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他爲唐朝續命150年榮耀一生,而他爲明朝續命200年卻冤屈被殺

他爲唐朝續命150年榮耀一生,而他爲明朝續命200年卻冤屈被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唐朝與明朝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那就是都在發展的頂峯時刻經歷了一次亡國之危,唐朝歷經開元盛世之後,因爲唐玄宗的放縱導致安史之亂髮生,自己倉皇逃竄,大唐危在旦夕;而明朝在經歷了仁宣盛世之後,繼位的明英宗由於獨寵宦官王振,不顧羣臣反對,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北征,導致土木堡之變,自己被俘,明朝岌岌可危,幸運的是兩次亡國之危都出現了力挽狂瀾的英雄,他們是唐朝的郭子儀、明朝的于謙。一個爲大唐續命150年,一個爲大明續命200年,何等的壯烈豪氣,可惜倆人的結局卻迥然不同,他們的結局各是什麼呢?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大唐王朝在經歷了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唐玄宗開元盛世等幾大盛世,終於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到頂峯,這時社會經濟及各方面空前繁榮,正如大詩人杜甫所寫的詩句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他爲唐朝續命150年榮耀一生,而他爲明朝續命200年卻冤屈被殺

國家承平日久,又無大事發生,唐玄宗開始變得日益驕奢,對政事也不再關心,完全把政事交給了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此二人在當政期間爲了個人私慾是排斥異己,培植黨羽,禍亂朝政,弄得是民心盡失,而外在的節度使安祿山卻趁此機會慢慢的掌握了許多地方的軍政大權,野心也開始膨脹起來。公元755年,安祿山趁唐朝政治腐敗,內地兵力空虛之際,在范陽發動叛亂,唐朝部隊很快敗北,唐玄宗趁亂倉皇逃亡蜀中,滅國之危就在眼前,此時以郭子儀爲首的唐朝大將力挽狂瀾,最終平定安史之亂。

作爲平亂的大功臣,唐朝給予了他無限的榮耀,比如封王,賜號“尚父”等等,生前榮耀加持一身,死後唐德宗亦爲他廢朝五日,命羣臣弔唁,又親臨安福門送葬,並違反禮制,將他的墳墓加高一丈。

明朝在經歷了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朱棣的永樂盛世,仁宣二帝的仁宣盛世之後,終於在仁宣二帝時期達到頂峯,可惜兩位帝王並未能多享受、瀏覽大明的繁華時光便撒手而去,年幼的明英宗繼位。

他爲唐朝續命150年榮耀一生,而他爲明朝續命200年卻冤屈被殺 第2張

明英宗繼位後獨寵宦官王振,此時北方的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宦官王振便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不諳世事的明英宗不顧朝臣反對,同意了王振的請求。誰知這次征戰不僅沒有再現其祖先的榮光,反而是自己被俘,京師精銳全部在土木堡之變中淪陷喪失,消息傳到京城,一時間人心惶惶,京城富貴人家紛紛南逃,許多大臣也建議帝都南遷以避瓦剌的鋒芒,明王朝遇到嚴重的亡國危機。

危急時刻朝中大臣于謙站了出來,他不僅反對南遷避免重蹈宋朝的覆轍,反而力勸堅守,最終以于謙爲首的主戰派佔據上風。此後在於謙的組織和領導下明軍一次次粉碎了瓦剌的進攻,最終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明朝之危解除,明英宗被無條件釋放。

回到京師之後的明英宗不甘做一位太上皇,趁着明代宗病重之際發動奪門之變,廢明代宗爲郕王,將於謙等一干保衛京師的棟樑全部殺害。

同樣是爲王朝續命,同樣是保家衛國,可惜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一位是榮耀加持一生,一位卻含冤被殺,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