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小明王韓林兒之死,真的是朱元璋暗自授意嗎?

小明王韓林兒之死,真的是朱元璋暗自授意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小明王韓林兒之死,部將自作聰明,還是朱元璋暗自授意?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封建社會具有濃厚強烈的迷信色彩,自漢武帝時期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策略,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和“神化帝王”新興儒家學說,逐漸構建起一套臻於整成熟的統治思想體系。

即使是貫徹法家理念的秦王朝,陳勝、吳廣在喊出那句振聾發聵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前,依舊少不了一番故弄玄虛的事前操作,像往魚肚子裏塞“陳勝王”字樣的丹書和模仿狐狸尖聲細語地說話。

元王朝的建立者忽必烈,一方面被蒙古本土貴族排斥和孤立,另一方面缺乏北魏孝文帝全面漢化的信念,使得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裏,民族和階級雙重矛盾日益尖銳。成功往往需要耐得住寂寞

發生於元朝末年的“紅巾軍起義”,和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是憑藉宗教信仰建立反抗基礎。

黃巾軍主體是太平道的信徒,紅巾軍起初則是白蓮教的信奉者,在黎民蒼生備受壓迫剝削的時代背景下,猶如埋下了一顆威力驚人的定時炸彈,只等着引信點燃。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正是藉助紅巾軍的力量,不斷髮展壯大勢力,最終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小明王韓林兒之死,真的是朱元璋暗自授意嗎?

青年時期的朱元璋投效在濠州軍帥郭子興的帳下,但此時濠州城的義軍,還沒和北方紅巾軍統領劉福通、韓林兒建立從屬的關係。

1355年的冬天,郭子興抱憾病逝,這時的朱元璋已經和郭子興的養女馬氏結爲連理,成爲了軍中上下敬仰的“朱公子”。

朱元璋和韓林兒的第一次接觸,緣於濠州城羣龍無首的分裂局勢,郭子興的宿敵孫德崖在一旁虎視眈眈,想着伺機而動。

大樹底下好乘涼,朱元璋倚靠的這棵大樹是紅巾軍的精神領袖韓林兒,以此來維護這支軍隊的正統性。這一年的農曆二月,北方紅巾軍的統領劉福通,親自迎接韓林兒到安徽地界的亳州,準備收編分散雜亂的義軍。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朱元璋的主動歸附,讓濠州義軍得到了“龍鳳朝廷”的授官檄書,從此朱元璋名義上成爲韓林兒的部下,招募兵源的時候,能名正言順地舉着紅巾軍這杆大旗。

第二年的農曆三月,朱元璋迎來了兩件大喜事,一件是繼任郭天敘的都元帥,一件是攻克固若金湯、易守難攻的南京城。

江南地區是朱元璋的基本盤,北部與兵強馬壯的陳友諒對峙,南部和糧食富足的張士誠相持。如果沒有“龍鳳朝廷”去應付死而不僵的元軍,朱元璋很有可能在羣雄蠶食的艱難處境下日趨消亡,這是朱元璋堅持奉小明王爲紅巾軍正統的緣由。

《劉基行狀》記述了韓林兒受到的禮遇:

小明王韓林兒之死,真的是朱元璋暗自授意嗎? 第2張

“中書省設御座將奉小明王以正月朔旦行慶賀禮,意如今郡國歲時設龍亭拜賀之儀。”

雖然韓林兒從未實際來過南京城,但朱元璋可謂是給足了“龍鳳朝廷”無限風光。十餘年的生涯裏,朱元璋傾盡權力逐鹿中原,韓林兒則在與元軍的交鋒中失去軍隊,淪爲一個沒有實權的擺設。

明代學士高岱評價朱元璋和韓林兒之間的微妙關係:“林兒不死不改元,下令猶以皇帝聖旨先之,似漢高祖之於楚義帝、光武帝之於更始帝。”

寥寥數語,參透了韓林兒“戰時便利,和時障礙”的雙向影響,這暗示了韓林兒意外身亡的結局,一盤本就註定是死局的棋。小明王之死,邀寵還是得到授意

對於韓林兒的死,公認的說法是人爲,但對於目的,流傳的史料存在着分歧,一說是朱元璋的私下授意,一說是廖永忠自作主張。

首先是建文帝時期修編的《明太祖實錄》,涉及廖永忠的篇幅多是描寫其作戰英勇:

“永忠操所乘戰艦,直衝其圍,殊死戰圍乃解。復衝友諒樓船,焚之,友諒中流矢斃。”

對於廖永忠的死,《明太祖實錄》沒有詳細載明,只是寥寥幾筆帶過:

“洪武六年,督舟師出海捕倭,還京師,至是卒年五十三 。上賻遺之甚厚,以其子權襲爵。”

明朝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前任皇帝駕崩,現任皇帝要召集史官編纂先帝遺蹟,因此《明太祖實錄》屬於接近史實的一手資料。

儘管明成祖朱棣即位後,爲迎合政治需要,對早已修撰完成的《明太祖實錄》進行了大幅度的刪改,但多半是捏造謊言,大肆抹黑懿文太子和建文帝。

其他資料還有俞本的《記事錄》,俞本擔任過朱元璋的帳下先鋒,又做過殿前親兵營的衛士,距離真實的朱元璋比較接近。

小明王韓林兒之死,真的是朱元璋暗自授意嗎? 第3張

據俞本在《記事錄》裏的描述,廖永忠屬於朱元璋猜忌懷疑的開國功臣序列,最終牽連致死:

“德慶侯廖永忠,臥牀、器用、鞍轡韂鐙僭擬御用家人密奏。上宣永忠曰:“汝知罪乎?”答曰:“已知矣。”曰:“汝知何罪︖”答曰:“天下已定,臣豈無罪乎?”上怒曰:“汝以朕爲漢高祖殺韓信耶?”

遂命刑部以牀帳、器皿、鞍轡韂鐙、雕金鈒花龍鳳各樣僭用御物榜示天下,築天牢羈之,給美膳。或奏曰:“永忠熱甚。”敕校尉日汲涼水數十桶澆之。後成癱疾,不能行,御杖四十令歸,數日而卒。天下哀之。”

俞本的史料版本里,廖永忠僭越在先,又陰陽怪氣地諷刺朱元璋濫殺功臣,以致被關押在暗無天日的天牢裏,冷水相激加上遭受杖打,廖永忠很快就一命嗚呼了。廖永忠是替人背鍋還是自作自受

清初編纂的《明史•卷一百二十九》裏,沿用了俞本的說法,表示廖永忠勾結權相楊憲,行爲僭越,最終被朱元璋狠心賜死:

“憲誅,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偕用龍鳳諸不法事,上賜死,年五十三。”

關於韓林兒的死因,我們來看一下朱元璋的十七子,寧王朱權撰寫的《通鑑博論》:

“沉韓林兒於瓜步,大明惡永忠之不義,後賜死。”

朱權辯解父親朱元璋事出有因,廖永忠迎接小明王不利,有加害之嫌,朱元璋厭惡廖永忠的不義之行,就用這個理由賜死了他。

考慮到朱權和朱元璋的特殊關係,我依舊對韓林兒之死存疑,《明史》記載:

“太祖遣永忠迎歸應天,至瓜布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

單憑這段描述,韓林兒的溺水很是蹊蹺,廖永忠在鄱陽湖一戰中表現出色,由此能夠推斷出廖永忠通識水性,爲什麼偏偏救不了韓林兒呢?

小明王韓林兒之死,真的是朱元璋暗自授意嗎? 第4張

根據《明史》的載述,朱元璋冊封功臣爵位時,特意提了一下廖永忠:

“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可謂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窺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廖永忠的戰功原本能夠封國公,但朱元璋透露廖永忠暗派儒聖窺探他的心思,這引起了朱元璋的反感,從而廖永忠止步於封侯。

如果仔細推敲這些史料,《明史》是清人張廷玉編纂的,《通鑑博論》的作者朱權是皇室宗親,《記事錄》的作者俞本文化程度較低,嚴格意義上不屬於史學家。結語

綜上所述,我傾向於朱元璋授意一說,畢竟天無二日,一山不容二虎,韓林兒法理上來說,終歸是朱元璋的上級。

明朝建立前夕,朱元璋的身份依舊是“龍鳳朝廷”的吳王,韓林兒的存在始終是個隱患,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參與此事的廖永忠也必然要背這口黑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