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人肉食都吃些什麼 豬肉在古代又是什麼地位

古人肉食都吃些什麼 豬肉在古代又是什麼地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人吃肉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最近兩年豬肉的價格一路飆升,搞得人們不由大聲驚呼:想不到“二師兄”的身價也有翻身的一天!關於爲何豬肉價格上漲,老百姓的反應會如此之大這個問題,有一種解釋是:因爲豬肉自古以來就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主要肉食來源,中國人對其他肉類的接受程度,遠遠趕不上豬肉,所以影響面纔會這麼大。

應該承認,豬肉確實是中國大部分老百姓喜聞樂見,並且貼近民生的肉食品種,在肉食市場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您要說自古以來,“二師兄”就一直被廣大中國人民推崇備至、廣受尊崇的話,筆者可就不敢苟同了。所以咱們今天就來聊聊豬肉在古代肉食界的地位問題。

古人肉食都吃些什麼 豬肉在古代又是什麼地位

一、先秦、兩漢時期的肉食界的“老大”,壓根兒就沒有豬肉什麼事

咱們中國人還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就懂得通過馴養動物來獲取肉食了。中國人傳統馴養的動物是“馬牛羊豕犬雞”,被稱爲“六畜”,“六畜”中的豕,指的就是豬。不過您可不要以爲,這“六畜”,在人們眼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別看只是六種動物,但是“三六九等”分得卻是明明白白,當然等級不同,自然就會影響到肉類的價格。

《禮記·王制》中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從這個排名上看,牛羊肉的身份,顯然比豬肉要高貴很多。爲啥呢?這應當與家畜和人類生活勞作的密切程度有關係。

古時候,養馬主要用於戰爭和貨運,少部分用於農耕,可以說馬在人類的生活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馬對古代人類來說,相當於生產資料,很少會用於食物來源。人們的肉食來源,主要來自牛、羊和豬。

古人肉食都吃些什麼 豬肉在古代又是什麼地位 第2張

對於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來說,牛是最主要的農耕生產資料,很多朝代都不允許私自宰牛。比如《漢律》中,對宰殺耕牛的懲罰就十分嚴苛,甚至殺牛者,要給牛抵命。當然這並不代表不可以吃牛肉,如果牛自然死亡,或者因病而亡的話,牛皮和牛肉都是可以售賣或留下自己享用了。如此一來,牛肉變得十分稀少珍貴,價格自然不菲。

羊比牛的地位要低不少,所以古代法律條文中,很少出現保護“羊命”的條款,但這並不意味着,羊只能給人們提供肉食。史料中有不少用羊來拉車的記錄,比如那位著名的,以病態美而讓無數女粉絲沿路向他投擲鮮花和水果的超級帥哥衛玠,平日裏便是駕着羊車出行的。所以人們對羊也有某種“夥伴”的情意,羊肉的地位僅次於牛肉。

看來家畜中,唯一不參與人類社會勞動的就是豬,說白一點,養豬的目的,除了取得皮革,便是吃肉了。那麼在先秦兩漢時期,豬肉會不會受到普遍歡迎,而且會被擺到重要的宴席上呢?

古人肉食都吃些什麼 豬肉在古代又是什麼地位 第3張

答案還真不是,那時候的貴族和有錢人家,視豬肉爲低級的食物,根本就登不上大雅之堂。《楚辭》中曾記錄過當時楚國貴族設宴的菜品,其中有八寶飯、滷牛肉、燉甲魚、烤羊羔、烤鵝、烤鴨、烤雞、烤鵪鶉、燉狗肉……幾乎地上跑的,水裏遊的都被端上了餐桌,唯獨不見有豬肉,可見當時豬肉在肉食界的地位,甚至還不如狗肉,根本上不了檯面。

順便說一句,當年鴻門宴,樊噲闖進宴會現場去救劉邦,項羽賞賜給他一隻生豬腿,還要看着樊噲坐在門廊子下面,把生豬肉吃進肚子裏,這可不是表達了啥敬重之意,分明就是在嘲弄樊噲是個只配吃豬肉的大老粗。

二、唐宋時,豬肉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依然無法和牛、羊肉同日而語

到了唐宋,豬肉的地位有所提高,開始出現在一些正式場合和高檔宴會上了。比如說,唐代有一種專門慶祝士子登科或者官員升職的,與清代“滿漢全席”齊名的宴席,叫做“燒尾宴”,其中有一道固定要上的菜品名爲“白龍曜”,就是用上好的豬裏脊肉,經過反覆捶打,製作而成的。

古人肉食都吃些什麼 豬肉在古代又是什麼地位 第4張

從登不上臺面,到成爲名宴上的主菜,看來豬肉這下是有出頭之日了。您先別高興得太早了,雖說豬肉在肉食界得到了一定的認同,但是想提高地位,那還是任重道遠的。

唐宋時期,是中華文明最爲輝煌的時代,作爲文化之一的飲食也不例外,漢族的飲食文化在宋代,已經發展到博大精深的地步了。由於宋代法律保護耕牛,禁食牛肉,所以皇室和達官顯貴平時吃得最多的肉食是羊肉。

據說宋真宗時,皇宮每天要宰殺350只羊,宋仁宗時有所減少,每天也要宰殺280只羊,但豬肉卻很少用到。據說,當時皇宮一年消耗的羊肉多達43萬斤,而豬肉只有4千斤上下,而這四千斤豬肉也基本不會出現在皇帝或嬪妃的餐桌上,而是宮中侍衛,侍從的伙食,也就是說豬肉是低檔食品,差距如此懸殊,確實讓人爲豬肉的地位感到汗顏。

上行下效,皇帝喜歡的東西,自然也會影響到民間,在宋代羊肉不僅是普通百姓家宴中的上等美食,而且也是婚喪嫁娶等喜宴上的標配。

古人肉食都吃些什麼 豬肉在古代又是什麼地位 第5張

豬肉呢?不僅宋代的士紳階層是不吃的,就連普通老百姓也看不上,價錢自然也非常便宜,可是越便宜,越被嫌棄,自然也就沒有人好好研究豬肉的做法,出現了“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現象。

想當年大文豪蘇軾,就是覺得上好的豬肉,被老百姓扔掉太可惜,於是就研發出了“東坡肉”,並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征服了人們的味蕾,這纔算是給豬肉找到了一條“贏得民心”的出路。

三、明、清時纔算正式走上大雅之堂的“二師兄”

時代在變化,人們的口味自然也隨之改變,再加上豬的養殖相對簡單,產量高,價格公道,明、清之時,豬肉已逐漸成爲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這回就連曾經非常嫌棄“二師兄”的皇室,也開始對豬肉菜品垂涎欲滴了。

《明宮史》記載了皇家的年夜飯,其中就有燒豬肉、灌豬腸、豬肉包子等等,熬了幾千年,豬肉終於揚眉吐氣,登上了大雅之堂。

清朝時,豬肉終於成爲了滿、漢兩族都喜聞樂見的主要肉食,在肉食界的地位得到了飛速提升。其實,對於滿清貴族來說,豬肉一直就是高檔的肉食,早在與宋朝對抗的遼金時代,豬肉在金人那裏便是“非大宴不設”的高檔美食了。

古人肉食都吃些什麼 豬肉在古代又是什麼地位 第6張

至於說爲何在同一時代,豬肉在南北地區的待遇差別如此之大,恐怕可以用物以稀爲貴來解釋吧。宋朝(特別是南宋)豬多羊少,而北方的遊牧民族,羊多豬少,自然也就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不過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雖然隨着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豬肉在中國肉食界的地位,有了一種後來居上的意味,但是並不等於牛羊肉的地位被降低了,無論從價格上,還是飲食習慣上,從古至今,牛羊肉一直備受喜愛。所以提醒一下,那些認爲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熱愛吃豬肉的朋友們,豬肉在中華美食歷史上,頂多算個後起之秀,那些認爲“二師兄”當了幾千年美食界“扛把子”的現代人,怕是自己想多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