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商人地位有多低?“重農抑商”政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古代商人地位有多低?“重農抑商”政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裏,尤其是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有錢即是地位的象徵,衆多歷史影視劇中,富甲一方的商人,其地位甚至能比肩當地最高行政官。

可翻閱史料即可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古代經商之人,縱然有無數的財富,但社會地位卻出奇的低,兩千年的歷史中,“士農工商”的排名一直不變,商人毫無爭議的排在末位。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這與歷朝歷代長期奉行的被稱作是“國之根基”的“重農抑商”政策有關。

簡單來說,長期奉行這一政策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爲中國獨特的“封閉式”內陸環境以及較爲單一的自然經濟基礎,這使得農業成爲“立國之本”,重農而輕工商自然無可厚非;二是因爲儒家思想的影響,古人認爲商人“重利而輕義”,且在經商過程中瓜分國家物質資源以及人力資源,於國於民均不利。

古代商人地位有多低?“重農抑商”政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所以,歷朝歷代都基於這一基本國策,頒佈一系列的政策條令,鼓勵小農經濟,使得商人處處受壓制,稅賦極高,時不時還會頒佈禁售令,不僅在經營環境上,甚至將商人的社會地位壓到最底層,比如漢代初年,天下亂後方定,爲了儘快恢復經濟,寬紓民力,平抑物價,漢高祖劉邦下令,商人不得傳絲綢衣服,不能坐車,以高租稅來限制商人的經營活動。在《資治通鑑》卷十六有所記載:

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

呂后當政時更是強調“市井之子孫不得爲官仕吏”。可見這些政策使得商人的日子過得很憋屈,不僅“有錢沒地方花”,而且子孫後代都無緣於官場,全社會都看不起商人,商人再有錢,也很難買回顏面。

推動文明進步,商人最初的輝煌

商人在中國古代也曾輝煌過,早期的中國社會並不重農抑商,相反我們的祖先很擅長經商,更有學者指出,商代的建立或與商人有關。

查閱文獻可知,最早有關商人活動的記載出現在《易經》中:

神農氏作,列隆於國,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尚書》中也有記載,舜早年曾在頓丘做過商人。

直到夏朝時,商人成了一個又有的代名詞,河南北部有一個商族部落,擅長經商,一時之間遍佈中原,行貿易之事,藉助發達的貿易,商族人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修建了城市,普及了青銅,創造出中國最早的文字系統——甲骨文,以強大的國力推翻了夏朝的統治。

從這一點來說,商人也是中華文明的開創者之一,如果把夏商時代的商人消滅,我們可能會像美洲平原上的印第安人一樣,在很長時間裏一直過着半遊牧、半農業的生活,只有文化而發展不出文明。

在當時,商人的地位不由多說,直至周朝,商族人雖然被推翻,周人也沒並有認爲商人需要抑制,商人比農民地位低的想法。《周書》指出:農民不生產,就會缺乏糧食;工匠不生產,就會缺少器具;商人不經營,糧食、器具、資本這三寶就會斷絕;管理山澤的人不生產,社會財物就會缺乏。

可見當時,對工農商都同等重視,西周實行工商食官制度,周王室和諸侯設有官府管理的手工業作坊,齊桓公任用商人出身的管仲擔任國相,范蠡、子貢、呂不韋等都是著名的商人。

前文說,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造成了商人地位的轉變,但在起初,孔子、孟子等“儒家之宗”對商人和商業活動並不貶斥,子貢是孔子的學生,孔子對他頗有讚揚,孟子則認爲君王要施行仁政就必須保證商業的繁榮,《孟子·公孫丑上》中記載:

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

可見,當時的儒家思想提倡是家對商業市場進行合理的管控,促進商業繁榮有助於提升國力。

古代商人地位有多低?“重農抑商”政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第2張

軍國主義下,商人地位鉅變

商人的地位在戰國中期之後,開始發生轉變。

韓非等法家率先主張抑制商業,認爲商人本身不創造財富,是“邦之蠹也”,他首次提出農是“本”,商是“末”,要“重本輕末”。

而重農抑商是商鞅在秦國變法正式確立,把法家“重本輕末”的主張通過一系列制度推行下去,商鞅在變法時規定:

致力於農業生產,讓糧食豐收、布帛增產的免除自身的勞役或賦稅。因從事工商業及懶惰而貧窮的,把他們的妻子全都沒收爲官奴。

當然,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一變法是大勢所趨,不失爲一個明智而正確的做法,現代的教科書、影視文藝作品對這次變法也多是一面倒的正面評價。

當時諸國正面臨巨大的社會轉型,各國的土地供應陷入停滯,新增人口無法獲得相應的土地,以至於大量國民無法養活自己,諸侯國動盪不安,中原大地,竟是民不聊生四處流亡之慘象。

生死麪前,激發出強烈的求生欲,各國爲了解決土地供應不及的危機,頻繁發動戰爭,從春秋時代的拓展國土爲主的兼併戰爭,演變成爲了殺人奪地的滅國戰。

而商鞅在此時提出“獎耕戰、廢井田、開阡陌”,確認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土地買賣合法性,分配土地使得農民有地可耕,並通過律法強制性的分配勞動任務,可以說“暴政”是保證這一政策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當然,這一政策解救了秦國,同樣地,其產生的毒副作用和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於此不做贅述,總之,在商鞅變法中,幾乎造成了“全民崇農”的普遍意識,而同時,城市商業經濟也得到了抑制,商人地位一沉到底。

商人不被善待,長期陷入“窘境”

秦之後,商業不受重視成了中國曆代經濟政策的主要基調。其間雖然也有過調整和改變,商業也曾斷續地得到過一些發展甚至繁榮,比如唐詩中有“客行野田間,比屋皆閉戶;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的句子,但那些都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相對於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是短暫而零散的。

不受重視都算好的,讓商人更窘迫的是,在很多時候,朝代並沒有善待他們,他們受到的不僅僅是情詩和怠慢,甚至打壓和侮辱,在古代做一個商人,必然得有十足的心理準備,並長期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首先,是人格上;商人被稱爲“賈人”,秦朝對其進行編戶管理,一入市籍三代都不能更改,政府徵發戍邊,他們是首先被遣戍的對象,地位形同罪犯,在當時,出生於商賈家庭,彷彿一出生便被釘在了恥辱柱上,並且商人家的女人不得穿戴“金銀錦繡”,犯者棄市。在漢代,特設立“七科謫”,規定有七類人不享有正常的人身權利,國家可以隨時把他們發配充軍,這七類人中除罪吏、亡命、贅婿之外,還包括商人及其子孫。這種不平等對待,到明朝依然存在,當時法律規定“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爲商賈者,亦不許穿袖紗”。

其次,商人不享受應有的政治權利。前文提到,漢初法律規定商人不許仕宦;唐初更是把商人歸入“賤類”,規定商人不僅不能做官,而且不能與士人比肩而立;宋代規定“工商雜類”等九種人不得進入官學、不得與士人平等交往,等於斷了商人從政的途徑;在清代,出現了所謂的“紅頂商人”,商人能做官,但他們只能算虛有名銜,不僅微不足道,而且地位十分脆弱。

古代商人地位有多低?“重農抑商”政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第3張

其三,商業經營受到限制。秦代商鞅變法禁止商人從事糧食貿易,漢朝甚至限制商人的活動區域,並對商人“重租稅以困辱之”,爲了防止有奸商偷稅漏稅,商人按五人一組進行劃分,每組中的成員互相擔保,互相監督,若有知情不報的情況發生,則五人均要受到重罰。宋元時期不僅對商業稅按高比率徵收,而且名目越來越多;明清更是頒佈“禁海令”來對商人進行限制。

其四,朝廷官營壟斷,進一步打壓商人。推行官營、專賣制度只是歷朝歷代經濟政策中重要的一環,古代對鹽、鐵等戰略物質進行國家專賣,這無可厚非,到唐以後,專賣項目越來越多,增加了茶、酒等,宋朝一度對醋、香藥、礬等也實行專賣,元代增加了金、銅等,商人的生存空間則變得越來越狹窄。

在衆多因素的限制和打壓下,在古代做一個商人有多難,其困窘的處境可想而知。

重農抑商利弊俱顯,爲何長久不得改觀?

如前所說,重農抑商的政策自秦朝始,雖說穩定了農業的發展,保證了大一統王朝的延續,但從秦朝短短十五年的壽命來看,這一政策的弊端也尤爲突出。

秦始皇變本加厲的推行重農抑商,甚至下令迫害商人,把商人和奴隸一起充軍到邊塞屯邊,大力施行“愚民”的方針。

而此舉必然躲不過馬爾薩斯陷阱,始皇也努力過,沒有戰爭消耗,人口每年都指數型增長,土地快速飽和、工商業停滯不前,年輕人的就業需求無法解決。

無事則亂,年輕人沒法養活自己,盜匪猖獗、流民四起,雪崩效應一觸即發,表面上很強大的秦帝國在秦始皇死後瞬間瓦解。

土地承載能力有限,又不放寬工商業的發展,無法減輕土地壓力,也無處安放流民,這是核心所在。

其次,“重農抑商”造成了經濟結構的單一,在重大的社會危機面前,沒有辦法迅速轉型。

另外,“重農輕商”的推行,也造成了中國古代商業文化、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的普遍缺失。

秦之後,各朝代對這一政策有了清醒的認識,工商業政策比秦朝要寬鬆,取消了很多對農民和工商業者的限制,漢時,更是在文景中興和昭宣中興時代出現了極大的繁榮,可在整個經濟政策上,依然延續“重農輕商”的做法。

哪怕是在中國歷史上最開放、自由的唐宋時代,如前文所說,對商人依然存在着各種不平等的打壓政策。

中國古代,那麼多王朝更迭,無不是總結前朝之教訓,然後調整國策,以免重蹈覆轍,可爲何,無論被認爲相對成功的王朝還是速亡的政權,在經濟的總體政策取向上都堅持了“重農抑商”這項基本國策呢?

顯然這不是偶然的,深究根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統治者穩定政權的需要。作爲封建統治者,最懼怕的就是“變”,怕“變法”,怕“叛變”,而商業活動勢必會增加人員、財富及物資的流動,這種流動性意味着會產生更多的不穩定性因素,這在根本層面上,統治者就對商人有着極強的警惕性。而對農民,則放心的多,《呂氏春秋》中說“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應通此理。

二、古人認爲商人有“重利輕義”的思想,這與古人傳統觀念相悖。《論語》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說“爲富不仁”,這些思想長期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深植於人們內心的輕商價值體系。

三、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所致。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土地完全可以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對於物資交流的依賴性不高,自然經濟佔據絕對地位。

所以,中國古代“重農輕商”的傳統有着深刻的政治、文化以及地理原因,利弊雖然都很明顯,但歷朝歷代皆選擇這一政策,並非統治者不思變通,而是他們長久以來都陷入了一種矛盾,這種矛盾或許可以用經濟學家諾斯提出的理論來做出解釋。

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壯大其實具有雙重目標,一方面通過提供產權獲取租金最大化,另一方面試圖降低交易費用以推動社會產出的最大化,但這兩個目標往往是衝突的,即:國家的存在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然而國家又是人爲經濟衰退的根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