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末時期的農民革命戰爭,是如何推動宋代經濟發展的?

唐末時期的農民革命戰爭,是如何推動宋代經濟發展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本站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宋代的經濟發展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兩宋政權共延續了三百一十多年。經過唐朝末年的農民大起義,主要是黃巢起義,把舊的世家豪族勢力從根本上打垮了。黃巢打到長安後,殺了不少的封建官僚與世家豪族。唐末詩人韋莊的《秦婦吟》中有兩句詩:“內庫燒爲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描寫當時農民起義打倒封建官僚世家豪族的情況

唐末時期的農民革命戰爭,是如何推動宋代經濟發展的?

黃巢起義,將中國封建社會向前推進了一步。因此到宋代,一方面是實現了在沒有舊的世家豪族勢力的基礎上的統一;同時社會經濟方面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宋代的農業,由於廣大農民的辛勤勞動,經過大力墾荒,興修水利,選育良種,改進耕作技術等一系列努力,宋初幾十年間,全國墾田數字有了較大的增加。手工業特別礦冶業方面,北宋金、銀、銅、鐵、錫、鉛、汞等的產量,都大大超過唐代。礦區亦由186所增至271所。

北宋冶鐵業和冶鐵技術也有很大發展和提高,並已用炭(煤)鍊鐵。除封建政府經營外,還有民間開辦的礦冶業。其他手工業宋代也很發達。如絲織業單是織錦一種就有四十二類之多。造船業亦超越前代,最大的海船可載五六百人。其餘制瓷業、造紙、印刷、製茶、製糖業等,到宋代都有很大發展。當時在一些大型手工業作坊中,已有較細緻的操作工序分工。商業也很繁榮,如孟元老著的《東京夢華錄》,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就是表現出北宋京城開封一帶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景象。

宋代都市亦比唐代發達,如唐中葉時,全國十萬戶以上的都市有13處,到北宋中葉就增至46處。對外貿易都市,象廣州、泉州、杭州、明州(寧波)都成爲“通蕃互市”,“商賈交湊”的地方。宋代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導致了科學技術的發達。如對世界經濟文化發展有重要貢獻的三大發明-火藥、羅盤針(航海用的指南針)、印刷術,都是在北宋時完成。其中創造活版印刷術的畢昇,原是鍛工出身。

唐末時期的農民革命戰爭,是如何推動宋代經濟發展的? 第2張

像這一類勞動人民的科技家,在宋代還有不少,如建築工人喻浩,著有講建築學的《木經》;水利工人高超,在堵塞黃河決口時,創造分三層下埽的施工法,以減少水力沖刷,節約人工;桂林縣民武元成,發明能代替牛耕的踏犁;城市貧民出身的魏樸,對天文曆法很有研究;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北宋末年在洞庭湖一帶由鐘相、楊麼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創造一種“車船”,“置人於前後踏車,進退皆可”,這種船速度很快,“其行如駛”,致“官兵不敢近”。從上面可以看出,科學技術的發明,有許多是來自勞動人民,他們是通過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從鬥爭中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只是由於過去封建統治階級的有意抹煞,所以這方面的事蹟我們知道的很少。

宋代的知識分子,有些在科技方面亦有點成就,如沈括對天算、物理、藥物學等方面都有比較廣泛的知識。但他所以能取得一定成績,和他比較能確認識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分不開的,他認爲在技巧、器械等科技方面的發明,並不都是“聖人”搞的,“百工、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預焉”(《上歐陽修參政書》)。

因而他蒐羅了很多當代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如上面我們談到喻浩、畢昇、高超和方家磨製指南磁針的事蹟,沈括在《夢溪筆談》裏都有記載。宋代在科技上有成就的,還有蘇頌設計的天文儀器-水運儀象臺,這是採用了民間使用的水車、筒車、桔槔、凸輪等生產機械原理,加以創造的。還有李誡編寫的《營造法式》,那是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建築實踐方面的結晶。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促進當時唯物主義思想的發展,起有一定的作用。宋代勞動人民在農業、手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給社會創造了大量財富,出現了宋真宗時所謂“戶口蕃庶,田野日闢”的局面。

但是在封建社會中,這些財富不是歸於勞動人民,而是爲封建官僚地主階級所剝奪。經過隋末、唐末農民大起義,雖然打垮了舊的世家豪族勢力,但新起的封建官僚、地主,又大量兼併土地,如宋真宗時,已經是“兼併之家,侵古衆民,凌暴孤寡”(《宋史·王嗣宗傳》)。到宋仁宗時,據《宋史·食貨志》等書記載,更是“勢官富姓,佔田無限,兼併冒僞,習以成俗”,至“一邑之財”,有十分之五六“入於私家”。

唐末時期的農民革命戰爭,是如何推動宋代經濟發展的? 第3張

這種兼併現象到後來越加嚴重,如北宋末大官僚地主朱動佔田三十萬畝;河南汜水縣李誠的田莊,則是“方圓十里,河貫其中”,“佃戶百家,歲納租課”。我們看記載北宋末農民起義故事的《水滸傳》,裏面就談到不少象祝家莊之類的莊園,這就是當時大田莊地主具體情況的寫照。宋代的官僚地主,既兼併了大量土地,因此使大量農民淪爲佃戶,如宋仁宗時佃戶佔全國人口的二分之一以上。他們被“鞭答驅役,視以奴僕”,且經常陷於“谷未離場,帛未下機,已非已有”的悲慘境地。

至於自耕農民,因爲官僚地主不承擔國家賦役,因而封建政府的賦稅和徭役便全部落在他們頭上。如宋英宗時自耕農的墾田不到全國土地的六分之一,卻負擔全部賦役,而宋代田稅又特重,“二稅之數視唐增至七倍”(《宋史·食貨志》),結果是廣大農民被迫到走投無路,連“室廬宅器,桑棗材木”,都被“鄉官用以輸稅,或債主取其償逋”,弄到“生計蕩然”,無法過活。所謂“供家固未足,王稅何由備”,“在世幸許年,必以飢餓死”(文與可《宿東山村舍詩》)。供養自己家庭的生活尚且不夠,交納封建政府的賦稅又從那裏來呢?

唐末時期的農民革命戰爭,是如何推動宋代經濟發展的? 第4張

在這樣的社會裏能活多少年,最後必然也會餓死。這是當時廣大農民悲慘遭遇的寫照。因此,兩宋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另外,由於宋朝國勢積弱,先後受到遼、金等少數民族的威迫。特別金人後來還佔據了中原黃河流域一帶,宋朝兩個皇帝都被俘了。宋高宗趙構只好逃跑到南方,當時民族矛盾很尖銳。同時,由於唐宋以後,已經進入封建社會後期,在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亦出現如下一些特點。

首先在土地制度方面,唐“均田制”破壞後,封建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的公田越來越少。經過“五代十國”的分裂,到宋代雖重新統一,但封建政府再不能象北魏、隋、唐初那樣直接掌握大量土地,也再不能實行均田制。政府雖也有一些官田,只能租佃給農民耕種。

當時大量土地落入私家地主手裏,也是租給農民耕種。由於舊的世家豪族已經打垮,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相對來說有所鬆弛,因此農民起義亦有和前期不同的特點:在前期因爲農民對封建主的依附關係很重,故爭取人身權利的要求特別迫切;到後期雖然地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相對減弱,但田賦地租和各種苛捐雜稅卻越來越重,任意壓迫剝削農民,因此農民對土地的要求也顯得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