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中期名臣、文學家 內閣首輔樑儲生平簡介

明朝中期名臣、文學家 內閣首輔樑儲生平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樑儲(1451年—1527年),字叔厚,號厚齋,別號鬱洲居士。廣東順德人。明朝中期名臣、文學家。

樑儲爲明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舉進士第一,選庶吉士。由翰林編修累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入參機務,一度出任臺閣首輔。他爲官正派,敢於直諫。

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樑儲去世,年七十七。獲贈太師,諡號“文康”。

明朝中期名臣、文學家 內閣首輔樑儲生平簡介

人物生平

樑儲於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七月十二日子時生在廣東順德石(石肯)村巷口坊人。

樑儲自幼才思敏捷,《五山志林》中記述有他幼時已顯示聰慧的事情。樑儲六歲時,一天不小心撲倒在地,父親扶起他說:“跌倒小書生。”樑儲應聲道:“扶起大學士。”七歲時,父親曾經出上聯讓幾個兒子試對:“晚浴池塘,涌動一天星斗。”樑儲稍加思索後對道:“早登臺閣,挽回三代乾坤。”樑儲後慕名到新會,師從於思想家陳獻章。自此,樑儲的學業大爲精進。

由郡廩生中成化十年第七名舉人。戊戌會試第一名,傳臚二甲第一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參加會試,取得會試第一名、傳臚二甲第一名的成績,被選爲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開始踏入仕途。

樑儲在仕途初期,只是擔任經籍、圖典的編撰工作。孝宗時期政治清明,人才任用也比較公正。樑儲在此期間受到重用,從而不斷升遷。

弘治四年(1491年),進侍講,侍奉太子讀書。然後被升爲翰林學士,參與編撰《明會典》。後來官居吏部右侍郎。樑儲曾主持學政,出任會試同考官或鄉試主考,期間選拔了不少人才。又一度以正使身份出使安南(今越南),“是冬封安南國王,充正使,饋遺無所受,持大體,不與陪臣倡和。” 爲明代的外交作過貢獻。

正德元年(1506年),樑儲晉升爲吏部尚書,參與編撰《孝宗實錄》。後加封文淵閣大學士,開始入參機務。此後數年,歷作華蓋殿大學士,獲贈少傅、太子太傅、少師、太子太師的榮銜。

正德十年(1515年),首輔楊廷和回鄉服喪,樑儲受命擔任內閣首輔一職。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朱厚照自封爲“威武大將軍”。命樑儲起草《策封威武大將軍敕》樑儲認爲自悖亂之舉,拒不從命,在樑儲冒死泣諫下,草敕的事不了了之。

正德十四年(1519年),按明例以一品官滿九年授勳光祿大夫、左柱國。嘉靖元年(1521年),樑儲辭官還鄉。

嘉靖六年(1527年)三月二十五日亥時(《明世宗實錄》作九月八日),樑儲逝世,享年七十七歲。嘉靖帝念樑儲是前朝重臣,“特贈太師,諡文康。”

原配馮氏誥封恭人,累贈一品夫人,生子五人。子孫建祠於廣城(廣州)長塘街,題曰:文康公祠。爲人醇謹謙厚,有功不垮,聞謗不辨,爲官清廉。雖至極品而田園無所增置,文章不事鍛鍊矢口而成易淺顯。

明朝中期名臣、文學家 內閣首輔樑儲生平簡介 第2張

主要成就

政治

堅持正氣

樑儲向以政績而知名。武宗時期,君主昏庸,政局混亂,而樑儲持正不撓,有匡弼之功。正德皇帝朱厚照幼年繼位,他是中國歷史上惡名昭著的浪蕩皇帝,其罕見的荒唐放蕩、異常的心態、離奇的言行在史冊上深深地打上了烙印。當時政壇上是鬥爭極複雜,大風潮此起彼伏,政局橫生曲折、各式人物皆有。武宗狎弄佞幸,先後寵用劉瑾、錢寧、江彬等幾夥蟊賊,廢棄紀綱法度,加強盤剝,大量驅斥和殺戮忠耿善良的臣民,導致民不聊生,動亂四起。在皇帝荒唐,奸臣當道這樣極端複雜的形勢下,人性必將受到莫大的衝擊與考驗,政治上必將重新組合分流。所有的士人都必須嚴肅考慮怎樣安身立命,認真抉擇歸於哪一邊。是阿諛奉承,踩着別人的頭而攀升還是甘冒危難,挺身批鱗,力抗權幸呢?與卑鄙的邪風相對照,樑儲代表的就是凜然的正氣。在正德朝樑儲“乃能嶽嶽懷方,彌縫匡救”。

敢於直諫

直言敢諫、不畏權勢、剛正不阿。兵部尚書彭澤討賊有功,卻反得罪。“以土魯番事,本兵預置之死。”樑儲力辯彭澤是被誣衊的,導致當時的權奸也將樑儲視爲眼中釘。樑儲直言說“有功不祿而復得罪,非社稷之福也。……遑恤其它後澤。”由此彭澤幸而未被免官。正德元年(1506年)彭澤任真定知府,當時太監仗權勢,擾亂政令,“閹人數撓禁,澤治一棺於廳事,以死怵之,其人不敢逞。”彭澤以死捍衛,宦官纔有所收斂。1521年明世宗即位,彭澤擔任兵部尚書,整肅部務。“部事積壞久,澤核功罪,杜幹請,兵政一新。”彭澤死後,總制尚書唐龍上言:“澤孝友廉直,先後討平羣盜,功在盟府。陛下起之田間,俾掌邦政。澤孜孜奉國,復爲讒言構罷。今歿已五年,所遺二妾,衣食不給。請核澤往勞,復官加恤,以作忠臣之氣。”但未被採納,直到隆慶初才得以實現,“復官,諡襄毅”。面對功臣被誣,樑儲選擇的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直面良心,有功之臣自當獎賞,反之則無法服衆,士氣也將受打擊。彭澤這位大臣,先後討平羣盜,在以後朝政中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若是當時沒有樑儲的力辯,被免官的話,那將是朝廷的重大損失。

勸誡皇帝

力勸正德帝減奢靡之風。明朝皇室奢靡之風越演越烈,百姓不堪賦稅重壓之苦。正德帝不體恤民之苦,恣意揮霍。他嫌原有宮室不足供其享樂,便降旨重修乾清宮、坤寧宮,大興土木。後又建造太素殿、天鵝房、船塢,加緊搜刮。樑儲懇切規諫,上《請停工疏》“分投前去各處採取大木,燒造磚瓦,但時值民窮財盡之時,猝難辦集,非惟工部以爲憂,臣等皆切憂之,恨無方,略以佐經費,今大工,若將前項不急之工一併整理,則合用錢糧將何取給。取之官,則官無蓄積,取之民則民已經困敝。”勸正德皇帝節民力、固國本,但正德皇帝卻當作耳邊風,未採納。

明朝中期名臣、文學家 內閣首輔樑儲生平簡介 第3張

不與宦官同流合污

正德時期宦官專權,樑儲卻從不與之爲伍。武宗從小在宦官羣中玩膩慣了,與宦官有感情。武宗縱情遊樂,宮中建起“豹房”,騎馬射箭,浸淫於歌舞之中,不問朝政。宦官劉瑾等暗暗自喜,因爲由此可以染指政治。武宗把政事交給陪伴他的八個宦官劉瑾、魏彬、馬永成、谷大用等,時人稱其爲“八黨”、“八虎”。由於受到正德帝的寵信縱容,他們驕橫跋扈,劉瑾藉機招權納賄、打擊異己、把持朝政。朝中大臣們都有所畏忌。有的人是阿諛逢迎,與宦官狼狽爲奸,有的人則是寧願丟烏紗也不依附閹黨。正德四年(1510年)樑儲擔任吏部尚書,是吏部的最高長官,職掌全國官吏的任免考選。劉瑾想拉攏樑儲爲其黨羽,可樑儲堅決不依附劉瑾之流,不屈從於權幸。劉瑾便惱羞成怒,對《明會典》吹毛求疵,摘錄其中的小缺點,進行非難、詆譭。樑儲便被降職爲右侍郎。《孝宗實錄》撰寫完成之後,恢復原職。“瑾憾不已,傳旨改南京吏部。”直到劉瑾被誅滅後,樑儲才被武宗召回京,官復吏部尚書原職,並且加封爲文淵閣大學士。

爲民着想

直諫武宗巡遊擾害民間。由於武宗喜好遊樂,他身邊的佞幸之人常引誘他四處巡遊,其中錢寧和江彬是兩個典型的人物。武宗本就喜好武事,江彬談兵於帝前,深得武宗寵愛,引誘正德帝微行、後又慫恿巡幸宣府、南巡,所到之處任意索取,使得沿途官員疲於接待,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擾害。許多大臣們都諫阻,但是引發龍顏大怒,許多官員被狠狠廷杖,樑儲在此事中亦多次犯顏直諫,請回鑾,皇帝置若罔聞,但並未加罪於他,因爲朝中政局還得倚重樑儲、楊廷和、蔣冕等大臣。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喜好微行,曾經出西安門,徹夜不歸。樑儲等進諫,並沒有被採納。但是正德帝開始還會擔心外廷知道這些事情,心存顧忌,後來便如脫繮的野馬拉不回頭。正德帝聽從寵幸的遊說幸南海子觀獵。樑儲與廷臣諫言,正德帝都不接納。同年八月朔,微服從數十騎幸昌平。第二天樑儲、蔣冕才發覺,追到沙河還是趕不上,只好上疏請回鑾。九月正德帝幸宣府,然後在應州遇到賊寇,險些喪命。樑儲等甚爲憂懼,急催請回鑾。但是上了十餘章奏疏,正德帝仍然不爲所動,歲除竟然還駐宣府。皇帝微服出行,盤遊不息,若是有什麼三長兩短,國家大事無人定奪,況且建儲之事也一直沒有着落。一個皇帝成日遊玩,不理政事。而當時政局是“羣小竊權,濁亂朝政,人情惶惶”面對這樣的狀況,樑儲擔心自己不能勝任首輔的職責,屢請楊廷和還朝。廷和還朝以後,樑儲於是禮讓而位居廷和之下,不計較官位之高低。十三年七月(1518年),正德帝聽從江彬讒言,想遍遊塞上。於是藉口邊關危緊,命令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統率六師前往,叫內閣草敕。但是閣臣們都不贊同。正德帝不死心,再召集百官在左順門曉示旨意。樑儲、毛紀泣諫,百官也哭諫,可正德帝就是要一意孤行。不久毛紀也稱病不上朝。“儲獨廷爭累日,帝竟不聽。”後來正德帝又“以‘大將軍壽’肅清邊境,令加封‘鎮國公’。”樑儲、毛紀上疏道:“公雖貴,人臣耳。陛下承祖宗業,爲天下君,奈何謬自貶損。既封國公,則將授以誥券,追封三代。祖宗在天之靈亦肯如陛下貶損否?況鐵券必有免死之文,陛下壽福無疆,何甘自菲薄,蒙此不祥之辭。名既不正,言自不順。臣等斷不敢阿意苟從,取他日戮身亡家之禍也。”說得入情入理,可是正德帝置若罔聞。正德帝於是巡幸宣府、大同,直到延綏。樑儲等上疏十餘章,正德帝都置之不理。

 隨武親征

寧王叛亂,內部分裂之時,隨行武宗親征,力阻武宗任意妄爲,避免亂中再出錯。朱宸濠是太祖朱元璋第17子寧王朱權的五世孫,封地在江西南昌。朱宸濠見武宗整日遊嬉,朝政荒廢,認爲有機可趁,便圖謀奪取皇位,密謀多年。朱宸濠先是通過向宦官劉瑾行賄,得以恢復王府護衛。劉瑾被誅後,護衛也隨之取消。後宸濠請兵部尚書陸完幫助恢復護衛。宸濠在陸完、臧賢、錢寧的幫助下又恢復了王府護衛。復衛後,宸濠更加恣意行事,蒐括百姓,強奪田室子女,養羣盜。宸濠見武宗無子,希望通過其子入嗣來獲得皇位,由此就不會遭受悖逆的罪名。後來其子入嗣的事情因太監張忠的離間而失敗了。“朝野皆知其必反。諸權奸多得宸濠金錢,匿其事不以聞。”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與都御史李士實、舉人劉養正等加緊密謀,不軌事蹟敗露,遂決定叛亂,稱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集兵號稱10萬。面對寧王宸濠的造反,正德帝卻想借此事顯示天子威儀,順便再到江南取樂,便下旨御駕親征,託名“朱壽”,自封“威武大將軍”,封倖臣朱泰(即許泰)爲副將軍,命閣臣草威武大將軍敕。“大學士楊廷和、蔣冕皆引疾。”,正德帝便叫樑儲草敕,樑儲深知其真實意圖,不肯奉命,還力勸皇帝取消親征。“帝震怒,手劍立曰:‘不草敕,齒此劍。’儲免冠解衣帶,伏地涕泣曰:臣有罪,今日就死,他日陛下猶憫臣,若遂草敕,他日陛下覺而怒曰:‘儲無禮,以臣名君。’臣罪不可赦。”正德帝雖然大爲惱火,卻也知道樑儲的忠誠之意,只好擲劍悻悻而去。如此逆龍鱗,確實是大大的不敬,可是面對武宗如此荒唐的行爲,也只好冒死進言。敢於劍下冒死進言,確實需要大無畏的勇氣,由此可見樑儲剛正的性格。樑儲雖然曾經是武宗的老師,可武宗的荒唐是衆所周知,不會顧念往日的師長之情。

寧王叛亂,正德帝御駕親征,命樑儲、蔣冕隨行。其實武宗親征乃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希望趁此機會可以出來遊玩一番。半途得知叛賊已經被江西官軍討平的消息,樑儲、蔣冕幾次上疏請求聖駕回朝。但難得找到這麼好的理由離開皇宮,正德皇帝纔不肯罷休。於是又心生一計,“抵揚州,帝議南京行郊禮。”樑儲、蔣冕知道如果在南京行郊禮,那麼迴鑾之事又將遙遙無期了。於是“極陳不可,疏三上始得請。”“帝留南京,遣許泰、朱暉及內臣張永、張忠搜捕江西餘黨,民不勝其擾。”帝以宸濠械將至,問處置之宜。儲等請如宣宗徵高煦故事,罪人既得,即日班師。又因郊期改卜,四方災異、邊警,乞還乘輿。樑儲連連上八九奏疏,可是武宗一點也沒有班師回朝的意思。至秋,“行在有物若豕首墮帝前,色碧,又進御婦人室中,若懸人首狀。”搞得人心惶惶,樑儲、蔣冕以危言諫,正德帝纔有所觸動。而羣小卻想引正德帝遊江南各地。樑儲、蔣冕甚爲擔心,深知此舉勞民傷財,竭力諫阻,手捧奏疏含淚長跪行宮門外,足足一個下午,武宗纔派人取入奏疏,並叫二人起來,二人叩頭說:“未奉諭旨,不敢起也。”正德帝不得已,才答應不久便班師回朝。樑儲、蔣冕才叩頭出。回朝途中,地方官召集大批人馬晝夜守候送迎,天寒地凍,許多人病倒。樑儲知道後,急忙傳令遣散。有人認爲不妥,“樑儲駁斥道:‘朝廷並沒這般規定,擾民如此,豈非罪過。’”寧王的叛亂雖然前後僅僅43天,就被提督南贛軍務都御史王守仁擒獲而失敗。但是武宗卻藉故遊玩,若不是樑儲、蔣冕等進言規勸,武宗又將不務正業,荒廢朝政。況且當時動亂四起,皇帝在外實在危險,建儲之事又一直沒有落實。萬一遭遇不測,皇帝之位的爭奪必將掀起腥風血雨。“武宗方且改號將軍,貶名鎮國,右挈江彬,左倚忠、永,張皇國門,有同兒戲,豈不危哉!”

明朝中期名臣、文學家 內閣首輔樑儲生平簡介 第4張

輔政減危

巧妙輔政,約束正德帝,減緩了朝政的危機。 正德十三年冬天,宗室秦王賄賂武宗的近侍江彬、錢寧、張忠等,請賜關中閒地作牧場。武宗不顧羣臣反對,輕率允諾,並命令閣臣起草賜地文書。楊廷和與另一宰輔蔣冕稱病不上朝,武宗非常生氣,一再催促。樑儲知道逃避拖延並非良策,便改變進諫方式,親自起草敕文,巧妙地把太祖的有關禁令和秦王索地的心計和盤托出:“大學士楊公當草制,唸曰,若草制恐貽後悔,不草又恐忤旨,遂引疾。……大學士蔣公亦引疾。公曰如皆引疾,孰與事君。上震怒,內臣督促草制。公承命草曰,制曰:‘昔太祖皇帝著今日此土不畀藩封,非吝也。念此土廣且饒,藩封得之多畜士馬,富饒而驕奸人,誘爲不軌不利。宗社今王請祈懇篤,朕念親親其升地於王,王得地宜謹,毋收聚奸人,毋多畜士馬,毋聽狂人勸爲不軌,震及邊方,危我社稷。是時雖念全親親不可得也。王慎之,毋忽。’”武宗看罷,吃驚地說:“原來後果會這麼嚴重!”終於收回成命。

若大臣們都引疾迴避此事,武宗也不會甘自罷休的。樑儲深知武宗輕率的性格,再利用曾爲帝師的身份,巧妙勸諫,讓武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此纔不至於釀成大禍。

迎立新君

武宗荒淫無嗣,孝宗亦無他皇子在者,皇太后命大臣議所當立者。楊廷和舉《皇明祖訓》,主張立興獻王長子(世宗),得到了閣臣樑儲、蔣冕的贊同。但迎興世子應由內閣一人與中貴勳戚偕禮官前往。楊廷和作爲首輔須留在朝中主持大局,楊廷和內心想留下蔣冕幫忙處理朝中政務而讓樑儲去迎接新君,卻擔心樑儲因年老不願意前去,於是假裝擔心樑儲年邁的身體狀況,阻止其前往。而樑儲說:“事孰有大於此者,敢以憊辭!”遂與定國公徐光祚等迎世子安陸邸,此君便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位四十餘年,前二十餘年還是比較有作爲的皇帝。嘉靖朝通過君臣的努力,一舉扭轉了正德朝的混亂政局,終於使朝政又得以重新穩定。

明朝中期名臣、文學家 內閣首輔樑儲生平簡介 第5張

 書法

擅長書法,但一直鮮爲人知。明清嶺南書法家不少,知名者有陳白沙、樑佩蘭、朱次琦等。樑儲的書法並未受到過關注。其實樑儲也爲當時並不活躍的廣東書壇注入了生機,是嶺南書家中的風流人物。據朱萬章《嶺南書家 各呈風流》載,樑儲傳世書跡有兩件。草書《小門深巷巧安排》詞軸收藏於廣東省博物館,行楷書《致玉山先生書札》則藏於四川省博物館。 從草書《小門深巷巧安排》詞軸可看出,“行筆跌宕瀟灑,落墨乾溼互見。從運筆及筆鋒看,當爲茅龍筆所書,具有一種特別的古拙與勁健,最末兩句‘詩是生涯,酒是生涯’尤其突出。” [16] 樑儲書法明顯受到陳獻章影響。朱萬章稱樑儲的此作與同爲白沙弟子的湛若水、趙善鳴、鄧翹諸作相比,可知湛若水雄健挺拔、趙善鳴瘦勁優雅、鄧翹細勁簡古,而樑儲清勁和雅。“《致玉山先生札》與前作迥異,用筆謹嚴端莊,一絲不苟,未敢越雷池半步。”而樑儲一生最突出的成就還應是在政治的作爲上。

藏書

樑儲爲官期間,曾得到御賜圖書數百函,晚年建有“奎翰樓”,專門收藏所積之書。在樓之邊,建有專門曬書檯,每年秋月出所藏曬書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