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清兩代財政方面的差距:清朝爲何比明朝有錢?

明清兩代財政方面的差距:清朝爲何比明朝有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講明清兩代財政方面的差距,一起來看看。明朝滅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每年的財政收入無法彌補虧空,甚至連軍隊的軍餉都出現拖欠。據《明史》記載,明朝平均每年的財政收入爲300萬兩白銀。

  不過,明朝大部分時間裏都不是按現銀收稅的,如田賦是直接交糧的。如果把田賦、鹽稅、工商稅、鈔關稅以及徭役全部換算成現銀計算,明朝平均每年的財政收入大約是2000萬兩,高峯出現在1602年,達到2295.3萬兩。

明清兩代財政方面的差距:清朝爲何比明朝有錢?

網絡配圖

  與後世的清朝相比,明朝的財政收入顯然差了一大截。據統計,甲午之戰前的10年時間裏,清朝每年的財政收入都在8000萬兩白銀,高峯出現在1891年,達到8968萬兩。

  清朝爲什麼這麼有錢呢?

  1.明朝是定額稅制,而清朝稅更重

  明朝稅重不重?當然重,不然怎麼會爆發農民起義。不過重稅主要出現在明朝末年,事實上,明朝收入高峯那一年還實行的是定額稅制,沒有什麼三餉加派。

  1393年,明朝田賦收入達到3.2億石,朱元璋對此很滿意,隨即宣佈新墾田地永不起科。自此田賦定額成爲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固定了下來。萬曆時期的張居正雖然進行了稅制改革,但也只是將隱瞞的土地重新清丈出來,改變了徵收方式,並沒有打破明朝稅收定額這一傳統。

明清兩代財政方面的差距:清朝爲何比明朝有錢? 第2張

網絡配圖

  1602年,明朝人口1.7億,財政收入約2300萬兩;而清朝入關之初,人口只有8800萬,財政收入卻高達1960萬兩,已經接近明朝統轄全國時的平均水平。顯然,清朝的稅收非常重。雖然康熙規定了在康熙五十年後滋生的人口不再加賦,但根據黃宗羲定律,清朝的稅收其實還是在逐漸加重的。到1891年的光緒年間,清朝財政收入已達8968萬兩。

  2.清朝收入來源多

  對於封建王朝來說,田賦收入是整個財政收入的大頭,大約要佔到70%以上。但與明朝不同,清朝的收入來源卻要多的多。明朝關稅收入只有50萬兩,而清朝這一項高達2000萬兩以上。此外,清朝還針對鹽和鴉片徵收厘金,這兩項又帶來2400萬兩收入。此時清朝人口接近4億,是明朝人口高峯時的兩倍。雖然康熙時就規定不對新增人口加稅,但對鹽徵收厘金卻變相的增加了“人丁稅”,畢竟人都是要吃鹽的。

明清兩代財政方面的差距:清朝爲何比明朝有錢? 第3張

網絡配圖

  3.通貨膨脹

  清朝財政收入遠高於明朝,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通貨膨脹。如:乾隆時期財政收入是5500萬兩,米價是每石1.48兩;光緒時期財政收入是8969萬兩,米價是每石2.17兩,這麼算下來,清朝的“有錢”其實是虛的。典型的例子就是1901年時,清朝收入8820萬兩,支出卻高達1億兩。除了入不敷出,清朝還要承擔鉅額的戰爭賠款。

  可見,清朝遠比明朝多的財政收入並不是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而是多種因素導致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