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北宋歷史上,被稱爲第一名將家族的真的是楊家將?

在北宋歷史上,被稱爲第一名將家族的真的是楊家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960-1127)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共九位皇帝。“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下面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

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爲避免重蹈唐末和五代覆轍,雖然對武將限制極大,但上層武官卻都享有蔭補和優先遷轉子弟的特權,往往沖齡已獲軍銜,未經戰陣即爲將,因而造就了一批將門世家。不過,世代爲將是一回事,世代有名將出現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楊家將雖然因文學作品的原因爲人所熟知,但要認真論起來,在北宋名將世家中甚至很難擠進前三,至少無法與折家將和曹家將相比。

在北宋歷史上,被稱爲第一名將家族的真的是楊家將?

北宋第一名將世家:折家將

折氏出身党項族,五代時割據一方,宋初歸順宋朝,而從折從阮開始便受到宋太祖“許以世襲”,折家父子兄弟相繼世襲府州,爲宋朝鎮守西北邊陲,並世出名將。

第一代:折從阮。本爲鮮卑族拓跋氏後裔(另說党項人),以府州(今陝西府谷縣)爲根據地,爲中原政權鎮守西北,屢敗契丹。周世宗時,折從阮爲汾寧節度使,其子折德扆爲永安軍節度使,父子俱爲邊關主將,一時傳爲美談。

第二代:折德扆、折德願兄弟。折德扆是長子,少時從軍,以勇猛善戰知名。北宋初年,兄弟二人鎮守府州抵禦契丹人,屢次破軍殺將,折德扆年輕時就已經擔任永安軍節度使,負責府州軍務。傳說折德扆有一女,嫁給了名將楊業,此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折(佘)太君。

第三代:折御勳、折御卿兄弟。均爲折德扆之子,折德扆死於任上後,折御勳領汾州團練使、權知府州事,後改任泰寧軍節度使,太平興國二年卒。折御卿協助其兄統領部衆,屢有戰功。淳化三年,以軍功升任府州觀察使。淳化五年,拜永安軍節度使,大敗契丹大將韓德威,斬首五千餘級,韓德威“僅以身免”。不久,折御卿病重,韓德威欲乘機報仇,率衆來襲。御卿抱病出戰,《宋史》記載:“其母密遣人召歸。御卿曰:世受國恩,邊寇未滅,御卿罪也。今臨敵棄士卒自便,不可,死於軍中乃其分也。爲白太夫人,無念我,忠孝豈兩全!言訖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其忠肝義膽,令人慨嘆。

在北宋歷史上,被稱爲第一名將家族的真的是楊家將? 第2張

第四代: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根據《宋史》記載,折惟信作戰勇猛,折惟忠善治軍,折惟昌智勇雙全,射術精湛,屢建奇功。折惟信、折惟昌皆戰死沙場,折惟忠亦死於永安軍節度使任上。

第五代:折繼世、折繼祖、折繼閔等。均爲抗擊西夏名將。

第六代:折克行。他隨名將種諤抵禦西夏軍隊,“與西人戰大小百七十遇,未嘗喪敗,擄獲鉅萬萬”(《折克行神道碑》)。“每出必勝,夏人畏之,益左廂兵,專以當折氏”(《宋史》)。

第七代: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適、折可求等。折可存曾隨童貫率軍鎮壓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折可適隨種諤征戰,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聯軍十萬之衆,是北宋西北邊境少有的大勝仗。

第八代:折彥質、折彥野、折彥文等。兩宋之交,天下大亂,折彥質率軍十二萬大戰金軍,後隨宋高宗南渡,居官三十餘年。而折彥文則戰敗降金,金人仍命其鎮守府州,仍與西夏軍對峙。後爲改善與西夏的關係,又將其調往青州任職。

從傳承時間和名將數量來說,折家將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北宋第一名將世家,其家族傳承歷史貫穿整個北宋,直到南宋初期仍有名將出現。

同樣貫穿北宋歷史的名將世家:曹家將

曹家將起於“北宋第一良將”曹彬,曹彬共有七子,分別爲曹璨、曹珝、曹玹、曹瑋、曹玘、曹珣、曹琮,均有將帥才,其中尤以曹璨、曹瑋最知名。

第一代:曹彬,“北宋第一良將”,當之無愧的開國功臣。

第二代:曹璨、曹珝、曹玹、曹瑋、曹玘、曹珣、曹琮,其中曹彬第四子曹瑋乃是北宋第一流名將,其弱冠即隨父親從戎,任牙內都虞候(衛隊長)。西夏李繼遷叛亂,曹彬推薦曹瑋爲將,是年曹瑋僅19歲。曹瑋最輝煌的一戰,是對吐蕃的“三都谷之戰”,在吐蕃軍隊正在指揮列陣之時,身先士卒帶領100多名騎兵奇襲敵軍,頓時將敵陣沖垮,吐蕃軍隊死傷1萬多人。

第三代:曹璨之子儀,曹瑋四子僖、倚、偀、倩,曹琮之子佺、修,曹玘之子佾及傅等人。曹儀遷軍職至步軍都虞候。景佑初,當其同宗女被冊爲宋仁宗皇后時,曹儀“乃請解軍職,而易廉車之任”;曹僖武職至禮賓使,曾爲儀州守將;曹偀官至供備庫副使,戰死於對夏戰爭中;曹修則歷洛苑副使兼閣門通事舍人等,曾任“廣南西路同體量安撫經制賊盜”,爲南疆帶兵武將。另外,曹佾、傅昆仲乃宋仁宗曹皇后同胞兄弟。其中曹佾歷殿前都虞候、知澶州等,授節鉞;曹傅則官至榮州刺史。其餘同輩官高者爲皇城使、防禦使,低者爲大小使臣。

在北宋歷史上,被稱爲第一名將家族的真的是楊家將? 第3張

曹彬第四代及以後的子嗣中,任將職者仍綿延不絕。曹佾之子曹評在宋徽宗朝曾任馬軍副都指揮使,授節鉞;曹誘至安德軍節度使,曾以樞密副都承旨的身份權勾當馬步軍司公事。曹誘之孫曹湜尚公主,繼爲武職。

曹璨、曹瑋、曹琮的後裔,也有統軍爲將者,其中曹誦在宋哲宗、徽宗時,歷任馬、步軍司主官;曹琮之孫曹詩爲駙馬,擔任武職。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到北宋滅亡之際,曹氏後人曹曚仍爲禁軍大將,郭倪《侍衛馬軍司題名記》又作曹蒙。據宋人王明清雲:“曹武惠諸子,名連玉字。玉字生人字;慈聖光獻,昆季也。人字生言字,言字生日字,日字生水字,水字生絲字。”可見曹蒙當爲曹曚之誤。如作曹曚,便意味曹彬一門爲將五代,若作曹蒙,則說明曹氏六世將門。曹氏爲將,一直延續到南宋高宗時,可說與北宋王朝相始終了。

楊家將名氣雖然很大,但實際爲將者並不多

楊家將由於各種文學作品的原因,應該算是兩宋最爲出名的名將世家。不過,實際上楊家將只傳承了三代,傳承至第四代後便再也無史料記載了。

楊家將源於宋初楊業,其妻便是出身折家將的折太君(也稱佘太君)。楊業在北漢建立後,便一直追隨北漢劉崇,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名遠近,後因屢立戰功升任建雄軍節度使,號爲"無敵",故又稱楊無敵。宋太宗滅北漢後,素聞其名,拜鄭州刺史,授右領軍衛大將軍,累遷雲州觀察使、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後在雍熙三年(986年)的北伐中,因監軍王侁威逼,無奈帶兵出征,最終力戰而死。

在文學作品中,楊業的七個兒子各個戰功卓著,甚至就連楊門女將都各個是巾幗英雄。然而在真正的歷史上,楊業雖然的確有七個兒子,不過除了次子楊延玉和楊業一起戰死之外,只有長子楊延昭子承父業,一直在北方邊關征戰,先後在景州(今河北景縣)、保州(今河北安新縣)等地抵禦遼軍侵擾,官至防禦使。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楊延昭去世,終年五十七歲,算是壽終正寢。而楊業的其他幾個兒子,楊延浦和楊延訓官任供奉官,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則官任殿直,全都沒有率兵征戰的記載。

而在第三代楊家將中,則以楊延昭的第三子楊文廣最爲著名,《宋史·楊文廣傳》有載“文廣,名將後,且有功”。在擔任秦鳳路副都總管時,被陝西經略使韓琦派去離秦州(今甘肅天水市)西北大約一百八十五里的地方修築篳篥城,由於西夏人經常會出兵破壞工程,於是採取聲東擊西策略,率部急奔篳篥,全面部署防務,楊文廣派兵遣將出擊追殺騷擾築城的西夏軍,宋軍殺獲甚衆。經此一役,党項人後來果然不敢再來搗亂。

在北宋歷史上,被稱爲第一名將家族的真的是楊家將? 第4張

此後,楊文廣歷任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北七裏)知州、鎮戎軍(今寧夏固原縣)知軍、鄜州(今陝西富縣)權知州,以後又自西北邊防移向河北邊防,任定州路(治所在今河北定縣)副都總管,升侍衛步軍都虞候——又回到了當年他的祖父和父親效命的地方。定州路副都總管楊文廣獻陣圖及奪取幽燕地區的策略,朝廷還沒有來得及審批和回覆,楊文廣便病逝了。而據《保德州志》載,“楊文廣娶慕容氏,善戰。”這個善戰的慕容夫人,大約就是虛構人物穆桂英的原型了。

楊文廣之後,正史中便再也沒有關於楊家第四代的資料了,相較於傳承貫穿整個北宋的折家將和曹家將,楊家將無論是傳承時間,還是名將數量,顯然都無法相提並論。

除了折家將、曹家將、楊家將之外,北宋還有其他幾大名將世家,例如以文臣出身而成名將世家的“種家將”,第一代種世衡,第二代老經略相公種諤、種和,第三代小經略相公种師道;“李家將”,第一代李處耘,第二代李繼隆、李繼和,第三代李昭亮等;“姚家將”,第一代姚寶,第二代姚兕、姚麟,第三代姚雄、姚古,第四代姚平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