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靖康之恥”和“土木之變”:過程差不多爲什麼結局差那麼多?

“靖康之恥”和“土木之變”:過程差不多爲什麼結局差那麼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和明朝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兩個封建王朝,二者同是漢族政權,年代也接近,相似點比較多,甚至連生死鉅變也非常相似:北宋在經濟發達,國勢比較強的時候突遭了“靖康之變”的厄運,明朝在國家蓬勃發展的時候同樣突遭了“土木堡之變”。這兩件事過程頗有相似性,結果卻大不同,北宋在“靖康之變”中灰飛煙滅,徹底滅亡,徽欽二帝也慘死五國城;明朝卻在“土木堡之變”中堅強地頂了過去,被捉的皇帝也平安回朝,最終成就了276年的大明帝國。

具體來說,這兩起突發事件的相似之處還有,兩朝的皇帝同樣是被外族勢力俘虜,不同的是北宋基本是皇族成員被連窩兒端,只逃了個趙構,明朝是隻有明英宗朱祁鎮一人被捉。另外一點相同就是皇帝被捉後,兩朝都有皇族親人繼承皇位,而且都是皇帝的親弟弟,北宋是由趙構繼位,大明是由朱祁玉繼位。看到宋明兩朝厄運的這些相似之處,很多人不免產生疑問,爲什麼這兩起影響國運的大事件,結果會差別那麼大呢?

小編認爲之所以在差不多的遭遇的情況下,宋明兩朝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問題主要出在了統治者身上。

“靖康之恥”和“土木之變”:過程差不多爲什麼結局差那麼多?

首先是繼任者的態度和心理不同,對事件結果產生了決定性影響。“靖康恥”發生後,趙構在混亂中稱帝,迎來了翻身的機會,當然開始是非常困難的,不過,幸運的是在戰亂中形成了一批以岳飛爲代表的能有效抵禦女真人的武裝力量,但趙構的可惡之處是空有立國之志,卻無識人用人之能,他對武將的猜忌心理和堅守“武將不可信”的態度,使得在“靖康恥”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這批有望戰勝女真人入侵的武將,處境非常尷尬和無奈,最終無法形成上下同心共御外敵的局面,所以只能落得苟安一隅的下場。

再看明朝,“土木堡之變”爆發後,明朝內部也是混亂一片,猶如天塌下來一樣,一開始遷都南京的意見不絕於耳,在一片混亂中,負責監國的郕王朱祁鈺不知所措,但慶幸的是,關鍵時刻那位能力出衆、見識深遠的于謙挺身而出,提出了擁立郕王朱祁鈺稱帝的意見,並得到孫太后和其他朝臣的支持。皇帝重新確立後,接下來就要面臨蒙古人的正面衝鋒了,朱祁玉強於趙構的是,他在最困難的時候,能夠做到充分信任於謙,並授權于謙全權負責北京保衛戰。結果,于謙完美髮揮了自己的才能,盡最大努力保住了京城的安危,逼退了蒙古兵,使得大明朝得以浴火重生。

“靖康之恥”和“土木之變”:過程差不多爲什麼結局差那麼多? 第2張

對比趙構和朱祁玉,其實趙構的智商和聰明程度甚至是超過朱祁玉的,但他卻不能充分信任有能力幫他翻身的人,比如開始的李綱,陳東,後來的岳飛等人,反而和一衆奸佞小人始終打得火熱,比如開始的汪伯彥、黃潛善,後來的秦檜等人,這種“親小人”的舉動怎能激發抵禦金兵的力量呢?反觀朱祁玉,從《明史》的記載中可見,他對於謙始終是非常信任的,他先對於謙提出的保衛京師的建議全面採納,並命于謙提督各營軍馬,後加少保銜,總督軍務,贏得了保衛京師的勝利。蒙古人撤退,朝局初穩後,他對於謙仍舊言聽計從,非常信任,甚至達到了“凡用一人,計出於謙”的地步,如有御史彈劾于謙,他也力排衆議,始終信任他。

可見,朱祁玉和于謙對延續明朝的繁榮是功不可沒的,兩個正確的人在正確時間相遇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他們心中盤算的是明朝存亡的大格局;趙構的心裏則始終打得是個人能否儘快享受生活的小算盤,他纔不管北宋能不能復國,只要能在江南這一小片兒土地上過上安穩享受的日子,什麼“徽欽二帝”,什麼東京汴梁、祖宗宗廟都可丟棄,至於百姓和國土更不在他的思考範圍,皆可丟棄。其心似此,又怎能延續北宋的江山呢?

“靖康之恥”和“土木之變”:過程差不多爲什麼結局差那麼多? 第3張

其次是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心態不同,對事件結果也產生了不同影響。女真人對中原的宋朝是嚮往和羨慕的,但他們的目的是掠奪宋朝的物質條件,他們的志向是能夠奪盡宋朝所有財富和女人,至於中原地區的江山社稷他們興趣不大。“靖康恥”後,女真人奪走了京城汴梁附近的所有金銀財寶,然後先扶植張邦昌,後扶植劉裕代替他們統治中原地區,基本沒有佔領中原圖謀華夏的理想,這也是趙構能夠通過出賣國土和財物換得苟安一隅的重要原因。“土木堡之變”對也先來說是很意外的收穫,他萬沒想到三十萬明朝精銳部隊,會被豬一樣的王振和朱祁鎮兩人自己玩死。輕鬆的勝利,刺激他產生了拿下北京的想法,卻沒想到遭遇了于謙組織的頑強抵抗,見識了大明的力量,打消了其進一步擴張的野心。所以,明朝是靠意志和實力消滅了蒙古人的野心。

女真人侵宋而不進一步統治中原,是本來就沒有那種想法(當然岳飛、韓世忠等名將也給了他們不小的打擊);蒙古也先攻明而沒能進一步統一中原是有了一些想法,但沒能實現。所以縱觀二者還是有些差別的。宋的“靖康恥”是古代漢族政權始終無法抹平的奇恥大辱,明的“土木堡之變”則是古代漢族政權奮發圖強,積極抗爭的優秀案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