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清初漢人是怎麼評價攝政王多爾袞的剃髮令?

清初漢人是怎麼評價攝政王多爾袞的剃髮令?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元1644年,東北亞地區強權清朝跨越長城進入中國,並在隨後的數年時間裏迅速消滅中國南北方的反對勢力。在這個世道紛亂的時期,清朝推行的諸多政策中最臭名昭著的莫過於針對前明臣民的剃髮令,視頭髮爲“精血”已有數百年曆史的漢人是怎麼看待剃髮令的呢?本文將從不同階級、不同地域兩方面爲大家分析這個問題。

1·興亡代有,斷無舉朝盡死之理

“天下興亡,匹夫無責。一朝江山顏色改,識時務者爲俊傑。”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絕大部分漢人知識分子選擇了前者。縱然如喪考妣,但常言道好死不如賴活着。

在清軍尚且盤踞關外時,韃靼統治者就極力籠絡投奔他們的漢人知識分子。待清軍開進燕京,清朝政府對漢人知識分子的拉攏態度有增無減。如“朱姓各王歸順者亦不奪其王爵,仍加恩養”、“各衙門官員,俱照舊錄用”、“官民人等爲崇禎帝服喪三日。”

清初漢人是怎麼評價攝政王多爾袞的剃髮令?

這多番舉措不僅保障漢人士大夫原有的既得利益,也照顧了他們的思想感情。這使得絕大多數漢人知識分子轉變了對清朝的敵視態度,融入清朝的統治體系不再那麼令人抗拒。

甚至在許多漢人知識分子的眼裏,清朝是幫了他們報國仇償家恨的大恩人。史可法在給多爾袞的答書寫到:“此等舉動,震古爍今,凡爲大明臣子,無不長跪北面,頂禮加額。”馬紹愉給吳三桂的信中也提到:“清兵殺退逆賊,恢復燕京,又發喪安葬先帝,舉國感清朝之情,可以垂史書,傳不朽矣。”在這種情況下,漢人知識分子大抵還是遵從了清朝的剃髮令,赴水蹈火者少之又少,更有“水太涼”之流在清朝正式下令前就主動剃髮了。

清初漢人是怎麼評價攝政王多爾袞的剃髮令? 第2張

不過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剃髮還是大大傷害,以至於屈大均在《禿頌》中自嘲道:“慕子之禿,不見刀錐,無煩髻結,不用辮垂。”

2·生於遼不如走於胡

龐大的漢人知識分子構成了清朝的官僚系統,龐大的漢人士兵則構成了清朝武裝力量的主體。前明漢人的降兵降將馬革裹屍還,爲大清一統中國立下了漢馬功勞。

而漢人的降兵降將是最早一批剃頭的人,他們對剃頭的牴觸遠不如漢人知識分子強烈,這和明代軍人地位低下密切相關,下面以遼東明軍爲例。

明代遼東自然環境仍十分惡劣,以屯田經濟爲基礎的遼東普通軍人不僅飽受天災打擊,還向牛馬家畜一樣被人驅使。明孝宗時期,右少監劉恭在遼陽“私役軍餘千餘人,佔種官地三百餘畝,贓以千計。”明世宗時期,遼東鎮守太監白懷等人“各佔種軍民田土,多者二百五十餘頃,少者十餘頃。”以至於有人向朝廷上書呼籲:“屯之利在武牟,不在朝廷。”遼東普通軍人時有發生叛逃,“生於遼不如走於胡”的論調在當時遼東下層社會有相當市場。

邊兵賤如狗,邊將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明廷奉行歧視軍人的政策,遼東武將想要通過個人奮鬥實現人生理想的難度,比駱駝穿過針孔還要難。投降清朝的55位遼東邊將中有20多人是遼東籍貫的,除祖大壽官職爲總兵外,其餘皆是副將以下。

清初漢人是怎麼評價攝政王多爾袞的剃髮令? 第3張

3·逃亡和暴力

不同階層的漢人對剃髮令的態度不同,不同地域的漢人對剃髮令的反抗方式亦不同。

在長江以北,剃髮令的推行阻力要小很多。頻繁的農民戰爭不光摧毀了北方的經濟,也令北方民間的具有潛在抵抗能力的自發組織損失殆盡。所以,除了在遼東有零星北方漢人武裝抗拒剃髮令外,北方其他地區的漢人基本默然接受了剃髮令。在燕京地區,剃了發的漢人“長安市上仍復冠蓋如故矣”。當然,也有不少北方漢人選擇以逃亡作爲對剃髮令的反抗,與中國一江之隔的李氏王國就接納了不少明朝難民。

在長江以南,暴力抗拒剃髮令具有普遍性。起初,對明廷痛恨至極的南方漢人熱烈歡迎南下的清軍,吳越官民俱書“大清國皇帝萬歲萬歲”、“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大清順民”等字眼來表示對清朝效忠。南方漢人對明王朝毫無眷戀之情,相反他們迫切希望通過改朝換代的方式,改善他們作爲過去明朝財政奶牛的窘困境地。此時,坐鎮北京的多爾袞也出人意料地廢除了剃髮令。

清初漢人是怎麼評價攝政王多爾袞的剃髮令? 第4張

但當1645年5月29日,多爾袞在一衆內院大學士的建議下重啓剃髮令後,暴力衝突不可避免。在南方地區,由於較少受到農民戰爭的波及,當地的民間自組織保存完好。西洋傳教士在《韃靼戰紀》寫道:“憤怒的士兵和百姓拿起武器對抗韃靼遠征軍,這不是爲了捍衛他們的國家和皇帝,而是爲了保存他們的頭髮。”江陰屠城事件就是當時南方漢人對剃髮令的態度的縮影。

但當外來征服者的野蠻制服了土著居民的野蠻,南方漢人對剃髮令的抗拒亦一去不復返。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