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百姓想要告御狀狀紙卻變成了感謝信?被告的程昉最後怎麼樣了?

百姓想要告御狀狀紙卻變成了感謝信?被告的程昉最後怎麼樣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百姓想要告御狀狀紙卻變成了感謝信?被告的程昉最後怎麼樣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北宋熙寧年間,天下各州正在雷厲風行地推行王安石的新法。這一日,主管河北路河防水利的中央特派員程昉獲悉了一個消息—河北路幾個縣的老百姓結成團要到汴京上訪。原來,由於程昉在河北大興水利,許多農戶的廬舍墳墓被水淹沒,還耽誤了秋季莊稼的耕種,這些農戶不肯忍氣吞聲,決定進京告狀。

百姓想要告御狀狀紙卻變成了感謝信?被告的程昉最後怎麼樣了?

程昉聞訊大驚,急忙將幾個縣的縣令叫來斥責。衆縣令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快馬加鞭,在半路上截住了上訪團。上訪團謊稱他們並非去上訪,而是想到京師的登聞鼓院送感謝信,說程昉大人在河北修水利是便民工程,百姓們都很感激他。截訪人員一聽,“信以爲真”地說道:“這是好事,不過感謝信還是我們幫你們寫吧,怕你們寫的文理不通,影響地方形象,而且我們的馬快,叫兩個吏人送到京師登聞鼓院就行了,也不勞鄉親們跑一趟了。”

就這樣,河北百姓的上訪戲劇性地流產了。但紙畢竟包不住火,程昉很快被人彈劾,宋神宗得知實情,遂下詔減免那幾個縣的稅收,程昉也獲罪被貶。

百姓想要告御狀狀紙卻變成了感謝信?被告的程昉最後怎麼樣了? 第2張

朝廷在京師設立登聞鼓院、登聞檢院,目的之一就是想建立一條快捷、通暢的“民告官”制度渠道,讓受到冤屈或被權力侵害的老百姓能有機會直訴於朝廷,獲得司法救濟。有點像直訴法院,凡有訴狀,原則上都要直呈御前,再由皇帝委派官員審理,而不是退回給地方政府處理。並且對原告給予充分保護,規定普通百姓可直接到各級法院乃至京師的登聞鼓院控告;禁止被民衆控告的官府羅織罪名打擊報復;即使證實是誣告,也不用原告反坐。

顯然,朝廷希望通過周密的制度設計,給民衆一種複合式的直訴機會。那宋代直訴法院的設計有沒有效果呢?

百姓想要告御狀狀紙卻變成了感謝信?被告的程昉最後怎麼樣了? 第3張

宋哲宗紹聖年間,開封府大戶向氏(向太后的孃家)想在自家祖墳附近修建一座慈雲寺,時任戶部尚書的蔡京想要巴結皇親,便私自圈了一大塊地給向氏,並要求四鄰田廬趕快拆遷,給向氏修寺騰地方。被拆遷的人家不服,跑到開封府告狀。開封府法官判決私人宅地不許拆遷,維護了被拆遷戶的利益。但被拆遷戶還是不滿意,又撾鼓上訴,告到登聞鼓院,最後蔡京被罰了款。

歷代王朝都立法禁止越訴,對越級上訴的草民不管有理無理,先打幾十大板再說,唯獨宋代廣開越訴之門。借鑑宋人的做法,設直訴法院,許民越訴,也不失爲改革信訪制度的一個可參考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