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舞獅這一習俗起源於哪個時期?古代的舞獅爲何要分南北?

舞獅這一習俗起源於哪個時期?古代的舞獅爲何要分南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獅子,是我國曆史悠久的民間藝術之一。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舞獅這一習俗起源於哪個時期?古代的舞獅爲何要分南北?

有學者認爲,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着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但也有學者認爲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宮廷、軍旅、民間盛行獅舞已是不爭的事實

唐段安節在其《樂府雜錄》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也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爲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繪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舞獅這一習俗起源於哪個時期?古代的舞獅爲何要分南北? 第2張

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爲主,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爲相似。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與北獅不同的是,南獅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着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