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窮人爲什麼不去開荒而是給地主打工 開荒的成本比打工的成本要高

古代窮人爲什麼不去開荒而是給地主打工 開荒的成本比打工的成本要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古代開荒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在中國古代,普通人想要養活自己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種地。雖然封建社會“士農工商”的階層階排序中,農民是僅次於士大夫的階層,但實際上農民的生活往往是不怎麼輕鬆的,平常年份還好,一旦有什麼天災,一家人一年的努力就白費了。而且給地主家幹活的那些普通百姓,如果遇到一個不怎麼好的僱主常常還會被剝削,付出和收入根本不成正比。歷朝歷代都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免稅還有獎勵,既然這麼艱難,爲什麼他們還要給地主打工,自己開墾不是更好嗎?

古代窮人爲什麼不去開荒而是給地主打工 開荒的成本比打工的成本要高

第一個問題就是,雖然朝廷有鼓勵政策,但是也僅僅是短期內的,只要時間一到,該收的稅一分都不會少。而且如果隨意荒廢土地,搞不好還要吃牢飯。對於一家普通農民來說,開荒本來就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開始不收稅有獎勵可能還比較好過,但是時間一長,需要交稅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根本負擔不起。

入不敷出,養活一家人尚且困難,各種稅需要上交,還不能半途中放棄撂挑子,最終輕則傾家蕩產,重則有牢獄之災。如果選擇在地主家幹活,雖然可能拿得少一點,憋屈一點,但至少能能還吃上一口飯。況且惡毒的地主也沒有那麼多,運氣好一點還會遇到待人不錯的僱主,這樣比較下來怎麼都比拼死開荒結果家破人亡的好。

古代窮人爲什麼不去開荒而是給地主打工 開荒的成本比打工的成本要高 第2張

第二個就是,朝廷向來重視農業,肥沃的土地早早就被開發了,根本輪不到普通老百姓。古代不管是中央朝廷的戶部還是地方政府,都有專門管理農業的部門,包括劃分種植範圍,規定種植內容,當然其中也包括四處考察尋找肥沃土地的。一旦有相對條件較好還未開發的地方,他們會立刻上報,之後就由政府組織人手來開發,基本上沒有普通農民們什麼事。

除非是運氣好,恰巧就碰上了這麼塊兒好地方,或者是有過人的農業知識以及經驗,別人眼中的廢地經過一番改造變成了寶地。不過仔細想想,一個主要是在種地的農民,說是經驗豐富還行,知識水平高就不太可能了,否則要朝廷的專業部門幹什麼?

古代窮人爲什麼不去開荒而是給地主打工 開荒的成本比打工的成本要高 第3張

況且經驗豐富,難道會比朝廷派下來見過各種各樣土地的人更豐富,真正有能力的已經入了仕途,或是做了所謂的“專家顧問”,普通老百姓怎麼和他們爭?哪怕以上條件都滿足,這片地也不會落在普通人手中,政府只要知道這麼塊寶地,立刻就會收歸中央。好一點的可能會給點兒補償,否則就直接收走,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皇帝的土地,“民不與官鬥”,平頭老百姓除了忍氣吞聲也實在是做不了什麼。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開荒的工具、耕牛普通人難以負擔。要知道,古代的鐵器和農耕工具都是受到嚴格規範的,開荒自然是要用質量比較好的那種,但是作爲一個要靠種地來養家餬口的人,哪裏拿得出那麼多錢去添置新工具?如果自己製作,質量實在是堪憂,而且要是自己打鐵,搞不好還要被有心人扣一個謀反的罪名。

古代窮人爲什麼不去開荒而是給地主打工 開荒的成本比打工的成本要高 第4張

至於耕牛,那就更麻煩了。牛的地位在古代是很高的《農書》雲:“農爲牛本,有功於世。”哪怕是諸侯那一等級的《禮記》中也有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如果殺牛,那更是大罪,《漢律》中說:“王法禁殺牛,犯禁殺之者誅。”所以這耕牛得好好保護,十分麻煩,不然就是殺頭的罪。

而且牛的價格非常高昂,一般人家根本買不起。以宋朝爲例,淳化五年(994) “每一牛,官借錢三千”,雖然這個價錢已經很高了,但並沒有就此打住,到了大觀四年(1110),“一牛之價,不過五七千。”這是翻倍的增長。宋徽宗時期許景衡在他的《墨牛圖》上題詩:“一牛動是萬錢值,墨指一作何紛綸。”這根本不是普通農家能夠負擔得起的數字,如果真有這麼多閒錢,哪還需要開墾荒地維持生計。

古代窮人爲什麼不去開荒而是給地主打工 開荒的成本比打工的成本要高 第5張

就算真的擁有了一頭牛,飼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還是宋朝,對於一頭牛每天吃多少也有這樣的描述,“一牛馬所費,當五人之食”,本來一家就僅是溫飽,再添一頭牛,豈不是雪上加霜。

哪怕是官府在養牛方面也有很大壓力,南宋學者方萬里有計算,慈溪官府養了八頭牛,每頭牛每月要吃掉一貫草料錢。最後官府也被吃窮了,負擔不起,只留下了一頭牛。養牛基本上和養大爺沒什麼區別,荒還沒開完,一家人先餓死了。

古代窮人爲什麼不去開荒而是給地主打工 開荒的成本比打工的成本要高 第6張

農業耕作是門學問,要考慮的東西有很多,一時衝動並不能帶來好結果。自己開墾荒地承受的負擔和失敗後的代價太大了,老百姓更願意選擇穩妥的方案,所以人們不是傻,而是謹小慎微,畢竟這關乎一家人的生計,誰又願意爲不確定的未來將全家老小放在賭桌上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