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宰相裴度的官印丟失後是如何解決的?

唐朝宰相裴度的官印丟失後是如何解決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宰相裴度的官印丟失後是如何解決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安史之亂後,唐朝繁榮不再,直到唐憲宗時期,曾短暫地出現一段中興景象,史稱“元和中興”。這是繼“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之後,唐朝又一個太平時期。然而,大多數人知道“貞觀之治”時期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也知道“開元盛世”時期的姚崇和宋璟,卻很少有人知道締造“元和中興”的宰相名叫裴度。

唐朝宰相裴度的官印丟失後是如何解決的?

作爲中晚唐時期的重要宰相,在唐朝國力衰微之際,裴度力挽狂瀾,他任用韓愈、劉禹錫、李愬等名臣,竭盡全力穩住朝政大局。裴度擔任20多年的宰相,在這期間,多次和姦臣、宦官、藩鎮爭鬥,爲唐朝做出傑出的貢獻。因此有人說,唐朝之所以能在安史之亂後延續100餘年,有兩個人功勞最大,一個是郭子儀,另一個就是裴度。但很少人知道,裴度這樣的大宰相,曾經丟過官印。

裴度,字中立,出自名門望族——河東裴氏。但裴度少年時貧困潦倒,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位禪師,禪師看了裴度的面相說:“你將來恐怕要遭遇橫禍。”裴度因此努力做善事,又有一天,他遇到另一位一位禪師,這位禪師告訴裴度:“你將來可貴爲宰相!”裴度於是大喜,開始發奮讀書。

唐德宗時期,24歲的裴度考中進士,從此進入官場。在官場磨礪20餘年,裴度終於成爲宰相。裴度爲人正直,善於用人,他推薦李愬平定蔡州之亂,引薦韓愈等名士。在劉禹錫被迫害時,他多方保護劉禹錫。裴度從不舉薦沒有才能的人爲官,即使有才華,裴度還要看對方的人品。例如,唐朝詩人元稹(和白居易齊名)雖然才華出衆,但人品一般,一直沒有得到裴度的青睞。

裴度的一生,和宦官、權臣爭鬥多年,他能夠全身而退,除了他深得人心以外,還因爲他有不同常人的智慧,例如,裴度曾遇到一次“丟印事件”。

符印是各級官員辦公的信物,在封建社會,除了皇帝的玉璽,行政能力最大的符印就是宰相的官印了。唐朝中後期,官場並不清明,有很多小吏爲了謀取私利,時常有盜印的事情發生。沒想到,裴度的宰相官印也曾被盜,讓宰相府的幕僚們驚出一身冷汗。

唐朝宰相裴度的官印丟失後是如何解決的? 第2張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裴度家中來了幾位好友,晚上大家在一起飲宴,此時,有人趁亂在裴度家中盜走了宰相官印。裴度的幕僚率先發現官印丟失,驚慌失措,因爲事出緊急,幕僚不顧家中有客,便到裴度耳邊彙報此事。沒想到,裴度卻對幕僚說:“你先退下吧,千萬不要聲張!明天自然有人會把官印還回來。”

幕僚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宰相官印丟失非同小可,既然有人偷走了官印,此時應該立即下令搜查,要是晚了就來不及了。他不明白裴度爲何不採納他的建議,反而讓他不要聲張。

且說裴度,他得知宰相官印被盜以後,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也不管旁邊心急如焚的幕僚,而是繼續和客人舉杯暢飲。

一直飲到後半夜,等客人們都走後,幕僚突然興奮地出現在他面前,對他說:“相爺,官印果然又‘回’來了!”裴度笑了笑,彷彿一切如他所料。

幕僚不理解,問裴度:“相爺,你當時爲何不下令尋找官印呢?”裴度給出的回答,讓幕僚佩服得五體投地,裴度說:

“胥吏輩盜印書券,緩之則復還故處,急之則投水火,不可復得矣。”《智囊全集》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宰相官印非同小可,有小吏敢偷官印,必定是爲了僞造文書。那麼,他用完官印後肯定會盡快原物奉還。若我們昨晚就下令搜查,把小吏逼急了,他不得不毀掉官印以求自保。要是那樣,我們就找不回宰相官印了,損失會更大。

唐朝宰相裴度的官印丟失後是如何解決的? 第3張

裴度如此解釋,幕僚如醍醐灌頂,焉能不佩服。

接下來,裴度下令多關注這幾天的公文,很快就查出了盜取宰相官印的小吏。裴度用非常“淡定”的方式,輕鬆解決了“丟印事件”,真可謂智慧過人。

明朝大思想家馮夢龍曾評價裴度的“丟印事件”:

不是矯情鎮物,真是透頂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意思是說,裴度知道官印丟失,仍然泰然自若,並不是裴寂故作安閒,而是因爲他實在絕頂聰明。這就是後人常說的“智量”。有些人,因爲“智慧”不足,所以“度量”便不回答。而裴寂則是“智量”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