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時期禁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最後走向滅亡的?

唐朝時期禁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最後走向滅亡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兵是也;北衙者,禁軍也。

唐朝的禁軍,分爲南衙禁軍和北衙禁軍,兩者的組成成分和職責都不盡相同,本篇就介紹一下自唐初到安史之亂前兩衙禁軍的發展歷程,看他們如何從當初的刀光血影墮落成“不能受甲”的。

大唐軍人

唐朝時期禁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最後走向滅亡的?

南衙禁軍

介紹南衙禁軍之前,不得不簡單說一下初唐時期的兵制。唐朝繼承併發揚了隋朝的府兵制,太宗時期,全國行政區劃爲十道,每道設立軍府,稱爲折衝府,全國一共有634個軍府。軍府按照規模分爲三等,上等規模軍府軍隊人數1200左右,中等規模軍府軍隊人數1000上下,下等規模軍府軍隊人數800人上下,每一個軍府配置1名折衝都尉和2名果毅都尉。

府兵制的運行機制分閒時和戰時,閒時軍隊化整爲零歸入各個軍府,朝廷給各個軍府配置了土地(均田制),由折衝都尉負責督促士兵耕種和平時軍事訓練;戰時皇帝傳下詔令,任命領軍大將,規定出徵人數,領軍大將根據聖旨到京城十二衛中領取軍隊,衛府根據聖旨從全國軍府中調集相應數量的軍隊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到規定地點集結;戰事結束後,領軍大將回朝覆命,軍隊則迴歸各自軍府耕種,等待下一次集結令。

爲什麼要說府兵制呢?因爲南衙禁軍的兵員就是來自於各個軍府。每個軍府都有一個義務,叫做“番上宿衛”,也就是說輪流到長安執勤,執行保衛長安的任務。

凡當宿衛者番上,兵部以遠近給番,五百里爲五番,千里七番,一千五百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爲十二番,皆一月上。

根據距離遠近,五百里以內的軍府每5個月就要到長安執勤一次,千里之內的7個月一次,兩千裏開外的則是1年1次,那麼到京城執勤的府兵到哪兒報道?執勤期間歸誰統領呢?這就回到我們的主題——南衙禁軍。

南衙禁軍

南衙,諸衛兵是也。簡單來說,南衙禁軍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唐朝十六衛,分別是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其中還有差別,前十二衛是遙領軍府,其中左、右衛皆領60府,其他十衛領40至50府,左右監門衛負責長安城門守衛和門禁、左右千牛衛負責皇帝儀仗安全,這四衛無需遙領軍府。另外太子六衛率中也會遙領軍府,但是數量僅僅是3~5個。

每一年根據兵部的調動,各地軍府派出執勤部隊到京城所屬的各自衛府報道,整編之後就組成了南衙禁軍,負責守衛京畿安全。

唐初的府兵都是經歷了統一戰爭、對外戰爭的善戰之兵,所以太宗、高宗年間的南衙禁軍是一支利劍,有些時候能直接派到戰場上,頗有“召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即勝”的風采。可是隨着社會的發展,皇室貴族、世家大族以及地主階級都在不斷壯大,“土地兼併”問題越來越嚴峻,軍府所屬的土地不斷被侵蝕,養不起那麼多兵了,很多人都逃離了軍府,出現了兵部要求軍府交人軍府卻交不出人的情況,府兵制逐漸瓦解。同時,高宗後期軍事政策出現重大調整,由太宗時期的軍事擴張轉變爲軍事防守,而且邊疆經常吃敗仗,本來數量就不足的優秀兵員被不斷補充到前線,京城“宿衛”就出現數量不足和質量不高的困境。

唐朝時期禁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最後走向滅亡的? 第2張

玄宗時期,不得不在京城招募軍隊充當宿衛:

十一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

玄宗十一年,從關中地區的府兵、白丁以及潞州長從兵中抽調了12萬人,組成長從宿衛,次年命名爲“彍騎”,12萬人平均分爲12衛,每衛1萬人,這就是玄宗年間的南衙禁軍。玄宗對這支軍隊十分看重,再加上開元盛世,國家富足,所以非常捨得砸錢,從《長安十二時辰》中我們可以看到,十二衛的士兵各個身着明光鎧,光彩照人,其他朝代可是隻有將領才配置。

對於新生的南衙禁軍,他們缺少了一項磨鍊——真正的戰場。老一輩的南衙禁軍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新一輩的南衙禁軍缺少上戰場的機會,因爲此時唐朝已經開始在邊疆設立藩鎮,有固定的邊防兵,不再需要他們上戰場了。沉迷於長安繁華的南衙禁軍開始慢慢墮落,正常的訓練已經無法保證,史書記載如下:

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爲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爲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大意就是南衙禁軍的將士們已經不是以衛戍長安爲主業了,而是自己去尋找副業,有的人給權貴當僕役(童奴),有的人開始經商,富裕一點的販賣布匹糧食,窮一點乾脆當苦力,反正心思都不用在訓練上了,等到安祿山造反的時候,南衙禁軍竟然穿不上鎧甲,上不了戰馬,這纔有了封常清、高仙芝到長安、洛陽附近招募新兵抵抗叛軍導致全軍覆沒情況。

北衙禁軍

如果說南衙禁軍守衛的是大唐的核心——長安,北衙禁軍守衛的就是長安的核心——皇城。他們是皇帝的私人衛隊,負責皇城內的各項防衛。

初,高祖以義兵起太原,已定天下,悉罷遣歸,其願留宿衛者三萬人。高祖以渭北白渠旁民棄腴田分給之,號“元從禁軍”。後老不任事,以其子弟代,謂之“父子軍”。

這是唐朝北衙禁軍的起源,都是跟隨李淵從太原走出來的“元老”級人物,被稱爲“元從禁軍”,而且爲了保證純粹與忠誠,元從禁軍都是世代相傳,所以又被稱爲“父子軍”。

武德九年,發生了一起改變歷史走向的大事——玄武門之變。發生的地點玄武門就是皇宮太極宮的北門,屬於元從禁軍的管轄範疇,李世民也正是獲得了玄武門守衛部隊的支持才能成功。所以李世民登基後,就非常重視禁軍建設,他可不想玄武門之變再發生在自己身上。

唐朝時期禁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最後走向滅亡的? 第3張

及貞觀初,太宗擇善射者百人,爲二番於北門長上,曰「百騎」。以從田獵。又置北衙七營,選材力驍壯,月以一營番上。

太宗先是從禁軍當中調出百餘名善於騎射的精兵,稱爲“百騎”,命令他們輪番守衛玄武門。同時,李世民建立北衙七營,北衙禁軍架構形成。

高宗時期,從府兵之中抽調精銳組成了左右羽林軍充實北衙禁軍,武則天時期,將“百騎”擴充爲“千騎”,中宗時期進一步擴充爲“萬騎”,獨立成爲兩支軍隊,後來李隆基以兩支“萬騎”軍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奪得政權,“萬騎”也正式更名爲左右龍武軍,此時北衙禁軍有四支隊伍,分別是左右龍武軍和左右羽林軍。

北衙禁軍守衛着皇城,直接關係到皇帝的安危,所以在唐初的政治風雲中,北衙禁軍一直是重要推手。除了上文提到的李世民控制玄武門發動玄武門之變和李隆基獲得“萬騎”軍支持發動唐隆政變外,還有幾場政變也有禁軍的身影。

神龍政變,張柬之等人逼宮武則天退位,擁立李顯復辟,參與政變的敬暉是左羽林將軍,桓彥範是右羽林將軍,武則天一看整個禁軍都反了,迴天無力只能退位。

景龍政變,中宗太子李重俊不滿韋后、武三思弄權,在左羽林軍大將軍李多祚的支持下發動政變,誅殺了武三思,準備衝進皇宮時,在玄武門外禁軍倒戈,李重俊政變失敗被殺。

先天政變,玄宗繼位後,太平公主欲效仿武則天,將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和右羽林將軍李慈成引爲同黨,陰謀發動政變,幸好玄宗提前得到消息誅殺了兩人,否則禁軍作亂結果就不好掌控了。

如此重要的北衙禁軍,每一任皇帝當然都格外重視。太宗年間,選拔禁軍的標準是:

取戶二等以上、長六尺闊壯者,試弓馬四次上、翹關舉五、負米五斛行三十步者。

可謂是優中選優,高宗、武后年間也是從府兵中挑選精兵強將進入北衙禁軍。玄宗初年,北衙禁軍依然保持着強大的戰鬥力,但是隨着社會安定,宮廷政治穩定,玄宗放鬆了對北衙禁軍的管理,北衙禁軍更多成爲勳貴子弟的鍍金之所。

皆用唐元功臣子弟,制若宿衛兵。

唐朝時期禁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最後走向滅亡的? 第4張

當年跟隨玄宗發動唐隆政變奪取政權的功臣子弟,都被安排到禁軍當中。和南衙禁軍軌跡相同,在盛世無憂的環境下,北衙禁軍也逐步沒落。有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

末年,禁兵浸耗,及祿山反,天子西駕,禁軍從者裁千人,肅宗赴靈武,士不滿百,及即位,稍復調補北軍。

安史之亂後,護送玄宗西逃的禁軍一下子跑了上千人,而護送太子李亨(後來的肅宗)前往靈武的禁軍更是不足百人,足見此時的北衙禁軍已經荒廢到什麼程度了。

馬嵬坡兵變的主角是北衙禁軍

一方面是南衙禁軍、北衙禁軍在盛世之中沉淪,一方面是邊疆藩鎮邊防兵在與外族不斷戰鬥中接受鮮血的洗禮,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最後形成不可逾越的鴻溝。

安祿山統領三鎮之兵造反之時,大唐朝廷的紙面實力遠大於他。彼時南衙禁軍12萬,實際在編估計8萬左右,還有數萬北衙禁軍,憑藉洛陽、長安高城深池,潼關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想要拖住安祿山等邊防軍回援易如反掌,可是此時的禁軍竟然都無法上戰場,逼得封常清和高仙芝只得在關中臨時募兵,帶着一羣沒有經過訓練的“白丁”面對安祿山的虎狼之師,焉能不敗?潼關失守後,雖然城內還有數萬禁軍,但是玄宗已經不相信他們能守住了,很乾脆地逃離長安。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當年跟隨李淵、李世民打天下,威懾四夷的唐軍組建的南衙、北衙禁軍以及唐玄宗,沉浸在開元盛世的榮光之中無法自拔,忘記了各自的使命,最終危難降臨,只得倉皇出逃。現在的我們處於和平時期十數年,一片欣欣向榮,但是我們一定要謹記唐朝教訓,“忘戰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