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他是明朝最後的戰略家,楊嗣昌到底是怎麼死的?

他是明朝最後的戰略家,楊嗣昌到底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楊嗣昌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楊嗣昌,明代最後的戰略家。

楊嗣昌,一個極具爭議的人。有人說他奸臣,有人說他誤國,但他卻是最後那個可以拯救這個帝國的戰略家。

因爲他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措施,最重要的一個便是攘外必先安內。

那麼,攘外必先安內爲什麼是明末第一要務。

明末局勢

外患狀況。雖然女真騎兵戰力無雙,但是攻堅能力還是極度欠缺的,之前安排內奸製造混亂和誘敵出戰的策略已經在關寧防線面前行不通,後金死啃關寧防線而不進,還搭上了努爾哈赤的老命,因此說明他們不具備完全意義的滅明實力(如果沒有李自成,即使1644年,滿清也不具備)。

他是明朝最後的戰略家,楊嗣昌到底是怎麼死的?

如果選擇繞道長城,也基本上以掠奪爲主(不搶不行,農業不行,又冷,不搶就全餓死了,這是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的天性),還要冒着老巢被關寧軍偷襲的情況。少數民族騎兵爲主,作戰驍勇彪悍,縱使漢唐,亦有不敵之時。

內患狀況。崇禎年間,天災頻發,連年征戰,錢糧緊缺,百姓賦稅繁重,農民起義接二連三,流寇危害極大,禍害多省。可以想象,那個年代,普通百姓已經很窮,在遇上這些打家劫舍的,自然愈發民不聊生,帝國根基動搖。

攘外必先安內

滿清數次侵犯,內地民亂四起,說明了明朝兩面應對是吃不消的,必須先穩住一邊,然後解決另一邊,方爲上策。先安撫哪一邊?

楊嗣昌認爲大明帝國就像人的身體,京城爲頭,宣府、大同、薊州、遼東等邊境重鎮是肩臂,河南和江北地區(中原)是內臟。如今形勢是烽火(後金)出現於肩臂之外,氣勢正盛;流寇(張獻忠、李自成)擾亂於內臟,爲禍至深。外患固然危及,但不過是漢之匈奴、唐之突厥,而內憂則更爲要命,因爲它流毒於腹心,如果聽任“腹心流毒,臟腑潰癰,精血日就枯乾”,內臟毒發而徒有肩臂,無用也。因此欲安天下,則必先安內。

天才戰略

楊嗣昌提出了應對流寇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這是一個針對流動作戰的特點,各省軍隊一起參與、精心設計的圍堵戰略,一切都順利執行,流寇已經無可退卻,眼看戰略就要成功。

十面張網的戰略即將成功,這裏有一個關鍵的基礎,就是先穩住外患,穩住滿清,先和談。

滿清雖然數次繞道南下,但是並未獲得實地,只以掠奪爲主(畢竟缺錢);漢初,匈奴“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漢軍一樣不敵。唐初,突厥號稱“控弦百萬,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李淵剛起兵的時候不得不向突厥稱臣,李世民剛登基的時候也不得不跟突厥定下“渭橋之盟”。

他是明朝最後的戰略家,楊嗣昌到底是怎麼死的? 第2張

強漢盛唐亦可低頭,短暫求和滿清,有何不可?漢唐最後也都反擊成功。何況明朝是天子戍邊,京城就靠近邊境,極易受到攻擊,之前與韃靼也有互市的先例,所以楊嗣昌主張先與清朝和談,穩住邊境局勢,從而一鼓作氣,剿滅匪軍,消除內憂。內憂解決之後,可仿效漢唐,休生養息,數年之後明軍便可出師關外,收復東北,一舉解決外患。

這時候,言官不幹了。

言官書生誤國

中國從不缺少道德婊,明代就不少。

道德婊的特點,是站在道德至高點,數落你,指責你,不考慮實際狀況,只是爲了罵而罵,爲了噴而噴。

這些言官認爲,和談有損天朝之威。沒了,就這一個理由,至高點站住了,說什麼都是有損天朝顏面,這樣,崇禎就被道德綁架了,不好意思直接下令和談了。一來二去,一拖再拖,皇太極發現明朝沒有議和的打算,就帶兵來了,不來不行,沒錢過冬了,本來還指望和談能分點錢,安心過個年,現在和談沒了,非搶一下不可了。

這樣一來,明朝想先安內的策略全亂了,滿清進攻,崇禎不得不抽調負責“十面張網”剿匪的部隊進京衛戍,這樣,網就破了,安內也失敗了,明朝失去了最後一次逆轉的機會。

楊嗣昌最後親自帶兵出征,已是無力迴天,他是諸葛亮類似的人物,戰略家,非戰術家,直接兩軍對陣,非其所長,他只是和諸葛亮一樣,爲了報知遇之恩。而誤國的這些人,得到楊嗣昌去世的消息,大都是“廷臣聞嗣昌死,欣然有得色。忘國徇私,幸敗樂禍”,難怪崇禎自盡前說“諸臣誤我”。

楊嗣昌死後,被楊嗣昌折磨的最慘的張獻忠,找到了機會,扒了楊家在常德的八代祖墳,後來還製造了四川大屠殺,真的很太平天國。

楊嗣昌博學多才,熟悉典故,富有辯才,在出仕前就有了詳細的規劃,因此每次面對崇禎召見時都能侃侃而談。崇禎對他幾乎言聽計從,有了“用卿恨晚!”之感嘆。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代奇才,最後還是沒能挽救資本主義萌芽的最後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