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禹上位之後“世襲制”爲何取代了“禪讓制”?大禹是個怎麼樣的人?

大禹上位之後“世襲制”爲何取代了“禪讓制”?大禹是個怎麼樣的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禹上位之後“世襲制”爲何取代了“禪讓制”?大禹是個怎麼樣的人?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大禹是鯀的兒子,名“文命”,字“高密”。根據傳說,大禹出生在西羌一帶,也就是今天的河西、賜支河和湟河之間。後來,大禹隨父親遷到了河南一帶。由於,其父名“鯀”,被堯封於“崇”,又爲伯爵,所以,世人也稱他爲“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爲有莘氏之女脩己。

可以說,是大禹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夏朝,與此同時,他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的創始人。

大禹上位之後“世襲制”爲何取代了“禪讓制”?大禹是個怎麼樣的人?

傳說,堯在位時,中原地區常年水患,淹沒了很多莊稼、房屋,致使百姓居無定所背井離鄉,這給百姓帶來了無法想象的災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堯決心要消滅水患,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於是,堯開始尋訪能夠治理水患的能人,並對此專門召開部落會議,共同商討治水的辦法。最終,在羣臣和部落首領的推薦下,鯀成了這個治水的能人,可是,堯覺得鯀這個人不是很可信,因爲他老愛誇誇其談。

但是,眼下整個部落中又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所以,堯只得便把治水的任務交給了鯀。然而,鯀花了九年的時間,也沒能把水患治理妥當,這讓堯更加頭疼了。後來,舜繼承了堯的位置,開始管理整個部落,而他碰到的一個首要問題,也是治水。

此時,舜看到鯀治水沒有任何的成效,於是,就革去了他的職務,把他流放到了羽山,之後,鯀就死在了那裏。並且,爲了更好的治理水患,舜也召開部落會議,準備徵求羣臣的意見,看誰可以把水患治理。最終,在羣臣的推薦下,大禹成爲了治水的人選。

大禹上位之後“世襲制”爲何取代了“禪讓制”?大禹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2張

他們說:“大禹雖然是鯀的兒子,但是,比起他的父親,德行、能力都強,並且,這個人爲人謙遜,待人有禮,做事認認真真,生活也非常簡樸。”而舜並沒有因爲大禹是鯀的兒子,就輕視他,很快,舜就把治水的大任就交給了大禹。

大禹確實是一個賢良的人,他並沒有因爲舜處罰了他的父親就懷恨在心,而是欣然地接受了這一任務,並暗暗下定決心:“我的父親因爲沒有治好水,給百姓帶來了苦難,我一定要努力消除水患。”之後,大禹臨危受命,肩負起了治水工作。

大禹與父親鯀的行事風格不一樣,他帶領衆人鑿開龍門,挖了九條河,把洪水通過九河引入大海。並且,大禹和百姓同吃同住,沒有因爲“領導”的身份而“拒絕勞動”。相反,凡事他都會親力親爲帶頭挖土、挑土,因常年泡在黃河水裏,腳趾、腳後跟都爛了,只好拄着棍子走。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大禹終於把洪水引入到了大海,百姓可以安心種莊稼了。

大禹上位之後“世襲制”爲何取代了“禪讓制”?大禹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3張

話說,在大禹三十多歲的時候還沒結婚,屬於“晚婚晚育”一族。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大禹終於在塗山遇到了女嬌,二人相愛便決定成婚。關於禹的婚娶還有《塗山歌》爲證:“綏綏白狐,九尾龐龐。”在結婚四天之後,大禹就離開了新婚的妻子,前去治水。爲還百姓一方樂土,大禹治水的心非常堅定,甚至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

第一次、大禹經過家門時,正值妻子分娩,聽到嬰兒墜地,哇哇的哭鬧,他也沒有走進家門;

第二次、大禹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妻子的懷裏向他打招呼,可是,大禹卻因爲治水緊張沒有停下,只是向兒子揮了揮手便離開了;

第三次、大禹經過家門時,已經十歲的兒子跑過來拉他進門,大禹只是摸了摸兒子的頭並告訴他:“水患還沒徹底治理,我不能回家。”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大山,也就是今天的龍門山,它堵住了河水的去向,導致水患難解。大禹到達現場後,觀察了地形和當地的情況,便帶人進入龍門山,看準位置,在龍門山中間開鑿了一個大口子,將水引了過去,使河水暢通無阻了。

大禹上位之後“世襲制”爲何取代了“禪讓制”?大禹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4張

其實,鯀也是一代英雄,也可以說,他是爲了百姓的利益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雖說,鯀沒能治水成功,但他爲大禹治水提供了許多的參考,他用失敗和悲劇爲大禹指明瞭一條成功的道路。大禹治水的故事遍佈大江南北,很多名川大河都被他治理過,但其故事的真僞卻無從知曉。

治水成功後,大禹確定了各地的貢品賦稅,並以都城爲根據地劃分了五個區域,使得九州可以安定下來,最終,形成了安定統一的和諧盛世。大禹的政治手段強悍,算是一個實幹家,這不僅得到了老百姓的稱讚,還以優異的條件順理成章地成爲了舜的繼承人。

大禹因其功績擁有了許多的支持者,甚至,延伸到了他的兒子夏啓。當時的諸侯,對大禹十分尊重,據說,大禹去東方視察的時候,防風氏沒有來覲見,大禹就下令將防風氏的首領給殺了。不難看出,此時的大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了“國王”。

按照禪讓制度,大禹的繼承人應爲自己的“副手”伯益,可是,正是因爲民衆對大禹的推崇,最終,才公然反對伯益稱王,擁戴夏啓爲新王。如此一來,氏族公社時期所沉澱而來的禪讓制就被廢除了,王位世襲制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大禹上位之後“世襲制”爲何取代了“禪讓制”?大禹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5張

隨着夏啓的稱王,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正式建立了。

大禹爲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的功績不僅在於治水、發展生產、使百姓安居樂業,更在於結束了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是大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

以此,推動了中國帝王歷史的發展。

禹的陵寢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禹陵鄉禹陵村,是後人爲頌揚和紀念中國古代第一位治水英雄和夏朝的奠基者大禹而修建的。主要包括禹陵、禹祠和禹廟三大部分。禹陵的建築主要是明、清和民國重建之物。並且,在紹興禹陵村,夏禹姒姓後代世代爲禹守陵至今。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