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忠賢掌權時,朝堂真的很安穩嗎?

魏忠賢掌權時,朝堂真的很安穩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熹宗年間,朝中的大權由宮中宦官魏忠賢掌握,權勢滔天,滿朝文武人稱“九千歲”。魏忠賢在位期間斂財無數,構陷官員,把整個朝堂的風氣弄得是烏煙瘴氣。

一直到崇禎繼位後,魏忠賢才被拉下馬。但是讓人奇怪的是,魏忠賢掌權時,遼東戰區形勢一片大好,魏忠賢倒臺後,清軍把明朝打得節節敗退,這究竟是爲什麼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魏忠賢掌權時,朝堂真的很安穩嗎?

魏忠賢掌權時殺伐果斷,穩住了朝綱

魏忠賢掌握大權的時候,把東廠和西廠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權力滔天的魏忠賢,掌權之時排除異己,所用的手段也極其殘忍。在黨政問題上,魏忠賢把自己狡猾狠毒的一面彰顯得淋漓盡致,這也是爲什麼後世對魏忠賢的評價多爲負面的原因。

但是魏忠賢掌權的時候,也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魏忠賢殺伐果斷,在掌權之後,讓已經殘破不堪的朝綱得到了恢復,朝中的黨派之爭較爲少見,官員們也不敢輕易地造次。

魏忠賢靠着明熹宗掌握了權力,明熹宗又何嘗不是靠着魏忠賢重新保住了皇權。

俗話說亂世當用重典,雖然魏忠賢的行事作風不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朝臣,穩定了朝綱,讓當時的明朝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勢。朝廷內部的情況得到了穩定,自然可以專心地對抗外敵。

魏忠賢恢復了賦稅政策,填滿了明朝的國庫

瞭解明朝歷史的都知道,明朝晚期朝廷和皇帝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庫裏的銀兩不夠。

明朝末年資本主義萌芽誕生,全國最有錢的地方就是江南地區,天下的金銀幾乎都聚集在了這裏。

魏忠賢掌權時,朝堂真的很安穩嗎? 第2張

朝廷入不敷出,很多事情就無法按時執行,更不用說前線的戰事了。但是魏忠賢上臺之後,短時間內就把明朝的國庫填滿了。

在明朝萬曆末年,東林黨取消了工商稅和海稅,對於商人而言減少了開支,但是也影響了朝廷的收入。魏忠賢上臺之後重新恢復了工商稅以及海稅,並且因爲手中掌控着東廠,所以收稅輕而易舉。

雖然政策出臺後遭到了反對,但是多數都遭到了魏忠賢的無情鎮壓。靠着雷霆手段,魏忠賢從江南富商的手中撈走了不少銀子,一部分落在了他自己的手中,另一部分則是進入了國庫,讓本不富裕的國家有了好轉。

朝廷有了足夠的資金,自然可以把資金投入到軍隊建設和前線戰事中。最明顯的對比就是崇禎除掉魏忠賢之後國庫再次空虛,爲了籌措軍費不得不向滿朝文武求救,即便如此都沒能湊夠足夠的軍費支援前線,所以魏忠賢能夠填滿明朝國庫,給前線戰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魏忠賢賑災修繕黃河,穩定了明朝內部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南遭遇旱災的時候,魏忠賢免除了災區的賦稅,並且從國庫中撥款救災;在東林書院被燒燬後,魏忠賢又撥出了銀兩,去修繕經常氾濫的黃河。掌權時從沒有給百姓增加過賦稅,這些都是在魏忠賢的領導下做出的善事。

明朝末年的滅亡,除了有外部的敵人,內部也遭遇了動盪。崇禎上位除掉魏忠賢后,東林黨再次登上政治舞臺,並且開始全面否認魏忠賢的所作所爲,一些對國家有利的舉措也被廢除。

原本良好運行的賦稅制度再次崩塌,收不到足夠稅款的朝廷,開始增加百姓需要繳納的賦稅。

對於原本生活就已經不容易的百姓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除此之外,土地兼併問題嚴重,身處最底層的農民只剩下了被剝削利用的價值,再加上天災頻頻發生,百姓們根本無法生活。

在這樣的背景下,明朝各地的百姓紛紛起義,舉起了反抗明朝的大旗。明朝遼東的戰事還沒有眉目,又要抽出時間應付農民起義軍,面臨的局勢也越來越差。雖然最後起義軍被消滅,但是明朝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再去面對後金的時候,已經無力對抗。

但是魏忠賢在位的時候,百姓們的賦稅沒有增加,雖然生活依舊艱苦,但是至少有活下去的條件,如果不是因爲被逼到了絕路,在古代沒有人願意去冒着生命危險對抗朝廷,尤其是古代看重自給自足的老百姓。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殺伐果斷穩定了朝綱,恢復賦稅制度填滿了國庫,又沒有增加百姓的壓力,朝廷和地方都較爲安定,自然可以專心去處理遼東戰事。雖然前線的將領和士兵的作用也不可忽視,但是如果沒有魏忠賢奠定的局面,恐怕也難以和後金抗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