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勾踐復國的故事,歡迎閱讀哦~

東南有二國,謂之吳與越。彼吳周王孫,越者大禹裔。相依江東地,文身而斷髮。相向會稽畔,越王死士傾。一朝仇怨結,血淚浸吳中。

勾踐繼位之初,吳王闔廬興兵來犯,越國難以抵擋。勾踐命令越軍將士,排成整齊的三排,一列列上前大吼着自刎。吳軍驚訝地看着這一幕,陷入了久久的沉寂之中。

越王勾踐藉此良機,攻破吳軍戰陣。以數百勇士的自刎,換來了數萬吳軍的潰散。吳王闔廬因好奇看戲,而兵敗身死,可謂奇恥大辱。因此,臨終前他拉着夫差的手說:“兒子,記得滅了越國,爲你父親報仇”!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吳王聞之,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夫差身負國仇家恨,2年間厲兵秣馬,整日操練吳軍。夫椒一戰,夫差大敗勾踐,越國僅剩5千兵馬。國家傾覆之際,范蠡向勾踐進言——向夫差稱臣,換取喘息之機。

句踐請爲臣,妻爲妾。

越國使者,名叫文種,是范蠡的好友兼伯樂,此人有政才。文種深知越國,已無可戰之兵,更無再戰之力。因此,他將談判的姿態放得極低。他對夫差說:我們越王請求做您的臣子,王后請求做您的妻妾。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第2張

這份近乎極至的羞辱,充分滿足了夫差的戰勝欲。在此期間,越國將美人西施,獻於吳王夫差。一方面,作爲蒐集情報的內應;另一方面,迷惑夫差荒誕國政。

除此之外,范蠡還勸說勾踐,吞服夫差的大便,來換取吳國的信任。正是這份屈辱至極的經歷,使得勾踐有了歸國後的臥薪嚐膽。

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第3張

回到越國的勾踐,親自下田耕作。身穿妻子織的麻衣,吃着沒有葷腥的飯菜,行着禮賢下士的風範,做着救濟貧困的事業。勾踐以范蠡爲上將軍,訓練越國新軍;以文種爲大夫,治理國家政務。

一個只剩五千兵馬的越國,一個幾乎亡國的越國,奇蹟般地復甦了。國仇家恨,給了越國最沉重的創傷,也給了越國最卓越的志氣。滅吳以雪恥,成了越人共同的執念。

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吳國精兵從王,惟獨老弱與太子留守。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第4張

與勵精圖治的越國相反,吳王夫差對美人西施寵愛有加。對內大興土木,對外征伐齊國,以求霸主之地位。一代賢臣伍子胥,受讒言而遭誅殺,就是吳國國政腐化的標誌事件。

乃發習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伐吳。

此時,休養生息了十數年的越國,有了充足的國力與甲兵。吳王與北方諸侯集會之時,范蠡領水軍2千,越軍4萬,近衛軍6千,車兵千人,北伐空虛的吳國。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第5張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吳太子領兵抵擋,慘死越軍之手。經此一戰,吳國由鼎盛,進入中衰階段。

吳士民罷弊,輕銳盡死於齊、晉。

在西施的魅惑下,夫差仍不知休養生息,多次領軍北上,一心爭做霸主。國內精銳之師,全數死於齊國、晉國之手。越國知錯就改,吳國將錯就錯,其結果也就顯而易見了。

吳師敗,越遂復棲吳王於姑蘇之山。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第6張

上將軍范蠡,多次帶領越軍,擊敗吳國大軍。一次次的失敗,加劇了吳國的衰弱。直到姑蘇山,夫差被圍困,吳國宣告破滅。這個曾經的霸主,在遲暮之際,命人覆蓋他的面容後下葬。他的臨終遺言是——我無面目見伍子胥啊!

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越國滅掉吳國後,將淮南併爲國土,將淮北贈予齊國,歸還宋國故土,分魯國泗水數百里。周元王賜祚,越軍橫行於長江、淮東,越王勾踐成爲霸王。幾乎滅國越國,在范蠡、文種的輔佐下,成了東南強國。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第7張

范蠡事越王句踐,既苦身戮力,與句踐深謀二十餘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

范蠡身必躬親,輔佐勾踐二十餘年,而報會稽滅國之恥。可滅吳之後,上將軍范蠡因名聲大噪,屢遭排擠陷害。范蠡深知:共患難易,同富貴難,向勾踐辭行。

句踐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於子。”

勾踐回覆道:“你要留下來,我將越國分一半給你。如果要走,我就殺了你”。范蠡聽後,絲毫不以得半國而喜,反而迅速收集金銀絲軟,準備離開越國。

西施亡吳國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第8張

范蠡沒有返回越國,他來到了館娃宮,找到了美人西施。他撕碎了勾踐,平分越國的書信;拉着西施的纖手,駕舟泛五湖而去。

臨行前,他給文種寄了一封信。信上寫道:“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踐此人,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吳國已滅,你怎麼還不離去”?

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

文種不聽范蠡之言,4年後爲勾踐所害。勾踐說:“當年你說有七策伐吳,我用了三條,吳國就滅了。那就是還有四條,在愛卿心中吧”!文種聽完,悲愴大笑,自刎而死。

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

范蠡與西施,泛舟五湖而去,來到了齊國。他們耕作農田,販賣海鹽,沒過幾年,就有了數十萬家產,成了齊國鉅富。

勾踐的復國歷程!爲何事成之後范蠡就帶西施離開了? 第9張

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

齊人聽說范蠡治家有方,請他出山治國,他又一次推辭了宰輔之位。范蠡散盡家財,分給鄉鄰百姓,而後離開了齊國。

止於陶,以爲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爲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硃公。

他來到陶地,以天下之中的便利,互通東西南北之物產。再一次成了天下鉅富,自稱陶硃公。後世千百年間供奉的財神,就是“商聖”范蠡。

歷經艱辛二十餘年,輔佐勾踐滅吳,居功而不自傲。拒絕共分越國,攜西施泛五湖而去,這就是范蠡的智慧。所謂“聖者無名,大者無行”,就是范蠡的價值取向。

輔國則越國興;經商則資百萬;遊五湖而攜西施。范蠡的一生,灑脫而又多彩。同爲滅吳功臣,文種四年而死,范蠡八十而終,就在於——共患難易,同富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