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孝文帝改革,對北魏來說究竟是錯是對?

孝文帝改革,對北魏來說究竟是錯是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孝文帝改革,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公元499年三月底,一支行色匆匆的大軍正在從漢水往北行軍,這支大軍全然沒有擊敗強敵之後的喜悅,因爲這個時候統帥大軍的一代雄主——北魏孝文帝元宏已然病情惡化,時刻都有可能駕崩。不久,大軍行至谷塘原行宮修整,可就在四月初一,孝文帝元宏便因病情再度加重,猝然長逝,年僅三十三歲。

公元523年,那場動搖了北魏帝國統治根基的“六鎮起義”爆發了,在此後的十年間,梟雄爾朱榮、高歡、宇文泰、賀拔嶽等人登上了政治舞臺,在這些人的“努力”之下,北魏帝國江河日下,於公元534年隨着北魏孝武帝元修的出逃而走向了滅亡。

從馮太后、孝文帝主持的“太和改制”到孝武帝元修西遷關中,北魏帝國從走向巔峯到覆亡,期間不過經歷了短短三十餘年。而那場動搖北魏國本的“六鎮起義”正是“太和改制”的遺留問題,再加上孝文帝在改革之時,全面漢化,爲北魏的覆亡埋下了伏筆。

孝文帝改革,對北魏來說究竟是錯是對?

所以,從古至今,史家對孝文帝元宏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爲他是促進民族融合,將北魏推上頂峯的英雄,也有人認爲他是使得鮮卑消失在歷史上,使北魏帝國崩盤的罪魁禍首。

那麼,這位幼年登基,銳意改革的君王,到底是英雄還是罪人呢?“太和改制”究竟是對是錯呢?

筆者認爲,不管是對於中華民族還是鮮卑民族,亦或是北魏帝國,孝文帝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而非罪人,“太和改制”雖有利有弊,但對於北魏絕對是利大於弊!

爲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對於當時的北魏而言,不改革一定會迅速滅亡,改革還有一線生機,而“太和改制”也確實給了北魏帝國“生機”;對於中華民族和鮮卑民族而言,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極大的緩和了五胡亂華以來尖銳的民族矛盾,鮮卑族雖然消亡了,但是此後的隋唐兩朝帝王身上皆流着鮮卑血脈,鮮卑血脈已經與整個中華民族血脈融爲一體!

公元467年十月,拓跋宏(元宏)出生在北魏都城平城紫宮之中,是獻文帝拓跋弘的嫡長子。拓跋宏的降生,象徵着獻文帝拓跋弘已然長大,北魏帝國的權力從馮太后手中轉移到了獻文帝手中,但因爲馮太后與獻文帝之間的互不信任,二人之間權力鬥爭日益激烈。

公元471年,獻文帝以退爲進,將皇位禪讓給了年僅五歲的拓跋宏,自己藉機攬過了北魏的朝政大權。在當時的北魏帝國,可謂是內憂外患,北方有柔然不斷寇邊,南邊的劉宋也不安分,國內又因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吏治腐敗,民不聊生,各地起義此起彼伏。

孝文帝改革,對北魏來說究竟是錯是對? 第2張

獻文帝掌握朝政之後,雖然對外不斷征伐柔然,對內鎮壓起義,但是未能改變北魏政局動盪的根本局面,北魏帝國仍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面臨着大廈將傾的危局。

公元476年六月,獻文帝拓跋弘暴斃(一說被馮太后毒殺),馮太后再度臨朝稱制,改年號爲太和,借孝文帝的名義發佈詔令,開始改革。

從公元477年開始,到孝文帝親政的十餘年時間裏,馮太后屢下詔書,在經濟、政治、軍事、社會風俗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施行了均田制、三長制等影響深遠的制度,使得北魏帝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公元490年,孝文帝拓跋宏年滿二十三歲,在馮太后的教導之下,孝文帝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在幾次考量之後,馮太后開始逐漸將權力移交給了孝文帝,並且親自寫下了《勸戒歌》和《皇誥》勉勵孝文帝。

同年九月,馮太后去世,孝文帝下詔輟朝,痛哭失聲,並且親自主持了馮太后葬禮,這也是他第一次違背了祖母的意願——以國君之禮將馮太后葬於方山永固陵,並且在陵寢不遠處爲自己修建了壽宮,準備在自己百年之後永遠陪伴在馮太后身邊

隨着馮太后的去世,孝文帝正式親政,開始獨立肩負起了改革的重任。他在祖母爲其打下的基礎之上,繼續重用漢族士人,效仿漢族王朝的禮儀,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禮儀制度、官僚體制,而後又輕徭薄賦,整頓吏治,打着南征之名,遷都洛陽,爲“太和改制”翻開了全新的一頁。

孝文帝改革,對北魏來說究竟是錯是對? 第3張

在南遷洛陽之後,孝文帝又多次針對鮮卑舊俗進行改革,而後改漢姓、着漢服,開始了全面漢化,極大地促進了北魏王朝的發展,緩和了尖銳的民族矛盾。

可是,奈何天不假年,公元499年,三十三歲的孝文帝英年早逝,因爲後繼者的無能,“太和改制”最終並未繼續下去,許多遺留問題被宣武帝治下北魏王朝的“全盛”而掩蓋,其中就有“京北六鎮”問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