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什麼明朝大臣和清朝大臣在朝堂上的行爲有那麼大的區別?背後有哪兩個原因?

爲什麼明朝大臣和清朝大臣在朝堂上的行爲有那麼大的區別?背後有哪兩個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清朝的大臣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清朝的大臣,可以說很少有敢頂撞皇帝的。對於皇帝做的那些事情,就算他們有不同意見,幾乎也不敢直接給皇帝提出來。

而明朝不一樣。明朝的大臣都敢直接和皇帝叫板,如果對皇帝有意見,都敢直接說出來,有時候還會和皇帝僵持下去。

爲什麼明朝大臣和清朝大臣在朝堂上的行爲有那麼大的區別?背後有哪兩個原因?

明朝曾經出現過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兩位長時間不上朝的皇帝。他們爲什麼不上朝了?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朝中大臣不同意皇帝觀點時,逮着皇帝就向他稟報申辯。皇帝拿他們實在是沒辦法了,乾脆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躲在皇宮裏面不出來了。

都是中國皇權社會最晚期的兩個朝代,爲什麼明朝的大臣和清朝的大臣有這麼大的區別呢?

我認爲,明朝的大臣和清朝的大臣有這樣的區別,有以下一些原因。

爲什麼明朝大臣和清朝大臣在朝堂上的行爲有那麼大的區別?背後有哪兩個原因? 第2張

一、兩個朝代大臣的地位不一樣。

明朝大臣的地位,肯定比清朝大臣的地位高很多。

明朝是漢人的朝代,整個朝廷運行的規則,都是按照之前的方式來推進的。經過大漢、大唐、大宋等朝代的延續,已經形成了一整套非常的體系。尤其是到了唐宋的時候,朝廷中的大臣向皇帝提意見,已經形成了一種傳統。而且大臣也把直言不諱向皇帝提意見,看成是一種榮耀。皇帝呢,也把這種敢於向他直言不諱提意見的大臣,認爲是直臣。正是因爲繼承了這樣的文化傳統,明朝的大臣也就敢於直言進諫了。

清朝的大臣不一樣。清朝的大臣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滿人大臣,還有一部分是漢人大臣。滿人是從奴隸社會走過來的,所以在他們的傳統中,皇帝就是主人,大臣就是皇帝的奴僕。奴僕就要對主人絕對忠誠,主人說什麼,奴僕就要按照主人說的去辦,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我們看到滿人大臣,一直對皇帝自稱是“奴才”,就是這個道理。

因爲是這樣一種文化傳統,所以滿人大臣很少反對皇帝,很少對皇帝提意見。

漢人大臣倒是有直言進諫的傳統,但是由於在清朝的官場裏,漢人大臣比滿人大臣低一個等級,他們在朝廷中屬於二等公民,根本就沒有什麼發言權。

既然沒有什麼發言權,哪裏還敢對皇帝說不?哪裏還敢指出皇帝的錯誤?

爲什麼明朝大臣和清朝大臣在朝堂上的行爲有那麼大的區別?背後有哪兩個原因? 第3張

二、清朝的皇帝有高超的御臣術,明朝的皇帝這方面沒有經驗。

清朝的皇帝整體文化水平,比明朝的皇帝要高一些。這也使得清朝皇帝在管理上,具有更好的經驗。

我說清朝的皇帝管理經驗更好,是因爲清朝的皇帝既學習了中國古代帝王管理的傳統,又延續了少數民族的統治經驗。這樣一來,清朝皇帝在進行管理的時候,既有“忠孝仁義”這一套,也有“主子奴才”這一套。

他們有這一套運行規則,所以就使得那些大臣們在和皇帝打交道的時候,常常搞不清楚究竟該怎麼辦?

尤其是那些漢人大臣們,他們不願意成爲一個奴才,想要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但是往往這樣做,又會受到皇帝的強力打擊,總是讓皇帝不滿意。這樣一來,皇帝和大臣之間,就經常發生矛盾。也因此,皇帝會不斷告誡大臣,教訓大臣,使得那些大臣們,只能夠唯唯諾諾。

張廷玉是三朝元老,他在康熙皇帝的時候很受重視,到雍正皇帝的時候,雍正甚至給他打包票,讓他配享太廟。但是到了乾隆皇帝的時候,乾隆皇帝不斷打擊他。由此可見,就算是做到了張廷玉那樣,曾經得到了兩朝皇帝的高度信任,依然最後免不了被打擊的結局。

就算是同樣一個皇帝,依然會不斷地蹂躪大臣。比如說年羹堯曾經和雍正皇帝關係極好,雍正皇帝任何問題都要找他商談。但是沒過多久,雍正就開始打擊年羹堯,最終還把他賜死。

再比如嶽鍾琪。嶽鍾琪對雍正忠心耿耿,而且仗也打得不錯。雍正本來也沒有想過要殺他。但是卻把他關在監獄裏兩年的時間。等到大家覺得皇帝可能要殺嶽鍾琪,因此判他斬立決的時候,雍正皇帝又來了一個斬監侯,把他給放出來。

明朝的皇帝不一樣。明朝皇帝沒有這樣的御臣術,他們對大臣的管束,也沒有這麼嚴格。再加上他們骨子裏也受到的儒家思想的影響,因此對大臣們,雖然表面可能很不滿意,內心深處還是認可他們的。所以不會這麼打擊他們。

有以上兩個原因,因此清朝的大臣都服服帖帖,而明朝的大臣就不馴得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