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荀子說紂王是“天下之傑”?商朝爲什麼會滅?

爲什麼荀子說紂王是“天下之傑”?商朝爲什麼會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紂王,是商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他的本名叫子受辛,商人稱他爲帝辛,由於帝辛昏庸無道,後人稱他爲殷紂王。爲帝乙少子,以母爲正後,辛爲嗣。帝紂天資聰穎,聞見甚敏;稍長又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歡心。時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載,帝乙崩,帝辛繼位。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國之君。紂王除了天資聰穎、領悟力奇高之外,也是少見的大力士。關於紂王的一切,大多僅限於歷史記載,對於紂王的魔性來源,卻決少有人知道。沒有人知道紂王的魔力到底有多強,所以對於紂王的一切只能用空白來形容。

帝乙死,應立長子啓,因啓母賤不能立,而立少子辛爲帝。帝辛自幼聰敏過人。《荀子·非相篇》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史記·殷本記》也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爲什麼荀子說紂王是“天下之傑”?商朝爲什麼會滅?

帝辛繼位後,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特別是*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保衛了商朝的安全。在評價帝辛時說:"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統一東南,把東夷和平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統一東南以後,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詩裏說:"但緣東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慚開化,國焉有宋荊與舒"。

帝辛敢於革除先王舊弊,不再屠殺奴隸和俘虜。而是讓他們參加生產勞動,補充兵源,參軍作戰。他蔑視陳規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選賢任能,唯纔是用,不論地位高低;擇後選妃,不分出身貴賤,立奴隸之女妲己爲後。寵幸倍之,唯言是從。

帝辛在位後期,居功自傲,耗巨資建鹿臺,造酒池,懸肉爲林,過着窮奢極欲的生活。使國庫空虛。他剛愎自用,聽不進正確意見,在上層形成反對派,殺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他在東夷之時,沒有注意對西方族的防範,連年用兵,國辦衰竭,對浮獲的大批浮虜又消化不了,造成負擔。

爲什麼荀子說紂王是“天下之傑”?商朝爲什麼會滅? 第2張

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西方11個小國會師孟津,乘機對商朝發起進攻,牧野之戰,大批俘虜倒戈,周兵攻之朝歌。帝辛自焚於鹿臺。商亡。帝辛死後,葬於淇水之濱,今墓尚存。

帝辛和商紂王,是同一個人,都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的稱號。一個人有兩種稱號,在中國歷史上唯此一例。這兩個稱號之間差別是巨大的,對不同的人羣來說具有不同的含義。

帝辛,是商族人,或者說是商帝國的人稱呼自己的國君的叫法。因爲國王的名字就叫辛。按照現已發現的甲骨和史書的資料來看,商王朝的帝王的名字,一直是以天干命名的。而商帝國的人在稱呼君主時,便是在名字前加一個帝字,如帝祖甲、帝文丁、帝太丁、帝武丁等等。

商人之所以將自己的君主稱爲帝,而不是象夏王朝一樣稱爲後,這是和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教有關。在商湯滅夏,建立商帝國之後,集王權、神權於一身,既是君主,又是祭司,在滅夏之時,按《尚書》的說法,是打着天命的大旗的。天命爲什麼在商湯一邊,解釋起來有些費力。因而自商湯起,經不懈努力,終將原始的多神教改造成祖宗一元神宗教。商人尊自己的祖先帝俊——據現代人考證,即帝嚳,即儒家所稱道的虞舜。由於祖先是上帝,主管一切神靈,因而護佑商人便順理成章。而且,歷代商王死後,都要回到祖先身旁,“在帝左右”,成爲溝通人間和上帝的橋樑和紐帶。因此,後代會象尊敬祖先一樣,將逝去的先王亦稱爲帝。既然死後爲神爲帝,因此在人間的稱爲便是帝××。(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殷王稱號》)

爲什麼荀子說紂王是“天下之傑”?商朝爲什麼會滅? 第3張

商紂王,或殷紂王,則是周人侮辱、蔑視性的稱呼。商,是國名,是提醒人們,這是前朝的,被我們滅掉的。殷,則是地名,與日本鬼子稱東北爲滿州一樣,中國人稱日本爲倭一樣。如果說這還只是冠以蔑視性指代的話,那麼,紂則是侮辱性稱呼。按《說文解字》援引諡法的解釋:“殘忍捐義曰紂”。用一句現代話來說,就是兇惡的壞蛋。而查遍現有《逸周書》的“諡法”篇,卻恰恰沒有這一句。

紂字,在《古文尚書》中通受,故帝辛又被受辛,就是壞蛋辛的意思。《史記》中說,“天下謂之紂”,是商時的天下人呢,還是周時的天下人已不得而知。但司馬遷將帝辛稱爲帝紂,實在是不倫不類。王,是周人對國君的稱呼。這裏面昭示着這樣一個事實:周人從未達到商人那樣的強力統治。周人滅商,是糾集所謂的“八百諸侯”的共同行爲。而這些諸侯,按清人許宗彥的說法,“乃二代所建,至於紂時,其地之廣狹,固未必仍其初封,文武撫而有之,要與之相安而已,豈得盡易其疆界哉?(許宗彥:《周禮記》。”說穿了,這些夏、商兩代所封的諸侯只是同盟軍,而非蕃屬,對於周王室的認同和忠心是有限的,周王室對其的控制力和約束力也是有限的,文王、武王只是和他們相安無事,根本指揮不動。因此,終西周一朝,與這些諸侯的戰爭貫穿始終,並最終滅於諸侯。而周人本身,雖是諸侯中武力強盛的,卻與煌煌大商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