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演義》中的王朗爲什麼被諸葛亮罵死?正史上是否有類似事件?

《三國演義》中的王朗爲什麼被諸葛亮罵死?正史上是否有類似事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演義》中的王朗爲什麼被諸葛亮罵死?正史上是否有類似事件?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諸葛亮罵王朗,原本也只是《三國演義》當中的一段劇情,但是隨着有人將這一段做成鬼畜視頻之後,就迅速火了起來,但是在看視頻開心的同時,很多人卻並不知道,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歷史上王朗當然不是這樣死的,但是爲什麼羅貫中要做這樣的安排,讓王朗被諸葛亮罵死呢?這樣做是爲了表現出什麼?

《三國演義》中的王朗爲什麼被諸葛亮罵死?正史上是否有類似事件?

三國演義裏有一個很精彩的片段,諸葛亮罵死王朗,故事肯定是虛構的,不過王朗勸降諸葛亮倒是事實。

這個王朗是東海郡郯縣人。東海郡大部分在今天的蘇北,郯縣屬於山東。他當過郎中、縣長,被舉爲孝廉,在陶謙那裏當“治中”。治中是刺史身邊最大的官,與“別駕”同爲刺史的左右手。

董卓死後,王朗與別駕趙昱勸陶謙派代表到長安,向朝廷表示“奉承王命”。陶謙就派了趙昱去。朝廷很嘉許,拜陶謙爲“安東將軍”,任命趙昱爲廣陵太守,也把會稽太守的位置給了王朗。

王朗在(浙江紹興一帶的)會稽郡當太守,當到了孫策兵臨城下之時。他與華歆不同。華歆在豫章立刻投降;王朗卻不計成敗,與孫策打了一仗。他敗了以後仍不投降,乘船逃往東冶。東冶離開會稽很遠,在今天福州的東北。

孫策親自帶兵追擊,又在東冶打敗了他。他這才服輸、投降。孫策僅僅責備他幾句,不加以殺害,讓他在曲阿以平民的資格住了下去。

王朗在曲阿住了一些時候,也像華歆一樣,被曹操徵召了去,做官。但是他與華歆不同,沒有怎樣替曹操策劃征討東吳的事,雖則他也一度“參司空軍事”(本職是“諫議大夫”)。他即使也像華歆那樣,當了征討東吳之時的“軍師”,在人格上也沒有什麼不對。因爲,他不曾被孫策下跪過,也不曾被孫權待以“上賓”之禮。

《三國演義》中的王朗爲什麼被諸葛亮罵死?正史上是否有類似事件? 第2張

王朗後來在曹操那裏所擔任的工作,主要是在司法方面,官職是大理(等於清朝的大理寺卿)。作風“務在寬恕,罪疑從輕”。

公餘之下,他寫了幾部書:《易傳》、《春秋左氏傳》、《孝經傳》、《周官傳》。他在太和二年去世(公元228年)。諸葛亮在同一年進行第一次的北伐,圍郝昭於陳倉(寶雞)。

王朗在歷史上雖然沒有和諸葛亮有過口舌之爭,卻曾筆墨相鬥。據《三國志?許靖傳》記載:王朗和蜀漢大臣許靖是舊交,蜀漢政權建立後,王朗曾經多次寫信規勸許靖等蜀漢大臣投降曹魏,但許靖則是不與理睬。王朗不死心,同時又向諸葛亮發起了挑戰。

《諸葛亮集》中說:建興元年(公元223年),魏司丵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羣、太史令許芝等人分別致信諸葛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藩。“面對曹魏發動的輿論攻勢,諸葛亮寫了一篇名爲”正議“的文章,文章中就有”所謂徒喪文藻煩勞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爲也”之類的文字,對王朗之流的言論進行嚴厲反擊。顯然,這一次筆墨之爭被羅貫中注意併成爲小說創作的一個素材。

當然,王朗在三國時期的名氣很大,也是曹魏重臣。陳壽對他的評價是:“王朗文博富贍,誠皆一時之俊偉也”。讓一個這樣的對手死在諸葛亮的手上,符合羅貫中“尊劉貶曹”的作品傾向,也對應了大將手下從來不斬無名小卒的傳統寫法。

《三國演義》中的王朗爲什麼被諸葛亮罵死?正史上是否有類似事件? 第3張

諸葛亮罵王朗原文

王:(兩軍陣前,拱手)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諸葛:(扶扇拱手)正是。

王: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爲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諸葛: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

王: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曹真在旁點頭)

諸葛:(羽扇遙指)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三國演義》中的王朗爲什麼被諸葛亮罵死?正史上是否有類似事件? 第4張

王: 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諸葛:(狂笑數聲,扶扇而答)我原以爲你身爲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清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爲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爲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爲?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手指諸葛亮)你……諸葛村夫,你敢……

諸葛:(憤而站立)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爲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手捂胸口,顫聲)我、我、我……

諸葛:(大聲斥責)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脣鼓舌!助曹爲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王: 你、你……啊……(墜於馬下,左右上前扶起,已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