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巡幸制度是什麼?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巡幸制度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乾隆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1751年,乾隆仿效聖祖康熙,開始了第一次南巡,此後至1784年,共經歷六次南巡。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巡幸制度是什麼?

江南,對於清朝統治者的特殊意義

清朝統治者想要消弭夷夏觀念,而江南作爲廣大漢族聚居地,對華夷之辨的觀念根深蒂固,對前朝的念想,使得江南羣衆對“異族”的統治,需要很長時間來改觀,從而慢慢消解掉對滿族的排斥,轉而認可這一統一的大帝國。

當然,對於滿族統治,一些明朝遺民始終無法接受,反清復明的旗幟始終或隱或暗存在於一些民間宗教之中,加之鴉片戰爭後西方“民族國家”觀念的傳入,深深衝擊了這個傳統的大帝國。上至精英階層知識分子,下至普通百姓,廣大農民,他們的觀念逐漸受到了洗禮。對於清王朝的腐朽統治,革命派成爲瓦解他們的重要力量,“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種積壓已久,夾雜着傳統夷夏觀與近代民族國家觀念的矛盾理念,在近代中國噴薄而出。作爲“異族”的滿族,受到了他們統治下廣大漢族族羣的批駁)從這一點來看,康熙乾隆等做的努力,其實並不成功,並不徹底。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巡幸制度是什麼? 第2張

另外,清朝統治者想要收服江南士林的態度,以鞏固自己文化統治的基礎。江南是漢族士人學術和藝術無可爭議的中心。而且,自中國經濟重心轉移後,宋以後的江南地區江南實際上指的是一個遼闊的地理文化地區,包括的省份有江蘇和浙江。這兩個省爲清帝國創造了大半的商業和農業財富,這不得不讓清朝統治者重視這塊“寶地”。

起源於“巡狩”的南巡,具有怎樣的政治內涵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巡幸制度是什麼? 第3張

南巡是清朝政治文化的重要內容。巡幸或稱巡狩,起源於古代的打獵活動,“三代”時貴族武士參加的大規模大範圍的打獵活動。當時由於中央集權國家還沒有形成,文武還沒有分途,統治者本身就是貴族。最早的巡獵將演武和監管結合起來,是上古一種高度軍事化的政治控制手段。集軍事戰爭,打獵,巡遊於一體。巡狩被後世認爲是一種可資效仿的重要制度,可上溯至夏商周三代。

關於巡狩的記述,見於《尚書》《孟子》等儒家經典中,將上古的巡狩活動,宣傳爲仁政的象徵,從而“巡狩”從有着軍事取向的事業轉變成爲禮儀和文治領域沒得理想化活動。

封建王朝締造者秦始皇有意效仿《尚書》《孟子》所記載的古代聖君的典型巡狩之舉,於公元前220年開始巡狩,將其作爲擴大皇權和進行監督的手段。

事實上,在中國古代,文官反對皇帝巡狩曾一度成爲士人的一種傳統,巡狩是節儉、勤政乃至王朝最終穩定的對立物,有違仁政和得體祭祀的要求,會造成皇帝的自我膨脹與自我放縱,這又從何說起呢?敬聽後文繼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