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大臣有些自稱奴才和臣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清朝大臣有些自稱奴才和臣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清朝臣子自稱,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奴才”和“臣”都是清代臣子的自稱,不過兩者的區別非常大,有嚴格的使用限制,不能混用。

奴才是“八旗子弟”的專用名稱

在清朝,只有八旗子弟纔有資格自稱“奴才”。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八旗子弟是清朝的統治核心,他們無需勞動,由國家供養,是特權階層。

在清軍入關以前,“八旗制度”已經建立,所有的滿族人都被編入“八旗”,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通通歸各旗主管理。換句話說,各個旗主決定着所轄旗人的生殺大權,他們之間是主僕關係,這體現了強烈的人身依附關係。

不難看出,這一套“八旗制度”有濃厚的奴隸制等級觀念。其中皇帝是最大的奴隸主,各旗主又分別是各旗旗人的奴隸主,他們對上級都以“奴才”自稱。

隨着滿族勢力的不斷擴大,又增編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從地位上來說,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此外,旗人之下又有許多奴隸,統稱爲“包衣”。以上這些人都被視爲旗人。

清朝大臣有些自稱奴才和臣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清朝建立後,這濃厚的奴隸等級殘餘依然體現在清朝統治的各個方面。這些旗人爲了彰顯自己身份的“優越感”,“奴才”這個稱呼遂沿用下來。“奴才”一詞從最初的低賤之稱,反倒成了特權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這不得不說是赤裸裸的諷刺。

其他臣子只能用“臣”

旗人之外的臣子,一般以臣自稱。

其實漢字“臣”的本意就是奴隸。在甲骨文中,臣字的字形是“一隻豎立的眼睛”。人只有在低頭時,眼睛纔會豎立,所以臣字就表示對奴隸主的俯首順從,即爲奴隸之意。所以臣和奴才從源頭上來說是一個意思。

後來奴隸主貴族把替自己管理事務的人也稱爲臣,或者家臣。這些人爲表示順從,也樂意以“臣“自稱,所以“臣”就有了官吏的意思,並逐漸成爲其主要意思,被後世通用。

清朝沿用了這個叫法,八旗子弟之外的官僚(以漢臣爲主)都以臣自稱。

奴才和臣不能混用

奴才是身份的象徵,只有八旗子弟可以用,其他臣子是堅決不能用的。

清朝大臣有些自稱奴才和臣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2張

一些漢臣爲了和皇帝套近乎,在奏摺上也以“奴才”自稱,這讓清朝皇帝很不爽。比如康熙和雍正就在奏摺上對此事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讓這些漢臣不要越位,明確警告他們:奴才不是你們可以叫的。

而八旗子弟卻可以用“臣”自稱。當然,他們一般是不願意用臣自稱的,但有時需要和平級的漢臣在奏摺上聯合署名,爲了照顧一下漢臣的面子,所以和他們統一用臣自稱。

不過到了清朝末年,隨着漢族地主官僚地位、權力的不斷提高和增強,八旗子弟這個身份就不那麼吃香了。特別是戊戌變法中,光緒皇帝批准了“廢除旗人特權”,而不久又廢除了不許滿漢通婚的禁令,從血統上打破了八旗子弟存在的基礎,奴才和臣這兩個稱謂也就沒什麼實質性區別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