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皋陶是什麼人?他有何能力與堯、舜、禹並稱“上古四聖”

皋陶是什麼人?他有何能力與堯、舜、禹並稱“上古四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古四聖”是上古四位賢者的合稱,他們是中國上古時代的傳說中四位部落首領,分別是皋陶與堯、舜、禹四人。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提起我國上古時期的著名人物,相信除了人文始祖黃帝、炎帝等人之外,許多人最先想起的會是堯、舜、禹等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由於才能過人、德行出衆,堯、舜二人被後人列入“三皇五帝”,而大禹則有着治水的功績,且建立了夏王朝

長久以來,堯、舜、禹都被作爲賢君聖主的代名詞,所謂“教者堯舜,不教者桀紂”說的就是教育得當的皇帝能夠成爲堯、舜一般的明君,而教育不當則會淪爲夏桀、商紂那樣的暴君,最終招致亡國的悽慘下場。然而,堯、舜、禹三人家喻戶曉,與他們一起被稱爲“上古四聖”的皋陶卻沒有那麼高的知名度。那麼,這個皋陶到底是何許人也?

由於後世史料記載十分繁雜,如今對於皋陶的許多記載存在着差異和分歧。較爲流行的說法認爲他大約生於公元前2220年,此時距離夏朝建立都還有足足一百五十年。皋陶本名繇,字庭堅,而存在爭議的是有人認爲他是偃姓,也有人說他是嬴姓。至於出生地點,一種說法認爲他生於少昊之墟,也就是今山東曲阜一帶,與此同時,也有說法認爲山西洪洞縣纔是其故鄉。

皋陶是什麼人?他有何能力與堯、舜、禹並稱“上古四聖”

皋陶爲人聰慧且公正,因此在堯帝、舜帝之時長期擔任着掌管刑獄之事的“士師”。作爲司法者,皋陶倡導“明刑弼教,以化萬民”的理念,也就是將刑罰與教育相結合,一方面以刑罰和懲戒來警示萬民,一方面以法治思想和道理來教化百姓,從而達到減少犯罪、維護社會安定的目標。此後的數千年裏,歷代執法者儘管也有着各自的思想,但總體上無不是沿着皋陶指明的方向不斷前進。

因爲奠定了後世的主流法律思想,皋陶被尊爲我國“司法始祖”,其實,他的思想並非隻影響到了法學界。皋陶提倡將仁政思想與法治思想結合,以達到社會和諧、天下大治的目標,他“興五教、定五禮、創五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皋陶文化”。這種文化宣揚仁、德、法、禮、教等思想,對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法家等流派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借鑑作用。

大禹擔任部落聯盟首領後不久,皋陶便以一百零六歲的高齡去世。已經身居高位的大禹念及皋陶當初協助自己治水之功,便將其後裔封在了英、六等地,也就是今安徽六安一帶。如今六安市內還有一個皋陶社區,就是因皋陶葬身於斯而得名。相傳,當初大禹還曾經任命皋陶爲自己的接班人,但皋陶先於他去世,他這才改立了伯益爲繼承者。

相傳,皋陶曾經寫成了我國古代第一部關於律法的條例典籍《獄典》,由於條件所限,這部意義重大的典籍載體居然是樹皮。另外,傳說皋陶還飼養了一頭名叫“獬豸”的神獸,這種神獸形似山羊但只有一隻角,能夠辨別是非曲直,一旦分辨出罪犯,便會用角將其頂倒。據東漢思想家王充的《論衡》記載,漢朝時衙門裏便會供奉皋陶的塑像和獬豸的畫像,以示司法公平公正。

皋陶是什麼人?他有何能力與堯、舜、禹並稱“上古四聖” 第2張

除了上述的這些貢獻之外,皋陶還被認爲是李姓的始祖。相傳,當初皋陶及其後代都被任命爲掌管司法的理官,漸漸的,其後代以官職爲姓,便都姓了理。商朝末年,擔任理官的皋陶後人理徵因爲惹惱了紂王而被殺,其子理利貞倉皇出逃,在途經伊侯之墟時飢渴難耐,靠吃樹上的果子纔不至於餓死。

經過一番逃亡,理利貞逃到了苦縣,也就是今河南鹿邑一帶,爲了表示對樹上果實,即“木子”的感激,他便將姓氏的寫法改成了上木下子的“李”。衆所周知,唐朝皇室以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李耳爲祖先,唐高宗還曾經加封其爲“太上玄元皇帝”。在高宗之後,唐玄宗曾於天寶二年(743)追認皋陶爲先祖,並追封其爲“德明皇帝”。

綜上所述,皋陶的歷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早在堯、舜時代就身居要職,掌管天下刑獄,後來更是被大禹定爲繼承人。在任期間,皋陶不但完善了法治、促進了社會安定,還提出了德治、法治相結合的先進思想,在日後爲儒家、法家等學派提供了思想養料。

早在《論衡》當中,王充便表示:“五帝、三王、皋陶、孔子,人之聖也。”由此可見,東漢時期皋陶的地位已經與堯、舜、孔子等聖賢並列。作爲我國司法始祖,皋陶不但以思想啓迪後世,還開創了“李”這個大姓,將其列入“上古四聖”可謂實至名歸。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