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孝文帝改革到底是什麼樣的 北魏的滅亡是因爲漢化嗎

孝文帝改革到底是什麼樣的 北魏的滅亡是因爲漢化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孝文帝改革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南北朝時期,統一了北方的鮮卑北魏政權曾經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全面漢化改革,對促進民族融合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一定意義上說,這次改革,決定了其後中國歷史的發展走向。

但令人遺憾的是,此次改革僅僅三十年後,王朝內部就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起義運動,在這個過程中,爾朱榮、高歡、宇文泰先後崛起,曾經強盛無比的北魏被一分爲二,並逐步走向滅亡。

這兩件事情間隔如此接近,讓人不得不產生這樣的聯想:北魏的滅亡,是由漢化造成的嗎?

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聯,但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我們先搞清楚這兩件事本身是怎麼回事。

孝文帝改革到底是什麼樣的 北魏的滅亡是因爲漢化嗎

何謂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

所謂孝文帝漢化改革,實際上指的是南北朝初期,統一了北方的鮮卑政權北魏,在馮太后及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時,實施的一些列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乃至文化方面的改革,基本採取全面漢化的模式

這一系列改革的高潮,是在公元494年將都城從北方邊陲的平城遷到中原核心名城洛陽,緊接着將各鮮卑貴族改爲漢姓、籍貫改爲洛陽(甚至死後不得葬回北方)、改穿漢裝、禁胡語改說漢語等等。

此外,當時的北魏皇族血統上其實早已漢化,比如孝文帝的祖母、母親都是漢人,他自小接受的也是漢族文化教育;在遷都洛陽後,他更是提倡與盧、崔、鄭、王、李等名門望族通婚,政權中的漢人比例進一步提升,統治基礎更加穩固。

孝文帝改革到底是什麼樣的 北魏的滅亡是因爲漢化嗎 第2張

北魏是怎麼滅亡的

公元500年,漢化運動推行到高峯後,孝文帝英年早逝。其後,北魏貴族逐漸驕奢淫逸,爭權奪利、互相傾軋日趨嚴重,德高望重、被視爲中流砥柱的清河王元懌也成爲了犧牲品。同時由於政權內遷,北部地區的鮮卑族老巢慢慢頹敗,加上政治腐敗導致的分配不公、剝削嚴重,原本用來防禦柔然的六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各族將士反叛朝廷,並逐漸蔓延到中原各地。

在這個過程中,契胡人爾朱榮逐漸崛起,不僅鎮壓各路起義軍,甚至還統一了北方,頗有幾分曹操的色彩,但此時的北魏政權其實已經不姓元。

不久後,不甘淪爲漢獻帝孝莊帝除掉了爾朱榮,但並沒有收回軍權;緊接着,宇文泰佔領西邊、高歡佔領東邊,各自擁立元氏爲傀儡皇帝,是爲西魏和東魏,兩者視對方爲死敵,不斷大打出手,北魏已不復存在;不久,他們心照不宣的廢掉元氏,自立門戶,是爲北周和北齊。

孝文帝改革到底是什麼樣的 北魏的滅亡是因爲漢化嗎 第3張

漢化導致北魏快速滅亡?並不是

漢化改革和北魏滅亡,兩者看起來貌似有些因果聯繫:漢化後才腐敗,並導致六鎮官兵不滿,從而才發生了摧毀北魏政權的轟轟烈烈大起義。

但這一看法太流於表面。

首先,漢化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在北魏統一北方前,所謂的五胡十六國輪番登場;拓跋氏崛起後,靠着武力橫行天下,對各族人民實行了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在政權穩定後,出於統治的需要,民族矛盾雖日趨緩和,但由於日益嚴酷的剝削和壓迫,農民起義年年爆發,即使在孝文帝即位初期,北魏社會矛盾也絲毫沒有緩和的跡象。

在這種情況下,作爲以武力奪取天下的遊牧民族,北魏政權原有粗放式治理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穩固統治的現實需要。馬上可以得天下,治天下則必須要用中原的先進文化制度,因此在祖母的影響下,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以過人的魄力,果斷推行了全面漢化。

孝文帝改革到底是什麼樣的 北魏的滅亡是因爲漢化嗎 第4張

孝文帝改革,使北魏在政治、經濟、制度、文化等方面都邁上了新的高度,也使北魏成爲了真正的中原政權;而且還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堪稱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變革。

那難道如一些朋友所言,六鎮起義是鮮卑人反對漢化的體現?或者漢化導致了政權腐敗?

不能這麼簡單理解。

六鎮起義,既不是民族矛盾的體現,也不是漢化導致的腐敗,本質是階級矛盾的爆發。

漢化前後,北魏政權的階級矛盾都日趨嚴峻。在封建農耕時代,階級矛盾核心永遠是圍繞着土地產生的經濟問題。孝文帝改革的經濟核心舉措,就是實行均田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孝文帝改革到底是什麼樣的 北魏的滅亡是因爲漢化嗎 第5張

但在孝文帝在改革的關鍵時期英年早逝,改革成果沒有得到完全的延續,爭權奪利導致的政治腐敗,使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六鎮起義的起因,正是對自身地位日益下降、所受剝削日益嚴重的各族人民對統治者的反抗。

政權腐敗是漢化引起的?這個說法更過於牽強。沒有監督的絕對權力,纔是一切體制下腐敗產生的最直接土壤,北魏之前的各少數民族政權,無一不是栽在這一方面。無論是前趙後趙、前燕後燕,內部的腐敗與爭鬥,纔是導致政權滅亡的直接原因。

只有合理的制度,才能避免封建王朝過快走向末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快速政權更迭,原因均是由於當權者依靠武力奪取了天下,卻沒法合理有效的治理天下。孝文帝改革,就是有鑑於此,希望徹底改變北方過去百餘年的政治生態,促民族和解、還中原一個安定。

可以斷言:如果沒有孝文帝改革,北魏一樣撐不了多久。

孝文帝改革到底是什麼樣的 北魏的滅亡是因爲漢化嗎 第6張

可惜的是,由於他“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新的制度還沒有足夠的時間成長健全,強盛一時的北魏才未能延續下去。

後來,最終統一了北方的北周,雖然有一些諸如讓鮮卑恢復舊姓的開倒車舉措,但這只是掛羊頭賣狗肉;奠定北周強大基礎的,正是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及以此爲依託的府兵制;後世稱之爲“關隴集團”的貴族羣體,與孝文帝提倡的漢、胡貴族通婚並無二致。沒有孝文帝改革,就沒有北方的制度與文化統一,更沒有奠定隋唐盛世的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