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阿姆斯特朗的起源與優勢,歷史上的阿姆斯特朗炮是什麼樣?

阿姆斯特朗的起源與優勢,歷史上的阿姆斯特朗炮是什麼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種說法,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清王朝的大門,其中利炮其實指的是一種名爲阿姆斯特朗炮(Armstrong Gun)的英國火炮。這種火炮也是近代中國購買和仿製最多的一類火炮,國內現在還留存着一些江南製造總局所造的阿姆斯特朗炮。

一、 阿姆斯特朗的起源與優勢

阿姆斯特朗炮原產於英國,最初是一種後裝線膛炮,其後也發展出前裝線膛炮。1854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期間,阿姆斯特朗得知遠征軍的炮兵在大炮操控上有很大困難,於是設計了一門試驗性質的3磅後裝線膛炮(後來增加至5磅)。此項設計在範圍和精度兩方面都很成功,並於1858年被英國政府採用。

阿姆斯特朗炮於1859年開始在英軍中服役。最初面世之時,它的炮膛外部長84英寸,內壁深73.375英寸。英國皇家海軍正式採用的型號是外部72英寸、炮膛深61.375英寸的阿姆斯特朗炮,也就是直接截掉最初那一版12英寸,這種阿姆斯特朗炮在其後被廣泛裝備於英國陸軍及皇家海軍之中。

阿姆斯特朗的起源與優勢,歷史上的阿姆斯特朗炮是什麼樣?

阿姆斯特朗炮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後裝線膛炮,它具有一些滑膛炮和前膛炮所沒有的優點:從後部裝填,有完善的炮門,裝填炮彈更爲簡便迅速;炮膛內壁刻有螺旋膛線,在發射時可以使炮彈高速旋轉,使得火炮具備更高的精確性,射程較滑膛炮更遠。

膛線又叫“來福線”,是炮膛及內凹凸狀的線。早期的膛線呈直線形,後來經過優化設計,改爲呈螺旋形。阿姆斯特朗炮中的螺旋形膛線,能夠有效地將炮彈與炮膛的間距縮小,減少了推動力的損耗,能量轉化效率較之前的火炮提高了近一倍。

但後膛的阿姆斯特朗炮也有其缺陷。首先,由於螺旋膛線的使用使得炮彈的速度下降,降低了其穿甲能力,這使得經常需要破壞敵艦裝甲的英國皇家海軍難以接受。其次,這種新科技對於火炮的耐久性及火炮手訓練的標準都有更高的要求,這提高了使用阿姆斯特朗炮的成本。於是自1865年至1880年,英國又大規模使用較廉價的前膛炮,對於後膛阿姆斯特朗炮的重視程度隨即下降,直到1880年以後才重新使用。

阿姆斯特朗的起源與優勢,歷史上的阿姆斯特朗炮是什麼樣? 第2張

1863年,英國政府購買了六門阿姆斯特朗炮配備給了新西蘭的英國軍隊。11月7日,這些阿姆斯特朗炮從墨爾本出發,並且於四天后到達奧克蘭,並被用於新西蘭第一、第二次塔拉納基戰役之中以及其後的毛利戰爭之中。

次年,英國政府又再次購買了六門阿姆斯特朗炮,裝備給了騎兵部隊。其中一門現存於堪培拉的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還有一門置於森伯裏戰爭紀念館,而剩下的四門則儲存在丹尼利昆的皇家文學學會。

阿姆斯特朗的起源與優勢,歷史上的阿姆斯特朗炮是什麼樣? 第3張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阿姆斯特朗炮的使用

阿姆斯特朗炮在中國的“首秀”,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第三次大沽口之戰中。1860年 8 月1日下午三點半,兩百艘英法艦隻停泊在大沽口以北數裏外的北塘,並在南岸登陸。與大沽口的嚴陣以待不同,北塘的防備極爲鬆懈。聯軍士兵涉水上岸,先頭部隊甚至未開一槍便拿下了塘口清軍的兩座炮臺。午夜之時,他們將八艘艦艇悄悄駛向上游,隨後攻佔了北塘鎮。

連日的大雨將英法聯軍困阻於北塘鎮中,而南邊的大沽要塞則駐防了至少一萬五千名清軍,其中有六千名蒙古騎兵。阿姆斯特朗炮的巨大威力,即將在與這支包括蒙古騎兵的清軍的作戰中得到印證。

這一次英軍使用的阿姆斯特朗炮具有如下特點:第一是線膛設計,膛線數目是 36,間是 3 毫米,深 0.7 毫米,寬 3.5毫米;第二是後膛裝填彈藥;第三是複合層製造的方法獨特;第四是包含火門的炮身塞子以及用以裝彈和閉鎖藥室的螺旋式尾栓設計的獨特。其配套的彈藥是5.5 千克的錐形炮彈,藥量是 0.9 千克。炮彈空心,整體用一種特殊鑄法造好,外裹鉛皮。當炮彈爆炸時,會分成 42 塊相同的部分四散炸開,對敵人造成大範圍的殺傷,極爲驚人。

等到8月11日晚,大雨終於停了。次日凌晨,英法聯軍便駛向了大沽口。12日上午十一點左右,聯軍已在大沽要塞集合,塹壕出現在了眼前,塹壕之後便是大批蒙古騎兵。英法聯軍的阿姆斯特朗炮對準這支騎兵開始了炮擊,頓時在蒙古騎兵中造成了大範圍的傷害。但蒙古騎兵悍不畏死依然向前衝刺,將聯軍的第二支部隊團團包圍。錫克與英國騎兵衝入蒙古的騎兵隊中,卻不料另一支埋伏已久的蒙古騎兵隊又突然衝出,反將聯軍騎兵包圍。此時,聯軍只能通過阿姆斯特朗炮以及步兵滑膛炮對他們進行火力壓制,最終擊退了這支伏兵。

阿姆斯特朗的起源與優勢,歷史上的阿姆斯特朗炮是什麼樣? 第4張

在塘沽炮臺之戰中,“英軍的12 門阿姆斯特朗炮,大約距914米處向塘沽炮臺開火。清軍進行了反擊,而英軍繼續前進。到了離清軍炮臺的 411 米的地方,(我們)成功進行了攻擊,大炮之精確既讓人驚歎,又讓人害怕。炮彈準確命中既定目標,清軍大炮被擊中後就在他們耳邊爆炸,硝煙四起。”(麥吉:《我們如何進入北京——1860 年在中國戰役的記述》)可見其精準性極爲驚人。八月十四日,聯軍攻佔塘沽。一位英國指揮官的副手在其後說道:“阿姆斯特朗炮大發神威。”

1860 年 9 月 21 日的北京通州八里橋之戰,阿姆斯特朗炮也同樣有近乎恐怖的表現:“阿姆斯特朗炮轟擊清軍,每發射出可裂開 42 塊的錐形炮彈,便會奪去 42 個清軍性命。英國 2 個錫克騎兵團展開可怕的殺

阿姆斯特朗炮的性能與滑膛炮幾乎有天壤之別,其有效射程在2000米以上,最高射程在3500米以上,而滑膛炮的平均射程只有914米。大沽口之戰時,英軍使用的“12 磅彈阿姆斯特朗炮重 406.4 千克,口內徑 7.6 釐米,身長213 釐米,射程2300 米”。石頭縫炮臺之戰,英軍又以 2000 米射程對清軍的火炮進行了有效的還擊,清軍炮火隨即停止。(英國 格蘭特《 格蘭特私人日記選》) 阿姆斯特朗炮憑藉其超長的射程,對清軍形成了強大的火力壓制,並最終導致清軍迅速潰敗。  英國的一名翻譯曾如此描寫:“死亡的中國人躺在炮的旁邊,其中一些人巳經被可怕地撕裂。堡壘沒有爲這些韃靼炮手提供多少的保護。面對我們阿姆斯特朗大炮傾倒的毀滅性炮火,他們能撐這麼久真是令人驚訝。但是,我觀察到,多數情況下,這些不幸的生靈的腿是和炮綁在一起的。”由此可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中,阿姆斯特朗炮確實憑藉其殺傷力、精準性以及超長射程,發揮了難以想象的作用。

三、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阿姆斯特朗炮的沿革

儘管阿姆斯特朗炮在戰場的殺傷力強大,但因爲在戰鬥中多重膛線、鉛塗彈和後裝設計的阿炮屢出問題,同時也因爲價格昂貴、要求太高等原因,英國政府在 1864 年宣佈停止製造,並開始使用前膛炮。直到1880年,威廉·G·阿姆斯特朗再次改良阿姆斯特朗炮,用隔斷螺栓炮閂使得快速裝填成爲可能,因此從1880年以後,英軍便再一次將後膛阿姆斯特朗炮裝備于軍隊之中。

見識到阿姆斯特朗炮威力的清政府,也熱衷於購買英國的阿姆斯特朗炮並加以仿製。江南局最初出產的是120mm口徑的阿姆斯特朗炮,之後隨技術成熟開始加大口徑,並主要生產大口徑的阿姆斯特朗炮。如1890年之時,產出一門300mm、七門230mm、一門200mm及四門150mm口徑的阿姆斯特朗炮。

到了1890年左右,清政府開始轉投克虜伯後膛炮的懷抱,購買量大大增加。江南局從1890年以後便開始大規模仿製克虜伯炮,口徑也隨即減小。中國從 1871—1902 年間,“從德國購買了 8971 門各型克炮,佈置在除香港、澳門之外的海防與江防炮臺及戰艦上。這些炮鋼精細,採用‘筒緊身管’技術,射程從幾千米到 1.9 萬米左右,射速1~2 發/分鐘並無需冷卻炮管,最大炮彈可重達 350 千克左右”,顯然此時克虜伯炮要略優於阿姆斯特朗炮。自此以後,清軍的制式火炮便基本以克虜伯炮爲主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