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魏忠賢掌權時,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如何?

魏忠賢掌權時,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爲什麼明朝的軍隊能追着皇太極的部落打?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魏忠賢掌權是在天啓年間,但也不是天啓皇帝剛上臺的時候他就掌握了大權,準確來說是在天啓四年也就是公元1624年開始掌權,直到天啓七年明熹宗逝世。

PS:在天啓前期,朝政大權基本爲東林黨所把持,一時間朝廷的各個要害部門基本都是東林黨人。後來熹宗也是看到東林黨的勢力太大,才搬出了魏忠賢來制衡東林黨,魏忠賢這才逐步掌握了朝政大權。當然,魏忠賢能掌權完全是背後有熹宗在支持,失去了皇帝的支持魏忠賢也就什麼都不是了。

在天啓年間,與關外後金的對抗主要分爲四個時期:

魏忠賢掌權時,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如何?

第一個時期是熊廷弼第一次出任遼東經略時期,這個時期明軍剛在1619年的薩爾滸大戰遭遇慘敗,萬曆皇帝便啓用了熊廷弼擔任遼東經略。熊廷弼第一次擔任遼東經略時期的策略以防守反擊爲主,即先鞏固遼東地區的邊防,積蓄力量,然後再慢慢蠶食後金的地盤。對於熊廷弼穩紮穩打的策略,努爾哈赤也毫無辦法,曾經與熊廷弼有過交手,基本以失敗告終。如果熊廷弼的策略能順利執行下去,後金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在熊廷弼經營遼東期間,朝中也是彈劾不斷,萬曆在位的時候還能信任熊廷弼,但到了天啓繼位的時候,朝政爲東林黨把持,熊廷弼也最終被彈劾罷官。

第二個時期是袁應泰經略時期。熊廷弼被彈劾罷官後,袁應泰接替了他的位置,成爲了遼東地區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雖然說袁應泰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官員,但打仗就確實太過於外行了。他到任後沒多久,努爾哈赤就發動了遼瀋戰役,佔領了幾乎整個遼東地區,袁應泰也在遼陽戰役中戰死。從袁應泰上任到戰死,只有短短的7個月時間。

第三個時期是熊廷弼第二次經略遼東時期。袁應泰戰死後,明廷才意識到熊廷弼的重要性,便重新啓用了熊廷弼經略遼東。只是熊廷弼第二次經略遼東時期,表面上他是遼東經略,實際上他的權力基本被東林黨人架空,遼東地區軍隊的主力都掌握在了遼東巡撫王化貞的手中。而王化貞在軍事上是個十足的白癡,如熊廷弼要他集中兵力防守廣寧,他卻把兵力分散在了各處堡壘;熊廷弼要他先穩固防線再慢慢反擊,他卻要主動進攻後金軍,與後金軍打野戰;熊廷弼要他加強偵查,排除奸細,王化貞的身邊竟然到處都是努爾哈赤的奸細,在廣寧之戰中遼東首府廣寧城直接被這些奸細賣給了努爾哈赤。在王化貞的騷操作下,明軍在1622年初的廣寧之戰中再次慘敗,整個遼東地區基本爲後金所佔據。

魏忠賢掌權時,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如何? 第2張

第四個時期是袁崇煥時期。廣寧之戰慘敗後,明廷本想放棄關外,全力防守山海關。後來在孫承宗、袁崇煥等人的堅持下,重新經營了關寧防線,這才擋住了後金進攻的步伐。當然,明廷能重拾關寧防線,很大程度上在於努爾哈赤當時攻佔的領土太多,一時間還消化不過來,並沒有組織力量進攻關內。

在孫承宗、袁崇煥等人的努力下,從山海關到寧遠一帶的防線被建立了起來,按照袁崇煥的想法,明軍可以依託關寧防線的堡壘,逐步向前發展,並蠶食後金的地盤,這樣一來關外的局勢就有了迴轉的可能。在此期間發生的寧遠城之戰和寧錦大戰,都以明軍的勝利而告終,這一時期明軍處於優勢。

魏忠賢掌權主要就在這一時期,也就是袁崇煥時期。

其實無論是魏忠賢也好還是東林黨人也好,如果只看政治立場的話都算不上正義。天啓朝前期東林黨人將整個朝廷變成了自己的天下,只要不是東林黨的人,就會遭到他們的打壓,後來魏忠賢勢力的骨幹分子如崔呈秀、阮大鋮等人都是因爲遭到了東林黨人的打壓而投靠了魏忠賢。就魏忠賢本人來說,他沒讀過書,也沒有任何的政治經驗,能夠在政治上玩的得心應手,也完全是靠了手下一幫人的各種策劃。

魏忠賢掌權時,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如何? 第3張

天啓五年,公元1625年,眼看魏忠賢的勢力逐步做大,東林黨的著名寫手楊漣便一下子列舉了24條罪狀彈劾魏忠賢,不過這份彈劾天啓皇帝並不支持,後果也可想而知,最終東林黨的幾位大佬:高攀龍被迫害致死,吏部尚書趙南星被流放,楊漣、左光斗等人被捕入獄折磨致死,魏忠賢一時權傾朝野。

在針對後金的戰略上,閹黨並不支持修築關寧防線,而積極倡導修築關寧防線的孫承宗則是個不折不扣的東林黨人。在魏忠賢得勢的情況下,孫承宗最終被排擠回了老家。孫承宗罷官後,閹黨的高第接替了他的位置,擔任薊遼經略。高第剛上臺就放棄了關寧防線,打算將關外的全部兵馬和百姓撤回關內,在袁崇煥的堅持下,才留了少量兵馬讓袁崇煥防守寧遠城。

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率後金主力在寧遠與袁崇煥大戰了三天,以慘敗收場,努爾哈赤本人也在此戰中被炮火擊傷,8個月後在瀋陽逝世。之後皇太極繼承了努爾哈赤的汗位,並在第二年也就是1627年5月發動了寧錦大戰,在這一戰中袁崇煥再次發力,一舉擊敗了皇太極,獲得了寧錦大戰的勝利。

其實我們縱觀整個明末時期明軍對戰後金軍主力的戰役,只有袁崇煥創造過勝利的記錄,也就是在袁崇煥時期,明軍才獲得了對後金軍的優勢,可以追着皇太極打。那麼袁崇煥屬於閹黨還是東林黨呢?有人說他屬於閹黨,因爲袁崇煥曾爲魏忠賢建過生祠,但實際上當時巴結魏忠賢的人非常多,還包括了許多文人士大夫,如五虎、十孩兒、四十孫等,其中就充斥着大量的文人,甚至是東林黨人,奉承魏忠賢已然成爲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如果袁崇煥不巴結一下魏忠賢,恐怕他早就被排擠回家了,哪有統兵作戰的機會?

魏忠賢掌權時,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如何? 第4張

在袁崇煥獲得寧錦大戰的勝利後,他的功勞幾乎全被閹黨搶走,沒有得到多少封賞,一氣之下就辭官回了家。如果袁崇煥是閹黨的人,不要說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即便是沒有什麼功勞也早就升上去了。

無論是閹黨也好還是東林黨也好,站在政治立場上這些人也只是搞政治鬥爭的,他們的爭鬥對於戰局來說不僅毫無幫助,還能起到反作用。如果不是東林黨人的彈劾,熊廷弼也不至於會被下獄,當然最後給熊廷弼補刀導致熊廷弼被殺的是魏忠賢,熊廷弼完全是被東林黨和魏忠賢共同害死的。在閹黨高第的主持下,關寧防線也一度放棄,要不是袁崇煥等人的堅持,清軍入關的日期恐怕就要提前了。也正是因爲閹黨的把持朝政,大量的優秀將領得不到重用甚至遭到打壓,就連功勳卓著的袁崇煥也遭到了他們的排擠憤而辭職。

所以魏忠賢時期明軍能追着皇太極打,能取得對後金的優勢,完全在於袁崇煥、祖大壽、趙率教這些衝殺在一線的作戰將領,完全在於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至於魏忠賢的閹黨和道德自居的東林黨,還是閃一邊去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