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貞觀之治簡介:貞觀之治是哪個皇帝開創的?

貞觀之治簡介:貞觀之治是哪個皇帝開創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爲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當時年號爲“貞觀”(627年--649年),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盛世,同時爲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簡介

“貞觀”爲唐太宗李世民年號,出自《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貞,正,常;觀,示,意即以正道示人[1]。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績一直爲後世所傳頌。唐太宗即位後,因親眼目睹大隋的興亡,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爲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及下屬。

他像荀子一樣,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纔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在文臣武將之中,魏徵當過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尉遲恭做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勵臣下直諫,魏徵前後諫事二百餘件,直陳其過,太宗多克己接納,或擇善而從。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

貞觀之治簡介:貞觀之治是哪個皇帝開創的?

太宗在經濟上特別關注農業生產,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製,“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人民衣食有餘,安居樂業。在文化方面,則大力獎勵學術,組織文士大修諸經正義和史籍;在長安設國子監,鼓勵四方君長遣子弟到來留學。此外,太宗又屢次對外用兵,經略四方,平東突厥、定薛延陀、徵高句麗、聯姻吐蕃、和高昌,使唐之國威遠播四方。太宗則被西北諸國尊爲“天可汗”,成爲當時東方是世界的國際盟主。

總之,在太宗執政的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治世,史稱“貞觀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