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劉備三分天下,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一、亂世稱雄

漢末政治暗淡,外戚、太監掌權,農民起義和各路軍閥(諸侯)如走馬觀燈一般走上了前臺,漢末政權在這一時期已經無力迴天。所以各地羣雄並起。

無論奸雄或梟雄,都是如此。那是一個最糟糕的時代,也是一個對雄心勃勃者來說最好的時代。劉備就是處於這一時代的領頭羊。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漢末社會動盪不安,在這一大背景下,帶來的不只是民不聊生。在另一個方面,是對舊社會秩序的一種衝擊和挑戰。就像劉備一樣,社會底層的手工勞動者,一輩子都只能靠販賣履織蓆來度過他們的餘生。但是,社會的大環境卻給他提供了轉機,一個不甘平庸的機會。

也就是亂世出英傑,張角、張寶兄弟如是,關羽、張飛如是,劉備如是,創業風潮如是。身處創業大軍的浩瀚戰場,劉備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第2張

帝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起義兩千多年前留下的豪言壯語,影響了無數人一生。劉備從參軍與黃巾作戰開始,也就是創業初期的時候可能會明白一句話:足夠勇敢,你就來!

二、善於包裝

雖然劉備出身貧寒,但他並非一無所有。在創業初期,除了兩個出生入死的虎弟關羽張飛,他還有一個隱祕的身份,那就是他的祖先中山靖王劉勝,他是西漢景帝劉啓的兒子。

爲什麼劉備被世人稱爲皇叔,就是按照族譜排列的,劉備是劉備的遠親侄子。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第3張

漢建朝兩百一十年左右,中間王莽改朝,接着東漢至末帝一百九十年左右的時間裏,劉勝是劉邦的四世孫,也就是劉備這三百多年的時間裏,至少是三百多年。根據《漢書》記載,光中山靖王劉勝有一百多個兒子,那麼到了劉備這一代,皇叔就該是成千上萬的人了,可偏偏劉備的皇叔叫了起來。

按道理八柱都打不着,國難當頭,皇帝也只能認出這個皇叔。皇上認得,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等人那也只能給他們一點面子了。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第4張

因此劉備很聰明,把自己包裝得十分華麗,走到哪裏,只要把“劉皇叔”的名片遞上,不管是不是皮包公司,多少人看中他的身份才依附在他身上。看着利潤豐厚,劉備再一次打出中興漢室的旗號,高舉蜀漢大旗,收起了一大批死心塌地的粉絲。它相當於現代企業,從蠻荒狀態逐漸走上正軌,企業千方百計要搞出一點什麼企業文化之類,老總再出個傳記什麼的,這個就很接近了。

因此,正是皇叔的身份,才使劉備有了叫板曹操的勇氣。曹操何等也?因爲他早已洞察了這一切,所以一再責罵劉備爲席兒。

三、以人爲本

劉備的雄心比開公司要簡單得多,他要在摸索中建立一個能施展才乾的平臺,只有這樣,這些人才才能發揮作用。

劉備在他創業期間,深知人才的重要。

雖然劉備缺錢,缺糧,缺兵,缺地,缺這缺那,但缺人才是不能成長的首要問題。遠古的人說:千金易得,一帆風順。

衆所周知,劉備在公孫瓚手下認識趙雲,十分愛惜,數次表示要和趙雲一起工作。因爲趙雲是重情義的人所以沒有答應,在跟隨劉備七年後才答應。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第5張

一位能成大事的人,必須有才幹出衆的助手。漢高祖劉邦前身邊沒有也沒有張良、韓信、蕭何、陳平等輔佐。

聽到諸葛亮是個人才,劉備便去“三顧茅廬”。實際上,諸葛亮也是姜太公,等待劉備“咬鉤”。見面後,諸葛亮把三分天下的道理分析得很透徹,並建議劉備要以蜀地爲根據地。看得出諸葛亮觀察天下大事的時間很長,只是等待時機。一尋人才,一尋主人。他們倆相見恨晚,一拍即合。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第6張

剛開始,劉備集團的得力助手,能叫得出名堂的也不多。但劉備集團在三國中的辦事效率是最高的,這與劉備以人爲本的指導思想有很大關係。

關羽,張飛,趙雲世之虎將,諸葛亮一個頂三個。不怕苦、不怕累,什麼都有人才,有人才就是王道。

四、知人善用

劉備一生用人,知人善用,爲後世所稱道。關羽、張飛“萬人敵”,常被用於拒敵殺陣。智勇雙全的趙雲勇敢,常常擔任侍衛。

馬超祖居西涼,常用於防守或招降羌人。

黃忠藝高擅射,經常用來掠寨撥營。

劉備知諸葛亮有王佐之才,即刻就任,得以重用,拜爲軍師,統率兵部,地位高於關張。

劉備知道魏延有才,就在別人猜測漢中守將不屬於張飛的時候,劉備卻用降將來獨擋一面,沒想到魏延乾得很好。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第7張

李嚴出身於益州士族,才華橫溢,得到劉備的重用,與諸葛亮等人一起修改了當地的法律《蜀科》,也與諸葛亮一起成爲託孤大臣。曾經用五千兵馬平息過馬秦,高勝數萬人的叛亂。

野史中,劉備生前囑託諸葛亮言馬稷不能再用,諸葛亮不聽,後來讓馬稷守備戰略要衝街亭,果然兵敗失守。

擁有才幹的人還會用,才能發揮作用。能用的就是人才,不能用的就只能變成人手。比如呂布的陳宮,袁紹的許攸都是好人才,可惜他們的主公不肯用。這一點,劉備是有心人。

五、百折不撓

曾國藩曾多次與太平軍作戰失敗,差點自殺。咸豐皇帝在給大臣們的摺子上,寫了一句屢戰屢敗的話,曾國藩讀了之後立刻改爲屢敗屢戰。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勇敢。曾國藩的摺子不但沒有被皇帝批評,反而得到了讚揚。

事實上,早在三國時期,劉備就有了屢敗屢戰的典型。

他曾投奔過公孫瓚、陶謙、袁紹,並附和了呂布、曹操、劉表等,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由於一次次的失敗,他失去了妻子,卻沒有一個立錐之地。他沒有氣餒,反而越挫越勇。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並起 劉備爲什麼能夠佔據一席的位置 第8張

失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膽怯。靈活而堅強!後人稱劉備爲不死之小強。縱觀三國,也只有劉備和司馬懿才具有這種百折不撓的性情和胸懷。而且兩人,都是三國爭霸賽中的一名種子選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