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官員的退休制度是怎樣的?想要全身而退的退休有多難?

古代官員的退休制度是怎樣的?想要全身而退的退休有多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時,“退休”一詞只指官員。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最早,“退休”一詞可見於唐宋的一些文籍,如:韓愈在《復志賦序》寫道:“退休於居……”此外,那時的官員退休不像現在,到了年齡就能享受晚年生活,先要打報告申請,批不批還得看皇帝的意思。

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官員退休倒是有年齡限制的。如《禮記·曲禮》記載:“大夫七十而致事。”不過,到了後來的朝代,退休的平均年齡都提前了,且由不得自己。

到了唐代,退休制度較前代完備了很多,並完善了退休金制度。進入宋代,該項制度又有了變革。首先,對年齡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文官和武官不同,前者在70歲可準備退休,可是,武官還得往後再延10年。

以此同時,還有補充,如果官員想提早退休,可以提前申請。但是,不包括那些少數的元老大臣。以至於,宋朝有了很多活到老做到老的官員。

古代官員的退休制度是怎樣的?想要全身而退的退休有多難?

文彥博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爲官,曾兩次致仕(退休)。期間,經司馬光(當時爲宰相)舉薦,再次復出,第二次致仕時,已經是85歲高齡了。

看到文彥博的退休年齡,都以爲是皇帝器重這位老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文彥博去世同年,官銜被降授至太子少保。後來,宋微宗追復他爲太師。

範延召是宋真宗時期的一員猛將,想來,那時能真正上陣殺敵還得是皇帝信任的將領,算是稀缺資源。鹹平二年,已經73歲的範延召依然隨駕北征。

那時,契丹欺負宋朝邊防守衛吃力,不停侵犯。於是,範延召和契丹在瀛洲西交戰,取對方首級2萬。之後,一直追趕對方到離莫州東30裏處殺敵萬人,並且,將他們掠奪走的老幼數萬人都搶了回來。

宋仁宗期間,也有一員老將王德用。當時,他聲名在外,一直爲契丹所忌憚。在78歲時,王德用被授予樞密使委予重任,連契丹使者來宋時,都誇他。

宋朝的幾位“老臣”,他們的年齡,即使放在現在,也是讓不少人望其項背,更別提工作了。當然,朝廷也體諒到了這一點,對於他們赴朝堂、赴經筵的次數要求,都做出了很人性的安排,只要保證不影響工作就好。

再提文彥博,剛開始的時候,允許他六日上朝堂一次,經筵是一個月二次。後來,改爲了十日來朝堂一次,經筵是一個月一次。

雖然,皇帝的確需要有經驗的人更好地服務朝政,不過,身體情況卻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這些老臣,即使再有心報效朝廷,身體還是會拖了後腿。

而這一點也正好成了其他大臣彈劾他們的把柄。

還是宋仁宗時期,陳堯佐拜相時75歲,同時拜相的還有王隨。雖然,王隨比陳堯佐小10歲,但他當時卻是告病在家休養,導致政務積壓過多,遭到了時人的譏諷。說是一個好好的中書番(宰相議事機構),竟然成了養病的機構。於是,二人都被解了職。

繼任者張士遜75歲,運氣更背,趕上朝廷精簡人員,要將輦官改編爲禁軍,於是,遭到了抗議。當時,張士遜一上朝,馬見此情況受驚,當即,他跌落在地,受到了驚嚇。以至於,皇帝改了他的上朝時間,五日來一次。

不過,張士遜卻是礙了諫官們的眼,說他沒有做出什麼功績,且機構不是養病之地等。於是,張士遜很是不安,連續七次申請退休後,才得償所願。

古代官員的退休制度是怎樣的?想要全身而退的退休有多難? 第2張

不知宋朝皇帝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諫官們這麼做,真實用意是想讓皇帝用一些青壯派。但在皇帝眼中,還是聽話的大臣用起來比較順手。

不過,年齡大的大臣,相對於卒於任上的大臣,應是要幸運很多。身爲兩朝元老的向敏中居大任三十年,“時以重德目之,爲人主所優禮,故雖衰疾,終不得謝(退休)”,72歲死於宰相任上。

宋哲宗時期,老臣孫固再三請辭,但是,太皇太后還是誠意挽留。於是,孫固不便再提致仕之請,只得“強起視事”。之後,忙碌了兩三年,75歲死於任上。

更甚者,宋神宗時期,因守邊大臣的挑選,老臣孫沔被授予邊地重職。可憐已71歲高齡的他,一把年齡還得赴任,結果沒到目的地,就亡於途中了。

不知皇帝心裏是如何想的,尤其是邊防重事,更應該培養後來者,不是每個人都像範延召,不存在年齡問題。

其實,重用老臣的現象每個朝代都有。由此,在無形之中就延緩了官員的提拔速度,導致了官僚體系的僵化。

皇帝怎能不知?

不過,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昭告天下,聽話者會恩澤不斷。

此外,宋代的退休俸祿很是優渥,即使父親退休,兒子也可以頂替。如果有了戰功,退休沒準還可以食全俸。

不過,話又說回來,真心要退休也不難,就只看個人想要什麼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