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什麼是黨派之爭?它是怎麼將明朝推向滅亡的

什麼是黨派之爭?它是怎麼將明朝推向滅亡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黨派之爭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古以來,無論哪朝哪派,都離不開政黨紛爭。

明朝就發生了激烈的黨派鬥爭,各黨派爲掌握國家統治權,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不管明槍暗箭,只要能把對手拉下馬,就爲我所用。

那麼明朝黨派是怎麼形成的?各黨派之間是如何勾心鬥角的?黨派鬥爭又對明王朝產生了哪些影響?請看官聽我一一道來。

一、 明朝黨派的形成

什麼是黨派之爭?它是怎麼將明朝推向滅亡的

話說草根皇帝朱元璋稱帝后,十分看重手裏的權力,他爲了使權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直接廢掉宰相(夠狠的),並放話:“以後我的子子孫孫,不許立丞相。”(夠霸氣的)

然而,原本幫皇帝處理國家政務的丞相被廢,皇帝就要親自處理。根據《明太祖實錄》卷一五六記載,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到九月二十一僅僅八天內,呈給皇帝的奏摺就有1666件,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閱208件奏摺。

政務這麼繁忙,長久下去皇帝身體必然吃不消,於是設立了一個機構,賦予其“票擬權”,專門協助皇帝批閱奏章,這個機構就是大名鼎鼎的內閣。內閣大哥叫首輔,二哥叫次輔,小弟叫羣輔。

由於首輔是根據資歷和輩分從次輔裏挑選,在這種情況下,哥哥弟弟們爲爭權奪利一反顏面,互相傾軋,形成黨爭(臉上笑嘻嘻)。

內監後來得到重用(如魏忠賢),在朝廷中地位不斷上升,甚至有了“批紅”大權,可以代替皇帝做出一些重大決定。

內閣擁有的“票擬權”,僅僅是提出自己對事情的初步意見,和解決方法的建議權,決定權與建議權雙方矛盾不斷,鬥爭也就不斷,雙方爲擴大自己的力量,不斷尋找第三方勢力,往往會形成黨派鬥爭。

而且,在明朝後期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快速發展。

一些有背景有勢力的貴族不甘錯過時機,便想盡辦法撈取財富,於是便磨刀霍霍向新工商階級。

新興工商業地主階級倒黴了,他們被瘋狂打擊掠奪,比如萬曆皇帝曾派宦官作爲到地方開礦,他們不僅去開礦,還順帶向新興工商業地主們徵稅、搜刮他們財產,這樣胡作非爲嚴重激化了兩個階級的矛盾。

代表着新興工商業地主階級聯合起來,東林黨誕生,他們與貴族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愈演愈烈,這也是黨派鬥爭產生的重要原因。

二、多重事件促使明朝內部黨派矛盾激化

什麼是黨派之爭?它是怎麼將明朝推向滅亡的 第2張

各種政黨自然代表着一方利益,爲了獲得更大的權力,謀得更多財富,各黨派之間一直存在鬥爭。

鬥爭,就要消耗資源,無數的人才犧牲於黨爭之間,最後留下的都是精於權謀卻不懂得治國安邦的人。

明朝末年的黨派鬥爭,不僅對於國家大事不管不顧,而且毫無實際意義可言,完全是爲各黨派爭權奪利服務的。

他們不顧國家的實際情況,以自己的需要隨意歪曲歷史史實,而且通過其打擊對手,可以想象,官員們整天想着鬥你鬥我,還怎麼治理好這個國家?

由於內閣制度本身就容易產生首輔次輔間的鬥爭,而黨派成爲了內閣強化自身實力的工具。

每個利用黨派上位的首輔對待各個黨派的態度不同,治國政策也不一樣,這就出現了朝令夕改的現象。

好的政策不能連續實施,破壞了政局的穩定,也爲清朝推翻明朝埋下了隱患。

2、除了政治腐敗,黨派鬥爭還使得不同階級之間更加對立。

什麼是黨派之爭?它是怎麼將明朝推向滅亡的 第3張

官員爲獲得財富拉幫結派,採用各種手段斂財,剝削農民、增加稅收,使得平民無家可歸。

飢餓的百姓甚至每日以草根、樹皮爲食物…野草野菜吃完了,又吃一種名爲觀音土的泥,導致很多人肚子脹痛。

而在當時醫療條件下,最終不治而亡。

於是,最無辜的百姓揭竿而起,淪爲政治鬥爭的工具,最終形成明末農民起義大軍(真勇士也)。3、黨派鬥爭使朝廷耗盡精力,無法顧及後金的入侵。

明朝黨爭激烈之時,殊不知後金正在發展壯大。在萬曆四十六年,後金露出了隱瞞已久的獠牙,向撫順等地進攻。

然而,朝廷此刻竟派不出一個合適的將領,原因就是各黨均推薦自己人擔任將領,並展開激烈討論。

最終浙黨勝出,然而其速戰速決的策略,和其飛揚跋扈不採納異黨建議的態度。

最終導致薩爾滸之戰的慘敗。

明朝慘敗,後金卻步步爲營,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明朝終究是滅亡了。

什麼是黨派之爭?它是怎麼將明朝推向滅亡的 第4張

從明朝的黨爭,我們可以看到黨派鬥爭無處不在,並且及其慘烈,絕對稱得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黨派鬥爭往往牽扯人數衆多,涉及範圍廣,正是黨派鬥爭導致明朝後期政局動盪。

各派鬥爭起來目光狹隘,只看重自己的利益,不顧國家、民族危機。

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明朝內憂外患,兩百年的積澱毀於一旦,一個朝代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