出"抑商"政策出臺的情形。我們先設想另一種極端情況,由於商業的收益是一定高於農業生產的,爲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國民很容易脫離農業生產而去從事商業、手工業等高利潤行業。這在現在是十分正常的,可是別忘了在當時生產力條件十分低下的年代,由於農具簡陋,農業技術原始,農業還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脫離農業生產的人越多,糧食的總產量就會越少。甚至於當全國人民都去當"倒爺"的情況下,這個國家的糧食就完全依賴於"進口"。而把自己米袋子、菜籃子交在別人手上,我們都知道會是一個什麼後果。

2、 "重農抑商"政治化,思想的桎梏

有意思的是逢法必反的儒家,卻唯獨對重農抑商全盤繼承,並且進一步發展,將其理論化、政治化,將其上升爲國家意識形態的一部分。

重農抑商的政策是如何產生的?有何利弊? 第3張

儒家本來就有重義輕利的思想,重視自身思想道德的建設(雖然實際上都是些道貌岸然的貨)。而商人見利忘義,錙銖必較的行爲無疑是受到其鄙薄的。在漢武帝將儒家上升爲國家意識形態後,儒家對於商人、商業的這種看法也就自然而然的帶到了統治者的腦袋中,並且逐漸自上而下成爲整個社會的共識。

可歷史畢竟是要向前發展的,隨着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經濟的發展,明朝中後期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此時再抱殘守缺守着"重農抑商""農爲本"的過時思想無疑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阻礙。事實上,正是由於上述思想的作用,即使身爲商人在賺取高額利潤後反而會回過頭來購買大量土地,被稱之爲"以末致財,以本守之"(商業是"末",土地農業纔是"本"),一方面沒有將寶貴的資金投入到擴大再生產中,另一方面還加劇了土地兼併。

總結:每一項政策的具體提出都是都其時代背景的,在當時無疑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當初的合理政策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及時改變。否則就會被其反噬,成爲新的束縛。可惜的是由於儒家意識形態的不可動搖性,"抑商"竟然成了全民共識,中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