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第一將門:功勳遠超楊家將卻被後世遺忘

北宋第一將門:功勳遠超楊家將卻被後世遺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這個家族數百年間世居府州,“內屏中國,外攘夷狄”。五代諸國與北宋皆許其父子兄弟相傳,襲其世次。楊家將滿門忠烈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但鮮爲人知的是,楊家將故事多屬演義,演義的素材,不少來自這個世代苦戰、守衛大宋邊境的家族。大名鼎鼎的佘太君也出自這個家族,佘太君其實並不姓佘,而是姓折。她的孃家鎮守西北邊陲近三百年、功勳遠超楊家將、當時名滿天下、如今卻默默無聞。他們是折家將。

北宋第一將門:功勳遠超楊家將卻被後世遺忘

讀《宋史》折家傳記,如同在讀一個家族的百年史詩,蕩氣迴腸!

折家世居府州,即現在的府谷縣。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此地位於陝西省最北端,榆林市東北部,北接內蒙,南鄰黃河,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宋時期,宋、遼、夏三足鼎立,府州是北宋西北前線,如同插入夏、遼鄰接地區的一把利刃,尤其對西夏的入侵,此地起着側擊和牽制的巨大威懾作用。

《宋史》中,折氏家族世襲府州刺史200餘年,一代又一代折家男子,幾乎參加了抗擊契丹、消滅北漢、抵禦西夏的所有軍事行動,而在一場又一場的戰役中,他們大多充當先鋒與統帥,尤其是西夏崛起後,折氏家族更是陷入了與西夏漫長的苦戰之中,前仆後繼,血灑疆場,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折家名將。

這個家族中,每一代都有一個乃至多個悍將,令人驚歎不已:確實是一個戰鬥家族!一代代折家男子,既繼承了父輩優良的戰鬥基因,又從小在戰鬥中學習,所以在史書中,折家將成爲一個品牌,對手聞風喪膽。比如折德扆之子折御卿,在子河汊一役,匈奴大將韓德威以萬人來襲,被折御卿包了餃子,斬首五千級,獲馬千匹。

年底時,韓德威聽說折御卿病了,又帶兵來犯,企圖報子河汊一役之仇,折御卿帶病上陣,“德威聞其至,不敢進”,悄悄跑路了;又如,折家第五代折克行,與西夏軍戰於葭蘆川,“斬首四百,降戶千,馬畜萬計,諸老將矍然曰:‘真折太尉子也!’”

北宋第一將門:功勳遠超楊家將卻被後世遺忘 第2張

折克行之子折可適,更是智勇雙全,“未冠有勇,馳射不習而能”,簡直是天生的戰鬥高手,被時人嘆爲“真將種也”,他武藝高強,又有計謀。有一年夏軍十萬人入侵,折可適通過諜報,知道了敵人烽火臺守衛士兵的姓名,然後假扮夏軍首領,呼喊這些士兵的名字,把他們騙下來,一個個殺掉。敵人沒有烽火臺傳遞消息了,於是折可適玩了一把大迂迴閃擊戰,帶八千騎兵繞到敵人背後,大砍大殺一番,差點活捉了夏軍統帥、戰爭狂人樑太后。

馳騁疆場,犧牲難免,折家將一代代人浴血奮戰,可歌可泣:折御卿帶病臨敵、死於陣前,折海超、折惟信戰死疆場,折惟昌帶病冒風沙護送軍糧,“時疾已亟,猶與賓佐宴飲,談笑自若焉。明日卒,年三十七”……

學者李裕民在《折氏家族研究》一文中總結了折氏家族傳襲府州知州的特點,除一、二世外,多爲弟繼兄位。爲什麼不直接傳子?因爲他們年壽不高,“從已知七人享年看,平均44.8歲。他們死時,兒子尚小,而知州與皇位不同,他需要有能力統率蕃漢各部抗擊遼、夏,年齡太小,是無法勝任的。”折氏幾代人任知州的年齡,確切可知的七例,最小19歲(折御卿),最大33歲(折從阮、折德扆),平均26歲有餘,正是馳騁疆場的最佳年齡。

在民間故事《楊家將演義》中,寫了從高祖楊業、曾祖楊延昭、祖父楊宗保、父親楊文廣到楊懷玉足足五代人。但在《宋史》中,楊家將入傳者爲三代人,即楊業、楊延昭、楊文廣,沒有楊宗保,而楊文廣並非像演義中所說系楊延昭孫子,在歷史中,他倆是父子關係

《宋史》中同樣有折家列傳:第一代折德扆,第二代折御勳、折御卿,第三代折惟正、折惟昌、折惟忠,第四代折繼宣、折繼閔、折繼祖、折繼世;第五代折克行,第六代折可適、折可求,再到一筆帶過的折可適兒子折彥質,寫了七代人。而從折德扆上溯三代其父折從阮、祖父折嗣倫、曾祖折宗本,從唐末、五代到北宋一朝、南宋初年,將近300年,足足十代人——在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

北宋第一將門:功勳遠超楊家將卻被後世遺忘 第3張

歷史很無情,楊家將通過民間演義家喻戶曉的同時,十世爲將、堪稱中國之最的折家將,卻默默無聞了,就連折太君,也被改成了“佘太君”,雖然大名鼎鼎,卻抹去了她所驕傲的家族印記。

應該記住折家將,他們崛起於亂世,綿延數百年,世代將門,家風浩蕩,忠勇愛國,見證了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榮耀。

他們跟楊家將的精神實質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