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最後一名狀元楊廷鑑爲什麼拒絕做清朝官員,最後是怎麼死的?

明朝最後一名狀元楊廷鑑爲什麼拒絕做清朝官員,最後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643年,明朝舉行了一次科舉考試。當年8月,崇禎皇帝親自在太和殿舉行廷試。在回答崇禎皇帝提問時,考生楊廷鑑不卑不亢地回答:“取士先品行,而後文辭,用人貴樸誠而賤浮,競論邪正,不論門戶……”讓崇禎皇帝大爲讚賞,親擢爲第一名,即狀元。

由於第二年明朝就滅亡了,因此楊廷鑑就成了明朝276年來最後一名狀元。

楊廷鑑,字冰如,號靜山,是明朝南直隸武進(今江蘇武進)人,生於1603年。楊廷鑑是東漢名臣楊震的後代,出身耕讀家庭。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自幼就發奮讀書,不像其他小孩子一樣貪圖漂亮衣物。1630年,27歲的楊廷鑑參加鄉試,其人品、文品都被公認爲當地第一。

明朝最後一名狀元楊廷鑑爲什麼拒絕做清朝官員,最後是怎麼死的?

1642年,楊廷鑑在老師張清惠的勸告和鼓勵下,北上參加會試。據說,北上路途中,楊廷鑑繞道河南拜謁父親的好友、理學名家孫奇峯時,與李自成農民軍不期而遇。楊廷鑑還爲農民軍寫下“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均田免糧”等標語。

1643年,楊廷鑑高中狀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職。有明一代,如果想在政壇上有所作爲,都必須有在翰林院供職的經歷。楊廷鑑第一份官職就是翰林院修撰,起點還是蠻高的。假以時日,進入內閣基本不成問題。但是,楊廷鑑的運氣似乎不大好。還不到一年時間,李自成大軍就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走投無路之下自縊身亡,明朝就此覆滅。

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取代了明朝,急需人才,李自成便想從原來的明朝官員裏選取一部分。顯而易見,在明朝官場裏混得很久的“老司機”,不太適合留在新政權;只有那些剛剛進入官場的“新司機”,才能夠放心使用。於是,李自成選中了楊廷鑑,任命其爲弘文館編撰。

明朝最後一名狀元楊廷鑑爲什麼拒絕做清朝官員,最後是怎麼死的? 第2張

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想到,李自成只在北京呆了一個多月,就在吳三桂和清軍的逼迫下退出北京。“城頭變幻大王旗”,轉眼之間,北京又成了清軍的天下。

在一片混亂之中,楊廷鑑消失了。有人說他被南明政權所俘虜,並因爲曾經在李自成政權效力受到懲罰,充軍戍邊。也有人說他歷經艱難險阻回到家鄉,隱居於鄉里。總之,楊廷鑑不見了。這一段時間的經歷沒有見於史書、地方誌,甚至也沒有收錄進家譜,成了一片空白。

直到1646年,纔有了楊廷鑑的蹤跡。這一年,清廷招攬楊廷鑑進京做官。面對新政權的招手,楊廷鑑沒有心動,以身體有病拒絕了。

1650年,原明朝老臣洪承疇親自出面,推薦楊廷鑑爲官。楊廷鑑再次以母親去世未滿3年拒絕了。

清廷並沒有死心。1652年,順治皇帝親自出面。當時,楊廷鑑的兒子楊大鯤已經通過進士考試,進入清廷做官,供職於翰林院。順治皇帝通過楊大鯤瞭解其父親的病情,透露出想請楊廷鑑做官的意思。楊廷鑑獲悉後,以身體有病第三次拒絕了清廷的“橄欖枝”。

明朝最後一名狀元楊廷鑑爲什麼拒絕做清朝官員,最後是怎麼死的? 第3張

因此,楊廷鑑終其一生都沒有做清朝的官員。

不過,楊廷鑑雖然沒有做官,但仍然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1661年,當地發生大旱,饑民餓莩盈路。楊廷鑑向知府提議,多在城鄉設立粥廠,幫助衆多災民度過難關,“自城迄鄉凡70裏,救活災民不可勝計”。楊廷鑑本人也樂善不倦,身體力行地幫助周圍民衆,獲得了“山中宰相”的美名。

1665年1月28日,楊廷鑑因病去世,享年63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