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同樣都是變法失敗 後人爲什麼對王安石和張居正評價完全不同

同樣都是變法失敗 後人爲什麼對王安石和張居正評價完全不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宋朝王安石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在文學上,他具有突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除文學之外,王安石變法也是我們所熟知的,他變法的目的旨在改變背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的局面。然而他的變法不僅遭到了來自各方的反對,後人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但同樣是變法失敗,明朝中期張居正的變法卻贏得了後世對他的追思與懷念。這是爲什麼呢?

宋、明兩朝發展到中葉時, 都面臨着嚴重的財政危機, 因此, 王安石和張居正上臺時, 接手的都是家底很薄的攤子, 扭轉財政危機是他們的共同任務。然而, 在制定改革方針, 應該孰先孰後時, 王安石和張居正採取了不同的步驟, 體現了他們在謀略上的差異。

同樣都是變法失敗 後人爲什麼對王安石和張居正評價完全不同

王安石變法, 一開始就着手整頓財政, 而忽略了吏治改革。“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役、保馬、方田諸役, 相繼並興, 號爲新法, 頒行天下”。這表明王安石爲改革“積貧積弱”局面, 一開始就把改革重點放在整頓財政上, 以儉財爲先。由於新法在推行過程中用人不當, 一些地方官使新法成爲擾民、困民之舉, 遭到百姓反對, 且變法對官僚地主及大商人的利益觸犯頗多, 故又遭到這部分勢力的反對。可見, 在吏治沒有澄清、官僚地主的阻力沒有打破之前, 改革是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的。

同樣都是變法失敗 後人爲什麼對王安石和張居正評價完全不同 第2張

和王安石相比, 張居正顯然要老練許多。在他看來, “治理之道莫急於安民生, 安民之要, 惟在於核吏治”, 否則, 吏風不正, 一切政令都會流於形式。“上澤雖布而不得下疏, 下情雖苦而不得上達”, 即是當時官僚作風的寫照。正德、嘉靖年間的改革之所以不了了之, 正是吏治腐敗所致, 張居正對此深有體會。因此, 雖然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 他卻沒有一上來就貿然整頓財政, 而是先行改革吏治, 於萬曆元年 (1573年) 提出“考成法”。考成法的施行, 大大提高了官僚機構的行政效率, 史稱“自是, 一切不敢飾非, 政體爲肅”, “雖萬里外, 朝下而夕奉行。”由此, 張居正是在獲得了一個得心應手的政治工具後, 然後再運用這個經過改造的工具去推行經濟、軍事諸方面的改革, 使新法一以貫之地推行了十年之久, 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同樣都是變法失敗 後人爲什麼對王安石和張居正評價完全不同 第3張

在古代要革舊圖新, 同樣要獲得皇權的絕對支持。

熙寧元年 (1068年) , 王安石調入京師後, 主持變法。此時宋神宗對變法充滿了幻想, 因此在變法初期對安石給予了一定的支持, 使改革得以逐步展開。但是, 隨着反對派聲勢的高漲, 神宗對安石的不信任日益增加, 對變法也動搖起來。同時, 宋神宗威力牽制王安石,把司馬光、馮京、文彥博等反對派留在朝中, 以牽制和監視變法。

而明神宗即位時, 只是個十多歲的孩童, 還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正是這一因素使張居正在改革中取得了皇權的支持, 牢牢掌握着改革大權。任首輔後, 張居正取得了神宗生母李太后與司禮太臨馮保的信任, 成爲他們在朝廷的代言人, 而他又利用自己作爲帝師的特殊身份, 向神宗灌輸改革思想, 這樣, 幼小的神宗自然而然地把張居正奉若神明, 對改革更唯居正是從。因此, 神宗這時只不過是皇權的符號, 張居正纔是真正的掌權者, 他有效地利用了皇權這把尚方寶劍來清除障礙, 有力地推動了改革的進行。

同樣都是變法失敗 後人爲什麼對王安石和張居正評價完全不同 第4張

要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不能不依賴官僚機構和各級官吏。

王安石在變法時, 對反對派毫不留情地予以打擊和排擠, 特別對對新法並無惡意的大臣, 以及居於變法與反變法之間的大臣,王安石不積極爭取反而是一律予以壓制, 把他們推向了反對派一方, 壯大了對立勢力, 給改革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後果。此外, 變法派內部也存在集團利益之爭。可見,王安石不僅不善於處理與中間派的關係, 即使同是變法派內部, 一旦涉及切身利益時, 他們也會作殊死搏鬥, 暴露了他作爲一個政治家的短視, 這就難怪變法會以失敗而告終了。

同樣都是變法失敗 後人爲什麼對王安石和張居正評價完全不同 第5張

而張居正善於處理與同僚關係。一些懷才不遇的官員把張居正看成了升遷的希望, 一部分反對派的舊屬也轉而支持居正, 因此大大加強了自己的威信和權力。不過在大權在握會有,張居正也對形勢判斷不清, 凡反對改革, 或上疏言事但有利於改革的士大夫, 他一概貶斥不用,給後期改革造成了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爲什麼都是變法改革,宋朝的王安石不如明朝的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