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項羽公平分封諸侯,還迅速引發戰亂的真相是什麼

項羽公平分封諸侯,還迅速引發戰亂的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項羽公平分封諸侯,爲啥迅速引發戰亂?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立場不同、看法就不一樣。在面對現實利益分配的時候,“知足常樂”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認爲自己配得上更多,所以世界上壓根就不存在真正的公平。

更何況,項羽分封天下,是把戰國時期的七國,分成了整整二十個(18諸侯,加上他自己、楚懷王),這種對原有秩序的改變,必然會催生現實的衝突,而且項羽還有意無意的埋雷、留下了矛盾。

我們先結合下面的對比圖,看看項羽分封的大致情況

首先,項羽尊楚懷王爲義帝,但地盤小到忽略不計,以至於地圖上壓根看不到,大概位於今天的郴州;

項羽公平分封諸侯,還迅速引發戰亂的真相是什麼

他自己號稱西楚霸王,但地盤已經不限於戰國時期的楚地,而是涵蓋了楚、魏、韓等國的一部分舊土,位置更加靠近中原,甚至直抵關中;這樣既保證可以囊括故鄉江東,又能把觸角伸向資源富饒、地理關鍵的天下中心,保持與各諸侯國的接觸、壓制。

至於其他楚地,則分給了部將英布(九江王)、跟他進入關中的百越首領吳芮(衡山王)、楚懷王的柱國共敖(臨江王),這三位都立下了戰功,倒也名正言順。

至於原戰國其他六國故地,也被項羽分割得七零八落。

看看秦地。先前楚懷王“先入關中者王之”的許諾,被項羽大幅縮了水,漢王劉邦只是分得漢中、巴蜀兩地。其中,漢中地區還是張良向項伯行賄後爭取來的(但這也許是項羽的最大失誤)。

而原秦國的核心地區則被一分爲三,章邯佔據咸陽以西,頭銜是雍王;當初勸降章邯的秦軍都尉董翳被封爲翟王,領地是上郡;而章邯的長史司馬欣,早年曾經對項梁有恩,又在勸降章邯的過程中立了大功,所以被封爲塞王,佔據咸陽以東。

項羽的心思,是想用秦國舊將制衡劉邦;一分爲三,則能避免關中地區再度做大做強,複製當初秦國的壯舉。

齊地也被一分爲三。秦末復辟的齊王田巿(fú)被大幅降級,不僅頭銜被降爲膠東王,領地也變成了原齊地東邊的一部分;主動投奔項羽的齊國貴族田安,則被封爲濟北王,分得齊地的東邊領土;跟隨項羽入關的田都,則榮升爲齊王,但是所掌控的土地僅限於原齊地的中部地區。

項羽公平分封諸侯,還迅速引發戰亂的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其他板塊也是這個套路:

魏地被項羽自己拿下一部分,原來的魏國宗室曹豹,慘被降級爲西魏王,只是管轄河東地區;張耳的寵臣申陽由於發兵佔領了河南郡,並且主動迎接楚軍,所以被立爲河南王;

韓地一分爲二,韓成雖保住了韓王的頭銜,但轄區小的可憐;趙將司馬卬平定了河內郡,戰功不錯,因此被封殷王;

原趙王趙歇降爲代王,管轄代郡;趙國的相國張耳是項羽的忠實粉絲,因此被升級爲常山王,統領大部分趙地。

燕國故土也分瓜分,燕王韓廣降級爲遼東王,統轄燕地東邊;燕將臧荼跟隨項羽援趙、入關,被立爲燕王,管轄燕地西邊。

咱們都說項羽沒什麼政治頭腦,但根據上述情況來看,他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

其一,“衆建諸侯而寡力”,增加諸侯的數量,但大幅縮小單個諸侯的轄區,既讓他們互相制衡,又無法對實力最強大的項羽自身產生威脅;

其二,在保留六國貴族後裔的同時,大量提拔自己的部將,以及那些跟隨、擁護自己的各路權貴,既削弱了戰國老對手的實力,又爲自己安置了天然的盟友。

項羽的這些套路,在後世也屢見不鮮,理論上是合理的。但是,他埋下的雷更多。

項羽毫不隱藏自己的好惡,對一些人的打壓明目張膽:

由秦王淪落爲漢王的劉邦無需多說;

項羽公平分封諸侯,還迅速引發戰亂的真相是什麼 第3張

魏豹、趙歇、田巿、韓廣,這四位秦末復辟的各國宗室後裔(韓廣除外)都被打壓、降級;

天下共主楚懷王竟然只分得彈丸之地,沒過多久甚至直接被殺掉;

張耳、陳餘以前是鐵哥們,但在鉅鹿之戰中反目成仇,眼下張耳被封王、陳餘只是侯,地位如此天差地別,後者對項羽、張耳的仇恨可以想象;

齊國那邊,以前的齊王田巿是田榮的傀儡而已,如今田巿被降級、田榮顆粒無收,齊地幾乎變成了火藥桶。

此外,由於當初坑殺20萬秦國降卒事件,關中三位秦國降將的角色很是尷尬:20萬子弟的性命,換取了他們仨的富貴,讓秦人怎麼可能擁護他們?

奪人富貴,如同殺人父母,利益的矛盾,迅速演變成武力衝突。在項羽分封諸侯後不久,上述明雷、暗雷就被迅速引爆:

田榮擊退前去任職的田都、殺害田巿,自立爲齊王,其後拉攏盜賊出身的彭越、擊殺田安,自此一統齊地,跟項羽公開撕破臉;

而陳餘也在田榮的幫助下攻擊張耳,其後復立趙歇爲趙王;

當然了,咱們熟悉的劉邦此時也趁機殺入關中,三位秦國降將毫無戰鬥力,章邯兵敗自殺、董翳司馬欣投降。

項羽公平分封諸侯,還迅速引發戰亂的真相是什麼 第4張

因此,項羽迅速面臨着秦、趙、齊三地反叛自己的局面;也就是說,楚漢之爭一開始,他就面臨着被動形勢。雖然憑藉強大的武力迅速擺平田榮,但他的屠殺政策激起了齊人更加激烈的防抗。

由此可見,項羽之所以失敗,禍根一開始就被埋下。

雖然衆建諸侯而少力,使他們無法對自己造成挑戰,但客觀上也爲劉邦擴張勢力提供了便利;

自己扶起來的新諸侯,卻敵不過舊勢力,培育了太多的敵人,後來連曾經的部將都背叛自己;

過於迷信武力,忽視對人心、人才的拉攏,使自己淪爲衆矢之的;

更不用說他身爲楚將卻殺害楚懷王的劣跡,成了劉邦黨同伐異攻擊他的輿論武器

犯下如此多的失誤,但後來項羽身在烏江邊仍認爲是“天亡我也”。由此看來,他輸給劉邦,真不算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