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最後一個“戰略大師”楊嗣昌十面埋伏囚闖王

明朝最後一個“戰略大師”楊嗣昌十面埋伏囚闖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看崇禎朝的歷史,最繞不過的一個話題人物就是楊嗣昌,他是湖南常德人,中國明末重臣。

很多人說楊嗣昌是一個誤國誤民的權奸,楊嗣昌是很囂張,罵他的口水,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然而無論怎麼彈劾,就是不倒。就算他明明幹錯了事,卻依然支持他,哪怕打了敗仗,別人都受處分,他還能升官。也有很多人認爲楊嗣昌是崇禎年間唯一能拯救危局的人,如果當時還有一個人能拯救危局,那麼這個人只可能是楊嗣昌。

楊嗣昌才華橫溢,機敏便捷,對歷史掌故瞭如指掌,又一向工於筆札,富有辯才。楊嗣昌所闡明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方針,向皇帝保證:下三個月死功夫,了結十年不結之局。朱由檢激動得拍案叫絕,嘆道:悔恨用你太晚了!

那麼,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明朝最後一個“戰略大師”楊嗣昌十面埋伏囚闖王

所謂四正,就是陝西、河南、湖廣、鳳陽四個正面戰場,這四個地方的巡撫,以圍剿爲主以防禦爲輔。所謂六隅,就是延綏、山西、山東、應天、江西、四川六個側面戰場,這六個地方的巡撫,以防禦爲主以圍剿爲輔。把四正與六隅加起來,十個羅網,所以叫做十面張網。假如流寇在陝西,那麼陝西、四川、湖廣、河南、延綏、山西的巡撫必須共同張網,六面合圍,總理入關和總督聯合圍剿;假如流寇在河南,那麼湖廣、鳳陽、應天、山西、山東、河南的巡撫必須共同張網,六面合圍,總督出關和總理聯合圍剿;假如流寇在湖廣,那麼河南、陝西、四川、應天、鳳陽、江西的巡撫必須共同張網,六面合圍,總督、總理都前往湖廣聯合圍剿。總之,總督、總理是隨敵剿殺,各地巡撫是四面合圍,不論主戰場在哪裏,都要圍成一個羅網,這就是十面張網的意圖

崇禎十三年(1640)十二月,被“十面張網”圍得筋疲力盡的張獻忠偷偷進入湖廣,得知消息的楊嗣昌心急火燎地往回趕,趕到半路,消息出來,出事了,襄陽被攻陷,襄王被殺。

朱翊銘,襄王,萬曆皇帝的名字,是朱翊鈞,光看名字就知道,他跟萬曆兄是同輩的,換句話說,他算是崇禎皇帝的爺爺。但這位仁兄實在沒有骨氣,明明是皇帝的爺爺,見到了張獻忠,竟然大喊:千歲爺爺饒命。在殺死襄王的時,張獻忠說:如果沒有你的腦袋,楊嗣昌是死不了的。

當他得知襄王被殺時,他非常愧疚,愧疚於自己沒有能夠盡到責任,沒有能夠報答一個知己的信任。一個身患重病的人,是經不起歉疚的,所以幾天之後,他就死了,病重而亡。

楊嗣昌死了,崇禎很悲痛,連他爺爺輩的親戚(襄王)死了,他都沒這麼悲痛,非但沒追究責任,還追認了一品頭銜,撫卹金養老金,一個都沒少。 他終究沒能完成自己的承諾,他做得或許不夠好,卻已足夠多。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