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貢獻作用超過楊家將!北宋名將世家“種家將”

貢獻作用超過楊家將!北宋名將世家“種家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裏有一位不出場、很神祕的大人物,梁山一衆好漢稱其爲“老種經略相公”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花和尚魯智深是他帳下的提轄,薛永是他的手下軍官,九紋龍史進、金錢豹子湯隆等人有了難處,第一個想去投奔的也是他。那這位“老種經略相公”到底是何方神聖?他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如諸多梁山好漢一般,是說書人的虛構杜撰?

雖然《水滸傳》裏的梁山好漢大多都是杜撰的,但書裏說的老種經略相公卻是真實存在的,他指的是北宋名將种師道,小種經略相公指的是他弟弟种師中,“經略相公”是人們對鎮守邊陲的一路軍政最高長官——經略安撫使的敬稱。種氏家族是北宋真正的名將世家,雖然後世名聲不如楊家將顯赫,但其地位、作用、貢獻在當時是超過楊家將的,种師道、种師中兄弟是這一名將世家的第三代。

“種家將”的第一代核心人物是種世衡。他和狄青是同時代的名將,堪稱是當時西北邊疆主帥范仲淹的左膀右臂,由范仲淹一手提攜培養。種世衡是河南洛陽人,胸有謀略,爲人誠信,敢於擔當,深得手下將士和西北邊疆當地百姓的信任和愛戴。

貢獻作用超過楊家將!北宋名將世家“種家將”

“種家將”第一代代表人物種世衡

在西北戰場,種世衡力主修建青澗城(今陝西清澗縣),派人向下鑿地一百五十尺尋找水源,遇到石層無法鑿穿,種世衡重賞之下,石工終於鑿穿石層見到泉水,一座堅城得以矗立,穩固了延安一線的防禦。種世衡以誠信待人,爲了踐約,冒着大雪趕往牛家族部落慰問,以誠信感化了部落首領奴訛及其族人,收服了一支重要力量。

種世衡巧使反間計,使西夏國主李元昊和手下兩員大將野利旺榮、野利遇乞互相猜忌,最終野利兄弟倆被冤殺,西夏國痛失頂樑柱,無奈之下只好向大宋臣服,兩國修好。公元1045年,種世衡殉職於邊關任上,享年六十一歲,他離世之際,當地的羌人酋長紛紛趕來悼念。

“種家將”的第二代人比較多,種世衡生有八子,即種詁、種診、種諮、種詠、種諤、種所、種記、種誼。其中種詁、種諤、種誼三人戰功顯赫,名聲響亮。種詁號稱“小隱君”,從小不喜歡讀書,但爲人忠義,作戰勇敢,曾斬殺數千名犯邊作亂的羌人。當北宋十萬熙河軍急需糧草時,不屬於同一系統的種詁果斷下令全力供應,他對勸阻的人大義凜然地說:都是國家的軍隊!

種諤當過陝西清澗縣知縣,他巧施計策,迫降了西夏部落首領嵬名山,收服軍民一萬多人,歸途中又擊潰圍襲敵兵,兵不血刃地收復了陝北重鎮綏州。後來種諤又巧設伏兵,以少勝多,取得了米脂大捷,威名傳遍關中地區。種諤一生征戰無數,屢建奇功,是北宋時期公認的名將,但他也有人生的重大敗筆。

公元1082年,面對西夏多次挑釁,宋神宗派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帶兵攻夏,準備一舉滅夏。徐禧、沈括(科學巨人)等文官決定先築永樂城,種諤極力反對,因爲永樂此地雖然三面懸崖,易守難攻,但缺少最緊要的水源。可惜徐禧不聽,仗着官大還把種諤調往了延州。永樂城建好後,西夏派三十萬兵馬前來攻打,把永樂城團團圍困,截斷通往城中的水源,最後守城宋軍渴死了一多半,西夏軍趁勢攻下了永樂城,徐禧等人戰死。種諤在延州猶疑觀望,沒有及時救援永樂城,成爲他被人攻擊的污點。

種誼是種世衡最小的兒子,曾率部在蘭州渡河抗擊西夏軍,斬首六百,大獲全勝,被封爲西京洛陽使。有一次,西夏軍偷襲延安,朝廷急令種誼率部馳援,結果他的部隊還沒到,西夏軍就已不戰自潰,一口氣跑了三十里。延安百姓稱讚種誼:“得誼,勝精兵二十萬!”

貢獻作用超過楊家將!北宋名將世家“種家將” 第2張

“種家將”第三代代表人物种師道

“種家將”的第三代也是人才輩出,將星閃耀。种師道、种師中、種樸等號稱“小三種”,率領種家軍繼續駐守西北邊疆,屢敗西夏,迫使西夏重新與大宋講和。

公元1125年冬,金兵南下包圍了開封,宋徽宗驚慌失措,急令太子趙桓繼位,本人倉皇出逃。年已76歲、被天下人稱爲“老種”的种師道和弟弟种師中一起率兵回京勤王,金兵攝於种師道的名望,沒有交兵就直接北撤幾十裏。後因強攻開封無望,金軍得到宋朝種種承諾後,暫時撤軍山西。

金人退兵時,种師道提議趁其渡黃河時發起攻擊,消滅金兵。宋欽宗等人懼戰,沒有采用他的建議,种師道嘆息道:“他日必爲國患。”後來宋朝主和派當權,种師道被罷免歸家。不料幾個月後,金兵再次南下,朝廷被迫再次起用种師道,但卻未給他一兵一將。不久种師道病逝,享年76歲。

種樸是種諤的兒子,也是一員勇將。公元1099年,吐蕃叛亂,入侵大宋邊境。種樸奉命出擊,不幸遇伏,由於宋軍兵力遠不及吐蕃,宋軍全軍覆沒,種樸也力戰而亡。種樸所騎的戰馬非常顧主,單獨馱着種樸的屍體跑回宋營,宋軍看後無不落淚。

“種家將”三代爲北宋鎮守西北,鐵血丹心,戰功卓著,滿門英烈,與“楊家將”“折家將”一起構成了北宋西軍的堅強柱石,爲維護國家邊境安寧貢獻了熱血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