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縱觀韓昭侯的一生,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縱觀韓昭侯的一生,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武,即韓昭侯,姬姓韓氏,韓懿侯之子,戰國時期韓國第6位國君。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韓國國勢最強,便要數韓昭侯在位之時。韓昭侯前期,韓國政治混亂,法律、政令前後不一,羣臣吏民無所適從。公元前355年,韓昭侯實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爲相(申不害變法),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推行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體制,主張以“術”治國。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稱“申不害相韓,修術行道,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縱觀韓昭侯的一生,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軼事典故

堂陼公勸諫

雖然韓昭釐侯是懂得利用人才的君主,可是很少注意自己所說的內容,導致在無意間把一些重大的機密泄露出去,使跟大臣們所決定的計劃不能實施。

因此朝野的大臣都很傷腦筋,都不敢直接告訴韓昭釐侯。直到某一天,自稱名叫堂陼公的人,親自到韓昭釐候說:“如果這裏有一個以玉做的酒器,是價值千金,卻它的中間是空的,且沒有底子,它是否能盛水?”於是韓昭釐侯回答:“那是不能的。”堂豁公又問:“如果有一個瓦罐子,雖然很不值錢,但它不會漏接,問你,它是否能盛酒?”韓昭侯就回答:“能。”

這時,堂陼公趁著機會,就接着說:“這就是了。一個瓦罐子,雖然沒有值多少文錢,以及非常卑賤,但是因爲它不會漏接,卻能來裝酒;反而一個以玉做的酒器,儘管它十分貴重,但由於它空而無底,因此連水都不能裝,更不用說人們會將可口的飲料倒進裏面去。人也是一樣,作爲一個地位至尊及舉止至重的君主,如果經常泄露臣子商討有關國家機密的話,那麼他有如一個沒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幹的人,如果他的機密,也會在某天被泄露出去,那他的計劃根本是化爲泡沫,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幹和謀略。”同時韓昭釐侯才真正地瞭解,他連續地點頭說:“你說的對!你說的對!”

從堂陼公來勸諫以後,在韓昭釐侯要採取重要措施時,大臣們在一起密謀策劃的計劃、方案,韓昭釐侯都會小心對待,甚至連晚上睡覺都是獨自一人,因爲他擔心自己在熟睡中所說的夢話,把計劃和策略泄露給別人聽見,防止誤了國家大事。

縱觀韓昭侯的一生,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祝賀秦孝公

昭釐侯二十年(前343年),周顯王封秦孝公爲西方列國盟約長,那時韓昭釐侯祝賀秦孝公,秦孝公命公子少官率軍會各國君主,前往逢澤(今河南滎陽稍北),朝覲周顯王。

高門之論

昭釐侯二十六年(前337年)丞相申不害去世。三年後,興建一座高門,屈宜臼對昭釐侯說:“我認爲你絕不可能走出這個門,爲什麼?因爲不是時候。不是時候的意義,不是指日子時辰不對。人生在世,有時順利、有時倒楣。從前,你曾順利過,卻沒有興建高門。去年,秦國佔領宜陽(今河南宜陽西方),韓國大旱,你不厲行節約,體恤民困,反而豪華奓侈,好像國強民富一樣,這是亡國的措施。所以,不是時候。”翌年,高門完工,昭釐侯去世,由其子韓威侯即位。

越權與失職

有一次,韓昭侯因飲酒過量,不知不覺便醉臥在牀上,酣睡半晌都不曾清醒。他手下的官吏典冠擔心君王着涼,便找掌管衣物的典衣要來一件衣服,蓋在韓昭侯身上。幾個時辰過去了,韓昭侯終於睡醒了,他感到睡得很舒服,不知是誰還給他蓋了一件衣服,他覺得很暖和,他打算表揚一下給他蓋衣服的人。於是他問身邊的侍從說:“是誰替我蓋的衣服?”侍從回答說:“是典冠。”

韓昭侯一聽,臉立即沉了下來。他把典冠找來,問道:“是你給我蓋的衣服嗎?”典冠說:“是的。”韓昭侯又問:“衣服是從哪兒拿來的?”典冠回答說:“從典衣那裏取來的。”韓昭侯又派人把典衣找來,問道:“衣服是你給他的嗎?”典衣回答說:“是的。”韓昭侯嚴厲地批評典衣和典冠道:“你們兩人今天都犯了大錯,知道嗎?”典冠、典衣兩個人面面相覷,還沒完全明白是怎麼回事。韓昭侯指着他們說:“典冠你不是寡人身邊的侍從,你爲何擅自離開崗位來幹自己職權範圍以外的事呢?而典衣你作爲掌管衣物的官員,怎麼能隨便利用職權將衣服給別人呢?你這種行爲是明顯的失職。今天,你們一個越權,一個失職,如果大家都像你們這樣隨心所欲,各行其是,整個朝廷不是亂了套嗎?因此,必須重罰你們,讓你們接受教訓,也好讓大家都引以爲戒。”於是韓昭侯把典冠典衣二人一起降了職。

韓昭侯的做法在今天看來也許有些過分,但他嚴明職責、嚴格執法、不以情侵法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縱觀韓昭侯的一生,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3張

申不害走後門

韓昭侯因任用申不害爲相國,使韓國兵強國治。

申不害原來本是鄭國的一個地位很卑微的小官,由於他學習和掌握了黃老刑名的學說,就向韓昭侯講說“刑名之學”,請求昭侯任用他。韓昭侯很欣賞申不害的才學,就任命他爲韓國的相國。在昭侯的支持下,申不害對內整治政教,對外應付各國,前後搞了十五年,使韓國一直保持着強國的地位,並著成了《申子》,《漢書·藝文志》中稱有六篇,現存兩篇。

可是,有一次申不害爲他的叔叔哥哥請求官職,韓昭侯卻不答應。爲此,申不害一臉的不高興。昭侯對他說:“我向你學習的目的,是打算用來治理國家的。現是聽從你的請求而廢棄你的學說呢?還是實行你的學說而廢棄你的請求呢?你不是曾經教導我修治功勞記錄,必須審視功勞大小來任用人,而今你卻在法外另有私求,那我聽哪個話纔對呢?”申不害知道自己錯了,趕緊向昭侯請罪(一說這是申不害在試探韓昭侯)。

未出城門而死

韓昭侯二十五年(公元前338年),韓國發生大旱,韓國修築一座高大的城門。楚國大夫屈宜臼說:“韓昭侯不會走出這座門。爲什麼呢?因爲不合時。我所說的時,不是時日的時,人本來有有利的時候也有不利的時候。韓昭侯曾經處在有利的時候,不修築高大的城門。去年秦軍攻佔宜陽,今年又有大旱災,韓昭侯不在這時候體恤百姓的困難,反而更加奢侈,這叫做‘時運衰耗而行爲奢侈’。”

韓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337年,一作公元前333年去世),高大的城門落成,韓昭侯就去世,他果然沒有從這座城門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