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讓明朝續命200年的于謙,是什麼結果?

讓明朝續命200年的于謙,是什麼結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讓明朝續命200年的于謙,爲何落得一個被抄家的下場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明朝雖然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稱號,原因到底爲何衆說紛紜。但是,在公元1449年明朝的統治者明英宗,真的差點做到君王死社稷,明王朝也差點因此壽終正寢,最後憑藉着于謙的軍事才能,讓明王朝續命200年,卻因爲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被殺。一代名臣于謙,到底因爲什麼被明英宗所殺?

明王朝第三位繼承者永樂大帝朱棣,憑藉着軍事政變殺掉他的侄子建文帝,登基稱帝遷都北京(1421年遷都)。而這次遷都,被後世的一些人吹噓爲“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然而縱觀整個明王朝的歷史,真正做到死社稷的只有末代皇帝崇禎皇帝。但是,在遷都20多年後的1449年,明英宗差點死社稷了。明英宗9歲繼位,當時朝政由太后跟三楊把持,而他的真正信用的人則是宦官王振。隨着明英宗的長大,太后去世,三楊去位,明英宗把持朝政,但是因爲太過於寵信王振,所以王振纔是當時明王朝的真正掌權者。

讓明朝續命200年的于謙,是什麼結果?

元朝雖然被朱元璋所滅,蒙古人退回草原,但是對中原王朝一直都是虎視眈眈,想重新入主。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舉進犯,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但是因爲王振的胡亂指揮,50萬明軍大敗,最後在土木堡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後,明王朝實力大損,明英宗更是被瓦剌活捉。面臨這種情況,明王朝的掌權者認爲應該遷都南京,最後于謙力排衆議決定堅守北京。並聯合權臣建議皇太后另立新帝,以減輕瓦剌的壓力。在京城守衛戰中,于謙披堅執銳率領20萬防軍打敗瓦剌,取得了京城守衛戰的勝利。

于謙在打敗瓦剌後,聯手明代宗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使當時明朝社會由亂而治漸開中興。明王朝的國力日漸強盛,史稱“景泰盛世”。

于謙在明朝大廈將傾之際力挽狂瀾,將明王朝強行續命,但是卻也成爲了明王朝統治者的犧牲品。在打敗瓦剌後,明朝像瓦剌要回了之前被俘的明英宗。明英宗回北京後,一直處於被軟禁的狀態,作爲當時朝政的掌權者于謙,並沒有想讓明英宗復辟。

讓明朝續命200年的于謙,是什麼結果? 第2張

于謙作爲京師保衛戰的最大的功臣,可謂是功高震主,封建王朝如果出現功高震主的情況,那麼皇帝就會成爲傀儡。而於謙扶持的明代宗,對於謙言聽計從,所以于謙並沒有殺身之禍。但是,明代宗在病危的時候打算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是按約定把皇位傳給明英宗的兒子,這個時候明英宗還活着再加上一些不服於謙的人,趁機發動著名的“奪門之變”幫助明英宗重新登上皇位。明英宗雖然一生毫無成就,但是他並不想讓自己變成傀儡,讓明王朝的朝政交由權臣把控。所以,在重返皇位之後,做了一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決定,處死於謙並抄家。軟禁明代宗在其死後給其惡諡:戾。並且以親王之禮葬於西山,也是明朝遷都之後唯一一個沒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

讓明朝續命200年的于謙,是什麼結果? 第3張

于謙是明朝唯一一個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也做到了君爲輕,社稷爲重。他的存在,讓明王朝的國祚延長了近200年,也是他的存在使得明王朝在中後期經常出現統治者不信任朝臣,宦官專權使得明王朝國力日益衰退。于謙的一生可以用他在保衛北京的時候做的《石灰吟》來概括: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