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孫權是如何在合肥之戰中脫困的?

歷史上孫權是如何在合肥之戰中脫困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合肥之戰,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吳與曹魏兩方以合肥爲目標的爭奪戰。你們知道嗎,接下來本站小編爲您講解

“張八百大破孫十萬”!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成就了張遼的赫赫威名,也讓孫權自此被刻上了“孫十萬”的綽號。然而此戰孫權能夠逃出生天,沒被張遼俘虜,一個小人物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谷利。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孫權趁曹操率軍西征張魯之際,率領十萬大軍進圍合肥,張遼與諸將打開曹操留下的信,信中說:“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不得與戰。”當時鎮守合肥的是張遼、李典、樂進三位大將以及僅僅七千士兵,十萬對七千,曹操卻讓守軍主動出戰,合肥諸將們都感到疑慮。

張遼根據曹操遠征漢中而合肥缺乏後援的現狀,做出了分析,提出在合肥城還沒有被孫權大軍完成合圍之前,率先出擊,“折其盛勢,以安衆心”,然後就可以守住城池。張遼此番分析消除了諸將的疑惑,李典也對張遼所說的話表示贊同。於是,張遼在當夜募集敢於出城迎戰的精銳將士八百人,開剝牛肉賞給將士飽食,準備明日大戰。

天色剛亮,張遼披甲持戟,親自先登直陷敵陣,撕裂了東吳軍隊的防線。在他率軍衝入東吳的營壘之前,張遼就已經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他一邊大聲呼喊着自己的名號,一邊登鋒陷陣,衝入東吳的營壘。此後,張遼率軍繼續猛攻,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之下。

孫權見狀大驚,東吳衆將士也因驚慌失措而不知道該如何應付,於是,孫權等人逃跑到一座較高的山冢上,用長戟來自衛。張遼見敵方主帥退避,便叱喝孫權,挑釁他下來對戰,但孫權沒有輕舉妄動。張遼衝陣之後,吳軍士氣全失,合肥守軍的軍心因爲首戰大勝而安定了下來。

谷利助孫權躍馬斷橋

歷史上孫權是如何在合肥之戰中脫困的?

雖然張遼大破吳軍軍陣,但孫權畢竟人多勢衆,在張遼退回城後,孫權部署軍隊包圍了合肥城。可是吳軍已經一戰被張遼嚇破了膽,所以圍城十餘日沒有取得任何戰果,認識到不可能奪取合肥城了,孫權於是下令退兵。老老實實撤軍也就沒什麼事了,可是“孫十萬”非要玩火,自己殿後。

張遼在城上瞭望吳軍的退軍情況發現東吳軍隊大多已經先行出發了,只有少量的精兵(孫權和他的車下虎士)。張遼率諸軍追擊,同時分兵去毀橋 。張遼步騎齊出,很快到達津北。孫權見狀,心知不妙,趕緊派人去將前面已撤退的部隊叫回,無奈那些部隊已上路一段時間,一時還趕不回來。

右部督淩統帶著親衛族衆三百人與曹軍展開激烈血戰,將孫權救出。孫權與甘寧蹴馬趨津,逃到逍遙津的橋邊,發現橋已被曹軍破壞,只剩下兩邊延伸的橋板,中間有一丈多的地方沒有橋板可供依託。張遼追兵在後,前方斷橋阻攔,情勢可謂危急到了極點。

權乘駿馬上津橋,橋南已見徹,丈餘無版。谷利在馬後,使權持鞍緩控,利於後著鞭,以助馬勢,遂得超度。權既得免,即拜利都亭侯——《三國志·吳主傳》注引《江表傳》

正當此時,孫權親近的官員谷利,要孫權持著馬鞍,然後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谷利在後面用鞭抽馬,以助馬勢。孫權就這樣連人帶馬的飛到南岸,賀齊率軍在南岸接應,孫權總算逃出生天。逍遙津之戰第一階段是張遼率八百勇士衝擊孫權軍陣,第二階段則是張遼差點生擒了孫權,幸虧淩統、甘寧死戰,谷利關鍵時刻助孫權躍馬斷橋。

出身低微,忠心護主

據《藝文類聚》引《江表傳》 :谷利,孫權奴。也就是說,谷利其實本是孫權的奴隸,其實兩漢魏晉之際的奴隸,並不是我們今天想想的那樣。當時很多人和家主(主君)存在人身依附關係,比如所謂“部曲”,其實都是私人兵,還有僮客、奴僕等等。

谷利者,本左右給使也,以謹直爲親近監,性忠果亮烈,言不苟且,權愛信之——《三國志·吳主傳》注引《江表傳》

歷史上孫權是如何在合肥之戰中脫困的? 第2張

谷利雖然出身低微,但由於他性情忠誠謹慎耿直,不苟言笑,很受孫權信任,常在孫權左右聽從安排,並且擔任了“親近監”這樣的官職。所以在合肥之戰時,危急時刻谷利才能幫助孫權逃出生天。此戰之後爲了報答谷利,孫權封谷利爲都亭侯,從奴隸到封侯,谷利也算是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權於武昌新裝大船,名爲長安,試泛之釣臺圻。時風大盛,谷利令柂工取樊口。權曰:"當張頭取羅州。"利拔刀向柂工曰:"不取樊口者斬。"工即轉柂入樊口,風遂猛不可行,乃還。權曰:"阿利畏水何怯也?"利跪曰:"大王萬乘之主,輕於不測之淵,戲於猛浪之中,船樓裝高,邂逅顛危,奈社稷何?是以利輒敢以死爭。"權於是貴重之,自此後不復名之,常呼曰谷。——《江表傳》

黃武五年(226年),一晃十餘年穀利依然跟隨在孫權身邊,這時孫權在武昌新造了一艘大船,命名爲“長安”,在武昌釣臺附近試水的時候,狂風大作,當時與孫權一起在船上的谷利,立刻命令舵手轉往樊口,孫權說道:”應當迎風往羅州去!“谷利拔刀上前對著舵手威嚇:”你不往樊口我就斬了你。“舵手於是立即轉往樊口。

當大船入樊口之時,風勢已經比剛纔猛烈數倍,無法行船。孫權對谷利說:”阿利,你怎麼這麼怕水!“谷利這時跪下說:”大王您是萬乘之軀、金枝玉葉,卻隨隨便便在大風大浪下跑去玩水,船樓又高,吃風很大,一但翻覆,您有個萬一,國家社稷將要怎麼辦?所以我纔敢冒死抗命。“孫權於是更加的器重谷利。自此以後,孫權不再直呼其名,而以「谷」代稱,以示尊重。

歷史不光有王侯將相、才子佳人,也有很多隱藏在角落裏的小人物,谷利就是這樣一個出身低微的小人物。但他隨從孫權左右幾十年的時間,關鍵時刻助孫權逃出生天,時刻以孫權的安危爲己任,因此留名青史,也絕對稱得上勵志,是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