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治世”是什麼樣的?“治世”一般出現在什麼時候?

古代“治世”是什麼樣的?“治世”一般出現在什麼時候?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治世”是什麼樣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所謂的“治世”,作偏正短語時是“和平昌盛之世”的意思,通俗點的說法就是“太平盛世”,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當中對於治世的引用,便是絕佳的註解。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出現過許多的“治世”,諸如“成康之治”、“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等等,基本上都達到了民富國強,生活安定康樂的局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戰亂頻仍、民生凋敝的亂世,同樣的土地同樣的人民,卻面臨着迥然不同的命運,那麼,到底是什麼塑造出了“治世”,或者說,達成“治世”的首要條件是什麼呢?

一般來說,在那些“治世”的傳說或者史實當中,居於核心帝王的,往往是位雄才偉略、精明強幹的帝王,例如隋文帝、唐太宗等人,而輔佐他們的則是同樣智謀深遠、能力出衆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有以直諫犯顏著稱的魏徵和成就了“房謀杜斷”佳話的房玄齡和杜如晦。

古代“治世”是什麼樣的?“治世”一般出現在什麼時候?

於是乎很多人便得出結論,認爲達成治世的首要條件是要有能幹的皇帝和大臣。然而,假如用這個結論來套“文景之治”的話,便會發現有很大的問題,因爲漢文帝和漢景帝採取的治國理念是無爲而治,沒有過多的新措施推行,無法證明其能力出衆,同樣的道理,這兩朝最出名的大臣是賈誼和晁錯,都是以悲劇的結局而著稱,而不是超羣的能力。

要想找到塑造出“治世”的首要條件,必須發現所有的“治世”當中全都具有的,無可取代的共同特性,由此來看,“治世”中的幾乎全都是出現在一個王朝剛剛建立之初,便是個非常重要的端倪——破舊立新之時,新的統治階級掌握着絕對的權力,朝廷內部的權力分配沒有出現問題,地方上的實力被削弱到極致,故而新建的官僚系統能夠毫無阻滯的執行中央政府的政令。

顯而易見,塑造出“治世”的首要條件乃是整個國家權力體系的執行力,高的執行力意味着同樣水準的行政效率,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最廣的範圍內,把帝王和朝臣們的想法完全徹底的付諸實施,從而帶來預期的效果。反之,假如權力體系沒有了必要的執行力,政令僅僅是皇宮和朝廷的官樣文章,再能幹的皇帝,再出色的官員都沒轍。以明朝末年爲例,崇禎和朝臣們反覆加稅,可收上來的銀子總是不見增加,就是官僚機構完全喪失了執行力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崇禎就是有他祖宗朱元璋一樣的能力也是白給!

一旦新建立的王朝穩定運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官僚系統自然而然的開始膨脹,臃腫的機構對應的便是執行力的下降,而執行力的下降則對應的是國家層面的反應遲鈍,對內憂外患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最終積重難返,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