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元朝和清朝爲何還能建立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元朝和清朝爲何還能建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元朝和清朝建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在中國古代不斷更迭的王朝歷史下,被很多統治者,讀書人們看作是一句至理名言,不管是李世民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還是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都可以看作是這句話的另一種說法。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元朝和清朝爲何還能建立

那麼既然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爲何元朝和清朝建立的時候,明明不是很得人心,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不得人心的,爲何他們還能夠建立,而且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不僅是統治者忽悠人的大道理,而是真的歷史規律

要弄明白清朝和元朝爲何“不得人心”,但還能夠坐天下,首先就要知道所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說法,到底是真有道理,還是說像古代所謂的“三綱五常”這種封建倫理一樣,根本就是統治者編造出來的謊言?

毫無疑問,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理念,在中國古代漫長的王朝更迭歷史上,是經過驗證的,顛撲不破的歷史規律。不論是夏桀,商紂王,還是慈禧光緒,從上到下幾千年的歷史,無不證明着一件事情,要是一個王朝的統治者熱得天怒人怨,那麼一定是會被造反,被推翻的。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元朝和清朝爲何還能建立 第2張

這一點中國與印度還不相同,印度是被殖民的時間久了,再加上宗教影響,整個國家都不注重生,而注重死,所以反抗意識不強。

但中華民族骨子裏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民族,一個遇到大洪水不早諾亞方舟跑,卻要治河的民族,毫無疑問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的。

既然生活態度是積極的,自然不可能像印度那樣,被欺負的狠了之後就一死了之,期待下一輩過好一點。中國人真的被惹急了,那是要造反殺人的。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的含義,其實更應該說是“不得民心者就一定會被推翻”,它當然是有道理了。

但民心不止某一個特定階層,而是包括全社會所有階層在內的民心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元朝和清朝爲何還能建立 第3張

這就有點矛盾了,既然得民心者得天下,那麼爲何元朝和清朝不得“民心”,還能建立呢?實際上這裏面涉及一個民心概念的問題。

對於封建王朝來說,無產階級是民,但地主階級也是民,商人是民,官員階層對於皇室來說,也是民,在家天下的概念之下,除了皇帝之外,可以說都是民。

這麼多人,不同的階層,他們的利益,認知都是不同的。統治者得民心,如果不能再讓所有人都服氣的情況下,那麼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也算是得民心。

元朝不說了,這算是一個強力鎮壓,把所有階層都得罪的王朝是,所以它比較短命。以清朝來看,它建立的時候,雖然在文化政策上採取了一些歧視性的文化政策,但真正反感這些政策的,是讀書人,是士紳。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元朝和清朝爲何還能建立 第4張

對於普通種地的老百姓來說,什麼樣式的髮型,當然沒有你給我分一塊地讓我種來得更直接。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天災家人禍早就讓老百姓苦不堪言了,清朝統治者建立後,爲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也採取了一些穩定民心,分田分地的動作,這些動作極大的安撫了很多地方的人心。

對於老百姓來言,皇帝是漢族的還是滿族的,只要你不干涉我祭拜我的祖先,其實問題不大。而清朝的滿族統治,實際上對中國民間文化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或者說它只是在給民間文化做加法,沒有做減法。

這種情況下,也許士紳階層們反常反感清朝統治,但老百姓並沒有那麼反感,也就是說清朝統治者得了老百姓的民心,尤其清朝前期的時候,幾任皇帝還都比較靠譜,這極大的穩定了其統治。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假,但怎麼得民心,確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元朝和清朝爲何還能建立 第5張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話的意思是,要老百姓支持你做皇帝,你才能真正地做皇帝。但是對於怎麼讓老百姓支持你,卻沒有給出標準的答案。

普通人心中的概念,當然是只有你對老百姓好了以後,老百姓才能支持你,這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其實這種想法是儒家思想大行其道以後給人的一種潛意識。

秦朝採取的是依法治國的策略,換句話說它根本就是以暴力征服六國的,一樣取得了天下,你說它得民心嗎?對於六國的那些老百姓來說,可能並不是很願意。

但秦朝軍隊強大,可以逼得你願意。得不到百姓的感恩之心,支持之心,卻能得到百姓的恐懼之心。

換句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看你得的是什麼民心,如果是仁愛之心,那麼就像是漢朝,唐朝等一樣,王朝持續的時間比較長,老百姓的認同比較高。所以咱們現在還被看成是漢人,唐人。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元朝和清朝爲何還能建立 第6張

但如果你像秦朝,元朝那樣,以強大的軍事實力,震懾老百姓,使他們害怕,得到他們的是恐懼之心,那麼這個王朝就不能長久,沒有歸屬感。但恐懼心也是民心的一種,不能說你就無法建立,只是無法長久罷了。

所以反過來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準確的解釋應該是隻有真正得到老百姓支持的統治者和王朝,他的江山才能穩固,長久。而不是說不得民心的,就根本做不成皇帝。

結語

得民心者得天下,對於統治者來說,是一個制約。但這個制約不像是法律,你今天犯了法,明天就可能被抓起來,它是一個動態的,漫長的過程。

正因爲它是一個動態的漫長的過程,所以不是說得了民心以後,這個王朝就不會覆滅,也不是說沒有得到民心,這個王朝就無法建立。而是說民心的信賴與否,決定着這個王朝的持續時間,後世影響,以及老百姓對它的認同感。

只有真正得民心的統治者,它的王朝纔會被冠以一個民族的名字,老百姓才願意去接受它的統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