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北宋真的有楊家將嗎 歷史上的他們又是什麼樣的

北宋真的有楊家將嗎 歷史上的他們又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北宋楊家將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宋代真的有楊家將嗎,真實歷史上的楊家將是怎樣的?

楊家將七郎八虎闖幽州,血戰金沙灘,一口金刀八杆槍威震遼國。在民間楊家將的故事廣爲流傳,爲了保護大宋的江山,楊家數代人前赴後繼爲國戰死沙場,楊家的女將也個個上陣殺敵,書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故事。

楊家將演義並不是完全虛構,而是取材於正史。在北宋年間確實有着楊家將,祖孫三代一門忠烈,爲保衛宋代而征戰沙場。楊家的事蹟被改編成各種演義故事、評書劇本,經過衆人的口口相傳,楊家將的故事家喻戶曉。只是演義並非歷史,楊家將虛構的部分完全大於正史,在歷史上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楊家將一種精忠報國的故事。

北宋真的有楊家將嗎 歷史上的他們又是什麼樣的

楊家第一代楊業

楊業是演義中的楊繼業,金刀老令公,這是一個真實的人物,他的故事大致和演義相仿。

楊業是後漢麟州刺史楊信的兒子,少時就擅長騎馬射獵。自年輕時起,楊業就跟隨北漢世祖劉崇,深受重用,被賜姓名爲劉繼業,後又多次升遷爲節度使,因有勇有謀屢立大功,當時都稱呼他爲“無敵”。

五代時期割據戰爭不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政權先後更替。郭威取代後漢建立了後周,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則另行建立了北漢,北漢是十國之一,也是十國裏唯一一個在北方的政權。後周的郭威、柴榮都是一時明主,只用了數年就富國強兵,惋惜柴榮英年早逝,留下幼子柴宗訓即位,其後趙匡胤黃袍加身輕易取代了後周,建立了宋代。

宋代建立後,趙匡胤開始平滅各割據政權。北漢自劉崇去世後,歷經劉鈞、劉繼恩、劉繼元,雖然經歷了四位皇帝,其實時間並不長,北漢也就存在28年。這時正是劉繼元在位,他任命楊業抵擋宋軍,不久趙匡胤親自帶大軍征討,自知不敵的楊業帶兵撤回太原,大怒的劉繼元撤了他的兵權。宋軍包圍太原時,楊業又帶數百騎軍突襲宋軍,但還是打了敗仗,差點被俘。這時因爲契丹率軍來救援北漢,宋軍沒能攻下北漢就撤軍了,楊業對契丹卻沒好感,要率軍偷襲契丹軍,獲取他們的馬匹,因劉繼元不同意只得作罷。

天下大勢已定,滅亡北漢勢在必行。趙匡胤沒能攻下北漢,趙光義即位後又親自率軍攻伐北漢,劉繼元抵擋不住,投降了宋代,只有楊業仍據城苦戰不降。趙光義早聽說過楊業的大名,讓劉繼元派人招降了他,楊業面北而拜大哭一場,投降了宋代。趙光義非常高興,讓他恢復了原名楊業,大加恩賜,並任命他爲代州知州,鎮守邊境,楊業十分感動,自此對宋代忠心不二。

遼景宗耶律賢率十萬軍大舉進犯雁門關,宋遼大戰爆發。這一戰楊業率騎軍從背後襲擊遼軍,大敗遼軍,自此楊業之名威震遼國,遼軍看見他的旗號就逃跑。也正是因此,邊關的將領都非常嫉妒楊業,暗中上書誹謗他,宋太宗卻展示了對他的充分信任,書信看完後也不多問,只是封好交給楊業。

雁門關大捷是宋遼戰爭中的其中一仗,其後爲了收復燕雲十六州,宋太宗開始北伐遼國。雍熙北伐中,宋太宗命曹彬、米信、潘美兵分三路伐遼,潘美爲西路軍主將,楊業爲副將,另有監軍王侁、護軍劉文裕。前期三路大軍一路大捷,連克雲州、應州、寰州、朔州,但隨着西北路軍米信的失利及東路軍曹彬慘敗,形勢逆轉,宋太宗急命三路大軍撤退,同時讓潘美的大軍保護四州百姓遷徙到內地。當時遼軍勢大,又重新收回了寰州,楊業建議避免與遼軍正面作戰,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石竭谷口攔截遼軍,護送三州百姓安全撤離就可以。這在當時是一個良策,但監軍王侁反對他的建議,非要大張旗鼓的前進,並嘲諷楊業害怕遼軍不敢戰,空有無敵之名。楊業本是降將,又性格剛烈明,請命率先死命殺敵,並請潘美帶兵在谷口接應。

楊業這一去就沒能回來,落了個馬革裹屍的下場。遼國的統帥是名將耶律斜軫,他讓蕭撻凜埋下伏兵要生擒楊業。遼軍先假裝敗退引誘楊業進伏擊圈,一路把他殺到狼牙村。王侁的大軍看到遼兵撤退,以爲遼兵大敗,紛紛跑出來開始搶功,潘美也不能阻止。等了解楊業戰敗後,王侁又帶兵跑了。楊業力戰殺到谷口時,谷口已經空無一人,楊業只能繼續奮力死戰,最終中箭被俘。楊業感嘆宋太宗對他的恩情,打了敗仗再無面目求活,絕食三天而死。

楊業死後,他剛毅忠烈、大義凜然的精神深受兩國敬重,傳爲一段佳話。宋太宗聽說楊業死後非常悲痛惋惜,對他進行追贈並厚賜他的家人,同時潘美被連降三級,王侁、劉文裕被流放。正是因爲楊業,纔有了忠義楊家將的故事,但潘美被黑成奸臣也是不適合事實的,這次事件潘美不應負主要責任。其實論對北宋的功勞,開國元勳潘美是遠大於楊業的,死後被追贈爲鄭王,配饗太宗廟庭,還是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這待遇遠不是楊業能比的。

此外,楊門女將中只有楊業的妻子佘老太君是真實存在的,但又與歷史不同。佘太君的歷史原型折太君,出身於大名鼎鼎的折家軍,這纔是個真正數代爲國血染沙場的名將家族。折太君出身名將家族,文武雙全,自嫁給楊業後一直在後方予以支持,但沒有上戰場的經歷。

北宋真的有楊家將嗎 歷史上的他們又是什麼樣的 第2張

楊家第二代楊延昭

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八王趙德芳,三郎馬踩如泥,四郎八郎流落番邦,五郎出家五臺山,七郎被潘賊亂箭射死高杆上,射了一百單三箭,七十二箭透心穿,老令公楊繼業碰死在李陵碑前,只剩六郎穩坐中軍帳。楊家將演義中,楊繼業有七個兒子一個義子分別爲“平定光輝,德昭嗣順”,號稱七郎八虎。血戰金沙灘一戰後,八個兒子只有楊六郎一人回到了家中,其後是楊六郎鎮守邊關的故事。

《宋史》中關於楊業的兒子有兩段記載。第一是“馬重傷不能進,遂爲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沒焉” 。這是在雍熙北伐中的記載,當時楊業被俘,他的兒子楊延玉戰死。第二段是“業既沒,朝廷錄其子供奉官延朗爲崇儀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訓併爲供奉官,延瑰、延貴、延彬併爲殿直。”這是楊業戰死後,宋代恩賜他的兒子,延朗、延浦、延訓、延瑰、延貴、延彬全部加封爲官爵。這樣看來,在歷史上楊業也確實是七個兒子,最有名的無疑是楊延朗。

北宋真的有楊家將嗎 歷史上的他們又是什麼樣的 第3張

楊延朗就是演義中的楊六郎楊延昭,是北宋的名將。不同於演義中他是楊繼業的六子,他是楊業的長子,他被稱爲楊六郎不是因爲是老六,而是一個綽號。遼國人認爲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剋星,遼國人就把楊延昭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稱呼爲楊六郎。

楊六郎自幼沉默寡言,喜歡軍陣類的遊戲。楊業認爲楊六郎像自己,每次出征都帶他隨行,北伐中六郎擔任先鋒奮戰於朔州城下,被箭射穿手臂仍越戰越勇。繼楊業後,楊六郎一直鎮守邊疆,他有勇有謀,曾潑水凝冰城抵禦遼軍,也曾多次大敗遼軍,守護着邊關的安全。

同時期宋代還有一個名將楊嗣,不過他和楊家將沒有關係。《宋史》記載“嗣與延朗久居北邊,俱以善戰聞”,宋真宗也稱讚兩人忠勇地守衛着邊關。楊七郎楊延嗣的故事可能取材於楊嗣,不過楊嗣不僅比楊延昭大不少,而且他們連同鄉都不是,楊家將第二代只有一個楊六郎。

北宋真的有楊家將嗎 歷史上的他們又是什麼樣的 第4張

楊家第三代楊文廣

楊家將演義中楊延昭的兒子是楊宗保,楊宗保的兒子是楊文廣。在歷史上是沒有楊宗保的,這是個虛構的人物,楊延昭的兒子就是楊文廣。《宋史》中記載楊延昭有三個兒子,曾鞏《隆平集》也記載他的三個兒子爲傳永、德徵、文廣,最有名的是楊文廣。

楊文廣出身於世家,是北宋的名將。早年楊文廣曾參與鎮壓張海起義,以軍功晉升爲殿直,范仲淹對他的軍事才能很是看重,不過因宋代與西夏合議,楊文廣並沒能上陣殺敵。其後,楊文廣跟隨狄青參與過平定儂智高之亂,也大敗過西夏,還曾獻策奪取幽燕地區,不過還沒實現就去世了。

楊家將真正有詳細事蹟記載的就只有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人,自楊文廣後,楊家將在正史中就沒有了記載。綜合來說,楊家將只有四位真實人物,遠沒有演義中的那樣慘烈,不過楊家三代確實一直在征戰沙場,保衛大宋的趙氏江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